轮胎沙眼有必要用蘑菇钉吗(上海闲话杂谈之四十六)

1886年1月29日,世界公认的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设计的第一辆汽车在德国问世,只仅仅过了十五年,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就从香港进口两辆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到上海,以此打开了上海滩大量引进汽车的先河,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轮胎沙眼有必要用蘑菇钉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轮胎沙眼有必要用蘑菇钉吗(上海闲话杂谈之四十六)

轮胎沙眼有必要用蘑菇钉吗

1886年1月29日,世界公认的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设计的第一辆汽车在德国问世,只仅仅过了十五年,1901年匈牙利人李恩时就从香港进口两辆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到上海,以此打开了上海滩大量引进汽车的先河。

自从汽车被引进上海后,正好赶上了二十世纪前半叶上海经济腾飞的步伐,汽车需求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从而上海迅速进入了汽车时代。据统计1920年上海汽车保有量达到1800辆,到1934年就超过了17000辆,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私人拥有的私家车,上海人称之为:自备车。

和如今私家车相对普及不同,在旧上海拥有自备车(都是全进口的)是非常“吃价”(稀有、高级之意)的,开在路上十分“弹眼落睛”(夺人眼球)。

然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私家车的车主除了风光之外也有不少烦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防被人“戳轮胎”。当时私家车开到闹市区办事,一旦停车后车主和专职司机离开,汽车的轮胎就很有可能被人扎破,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人仇富,有人羡慕嫉妒恨过了头,国人的脾气你懂的。到后来上海街头甚至出现了帮人看车的行当,一些流浪的小瘪三以此为生。

至此,上海话里就出现了这个专用词“戳轮胎”,意思为:耍阴招、暗地里使坏,并可进一步引申为:背后拆台、损人不利己。如果特指某人,也有“戳轮胎朋友”的说法,这里的“朋友”绝对不是平常意义的朋友,而是招人恨的“坏料”

共和国建立后,一方面因为社会治安得到整治,一方面私家车退出历史舞台(扎公家车轮胎谁也没这个胆),“戳轮胎”逐渐变为沪语里的冷词。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汽车工业兴起,它又重新在上海话里火了起来。

“戳轮胎”可以是职场里同事之间的“挖墙脚”,也可以是生意场上竞争同行的“使绊子”,甚至是麻将桌上为了不给他人吃好张而硬拆搭子来碰牌,反正是怎么恶心怎么来。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虽说好人总是占主流,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坏料”的存在。环顾我们的身边和周围总是不缺“戳轮胎”行为和“戳轮胎朋友”的存在,有句箴言或许可以成为大家的座右铭:戳轮胎之心不可有,防戳(轮胎)之心不可无。

海上闲云作于2022年7月8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