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1)

毛主席

前言

毛主席是一位非常细心的父亲,他衷心地希望,自己的几个孩子,能够和睦相处、携手同心、相亲相爱。

于是,在1946年初,儿子毛岸英回国后,毛主席非常关心独自在异国他乡的毛岸青,便给他写了封信。

信中,毛主席一句“岸青,我亲爱的儿”,充分体现了毛主席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儿子的爱。

那句“看见你哥哥,就像看见你一样”,更是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思念与牵挂之情。

在对儿子作了深深的祝福后,毛主席专门提到“你的妹妹(李讷)问候你。她已经5岁半了。她的剪纸,寄给你两张。”

毛主席在处理家庭与子女问题上,充满了细腻与柔情。他希望,能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他所愿,毛岸青与李讷、李敏两个妹妹都相处得很好。尤其是李敏。两人早在苏联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并相互走进了对方的心灵。

此后几十年,他们兄妹之间的感情,一直很好。因此,毛主席曾在毛岸青病重的时候,伤心之下,对李敏说道:“你代我多照顾照顾岸青吧……”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2)

毛主席与李敏

毛岸青与李敏的感人兄妹情

1947年,贺子珍带着毛岸青与女儿李敏,一起从苏联回到哈尔滨。以前一起参加革命的老朋友们,早早等候在车站。

贺子珍他们刚下车,李富春等人就紧紧握住贺子珍的手,关切地说道:“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辛苦了,一路上身体还好吧?”

看到这些老朋友来接自己,贺子珍感到非常暖心,她感动地说道:“很好,谢谢……”

贺子珍与孩子们的住处被安排好后,李富春又叮嘱她,如果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就说出来,他们会帮助她去解决。

虽然贺子珍一直说自己很好,但大家从他们的穿着上,就能看出来,他们这些年受苦了。

当时,贺子珍几乎没有可以换洗的衣物,李敏的情况虽然稍好点,但脚上的鞋子,也已经有了一个大洞,脚指头都漏出来了。

在组织的关心下,工作人员为贺子珍送来一件新棉衣,为李敏送来一双新皮鞋。

但是,贺子珍却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她对女儿说:“娇娇,我们刚回来,什么也没有为组织做,却已经添了很多麻烦。你的那双旧鞋子,妈妈给你补一补,还能穿,把新鞋子还回去吧……”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3)

贺子珍

随后,贺子珍还没怎么休息,就提出要工作,要为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贺子珍被安排到了东北财政部。

在哈尔滨期间,当贺子珍听说距此西北600公里的克山县,正在进行土改时,觉得这是一个锻炼毛岸青的好机会。

贺子珍知道,毛岸青从小漂泊在外,不熟悉中国农村的生活。于是,她对毛岸青说:“你去克山县吧,为了中国的革命,你必须去,了解中国的实际。”

十来岁的李敏,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妈妈对岸青哥哥的教导。

贺子珍对孩子的教育,与毛主席如出一辙。当初毛岸英从苏联回来的时候,毛主席也将他送到西北的农村,去锻炼。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毛主席与贺子珍心意相通。同时,也能看出贺子珍处处为毛岸青着想。

其实,在贺子珍提起这件事之前,毛岸青就已经有了去农村锻炼的想法。于是,贺子珍一说,毛岸青就同意了。

临走前,贺子珍亲自为毛岸青打点好行装,还把组织上刚刚分给她的一套新被褥,送给了毛岸青。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4)

毛岸青

在克山,毛岸青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睡农民老乡的土炕。为了与大家打成一片,更好地融入农民,毛岸青将自己身上的棉军衣,换成老百姓穿的粗布棉袄。

克山纬度高,雪也下得早。10月底,雪就开始洋洋洒洒地下起来了。毛岸青与工作人员,一起坐着马爬犁走屯串户。

有时候天气太冷,在爬犁上坐的时间久了,脚很容易冻坏。所以,他们坐一会儿,就需要下来跟着爬犁快走。

一次,土改工作队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毛岸青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这才知道,毛岸青由于走了太长时间的路,脚上已经起了大血泡。

于是,工作人员就将一根头发,穿到一根针上,让毛岸青把针扎进血泡中,来回拽。这样一来,就将血泡中的血放了出来。几天后,毛岸青的脚就不疼了。

土改工作结束后,毛岸青并没有马上离开。他继续在克山工作了5个月。

期间,毛岸青一直与农民们一同生活、一同劳动。他细心地观察着那里的一切。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5)

毛岸青

当发现那里的3万户农户,全都各自为政,仅有11%的农户有耕畜、农具,能够进行独立生产,而大多数农户缺乏劳动力、耕畜、农具后,毛岸青结合苏联集体农庄的经验,组织农民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来解决他们当前面临的困难。

给农民们讲述苏联集体农庄的做法与效果,提出农村要走农业机械化、互助化合作道路时,毛岸青由于过于投入,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突然站起来,用俄语大声讲话。

毛岸青的这一举动,常常逗得农民们,哈哈大笑。反应过来后,毛岸青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为了更好地宣传,毛岸青还编写了“土改民谣”以及“互助组民谣”。在毛岸青的积极宣传下,农村互助工作发展迅速,群众们也赞扬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了老百姓。

工作之余,毛岸青还与大家一起唠家常,给大家讲故事,其乐融融。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克山县一派生机,看着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播种下丰收的种子,农民们个个笑开花。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6)

王鹤寿

1948年5月,省委书记王鹤寿在视察完克山县后,找到毛岸青对他说:“杨永寿同志,你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你可以回去了。”

毛岸青高兴地说道:“以后咱们农民再也不受剥削了……”

在克山工作了这么久,大家都不知道毛岸青的真实名字,只知道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叫杨永寿,更不知道他是伟大毛主席与烈士杨开慧的儿子。毛岸青一直都很低调。

从克山回来后,毛岸青背着自己的被褥,找到了贺子珍与妹妹李敏。他知道,东北的天气很冷,于是对李敏说道:“被子、褥子,你挑一个。”

李敏想了半天,选了褥子。因为她知道,这里虽然很冷,但是家里有热炕,有没有褥子都没关系。

所以,她将被子留给了哥哥毛岸青。这条褥子,李敏用了十几年,一直到她后来结婚,才换了新的。

这件极其普通的事情,体现出了李敏与毛岸青,对对方的深切关心。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7)

毛岸青与李敏在沈阳

毛主席对李敏说:代我照顾岸青

1948年底,贺子珍带着李敏与毛岸青,随军来到沈阳。在这里,贺子珍见到了妹妹贺怡。

当时,贺子珍在东北总会工作,非常忙碌。于是,贺怡就主动提出,帮助姐姐贺子珍照顾李敏与毛岸青。

眼看革命就要胜利,贺子珍心情很好,她开始好好规划自己与孩子们的未来。

贺子珍想要让孩子们学点东西。于是,她让李敏跟着苏联专家学习俄语与数学。毛岸青中文不好,贺子珍就让他跟着中国老师学中文,并且要求他每天都要写日记。

但是,由于毛岸青一直都比较喜欢自由,经常“逃课”。

一次,毛岸青与李敏一起在礼堂玩,里面有一架钢琴,毛岸青就给妹妹弹钢琴听。

但是,那个时候李敏还小,只顾着自己到处跑着玩,没有理会毛岸青。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8)

李敏

毛岸青有些生气地说道:“这么不虚心啊,不弹了。”

毛岸青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很认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李敏都没有听到过哥哥弹钢琴。一直到毛主席去世后,兄妹两人再见面……

在沈阳,贺怡告诉贺子珍,她走后,毛主席依旧非常关照他们家,还帮她尽孝。贺子珍非常感动,想要给毛主席写一封信。

于是,贺子珍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让女儿李敏,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此时的李敏,对于父亲没什么印象。此前,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长什么样子。还是毛岸青在苏联的时候告诉她,毛主席就是他们的父亲。

李敏一直不相信,直到回国后,亲口问了妈妈贺子珍。即便如此,李敏依旧不放心,在给毛主席的信中,李敏依旧想要确认这个问题,她写道:

毛主席,您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我是不是您的亲女儿?请赶快来信告诉我……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9)

贺子珍与贺怡

在这一点上,与李敏相比,毛岸青要好一些。但是,他对父亲的印象,也比较模糊,仅有几件事情能够回忆起来。不过,从这几件事情中,也足以体会到毛主席与众不同的爱子、教子方式。

其中一件事情是,毛岸青小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瓷杯子。

毛主席知道后,并没有批评毛岸青。而是耐心细致地给他讲述瓷杯子的生产制作过程。让毛岸青知道,一个瓷杯子,从泥土变成精美的瓷器,需要工人们付出多少汗水、需要经过多少道工序。

由此,他教育孩子,他们手里的所有东西,都来之不易,一定要爱惜所有物品,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

另外,毛主席从小就有意识的教育孩子,要勇敢,实践出真知。

一次,毛岸青蹲在地上,拿着一块玻璃玩。保姆看到后,立即将毛岸青手里的玻璃哄着要了过来。

毛主席却阻止她:“没关系的,随他玩吧。”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10)

毛岸青与哥哥和母亲合影

保姆不放心,她害怕玻璃把孩子的手割破了。毛主席开导道:“流血了他就记住了,以后就再也不会玩了。”

后来,为了李敏与毛岸青更好地成长,毛主席将他们兄妹接到了北京,与自己一起生活。

1949年春,毛岸青与李敏,在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见到了久违的父亲。

初来父亲身边,年幼的李敏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很好玩。毛主席忙完工作后,会与李敏一起散步、聊天。父女俩留下了一些珍贵的照片。

而毛岸青则喜欢去住在附近的尤金教授家里做客,经常不在双休别墅。所以,毛主席一家在香山时期的照片里,总是看不到毛岸青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青做过几年俄语翻译工作。他工作能力出色,受到了周围同事的肯定。

但是,这种平静的生活,因为毛岸英的牺牲,被打破了。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11)

毛岸英

得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毛岸青大受打击。没多久,他就病了,而且病的很重。

李敏陪着毛主席沿着中南海的湖边走,一直走到毛岸青的住处,去看望哥哥。毛岸青一把拉住妹妹李敏的手,兄妹两人用俄语交流了好久。

毛主席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看着。

经过一番谈话,李敏觉得, 毛岸青的情况非常严重。于是,他们聊完,毛主席询问李敏的时候,李敏如实相告。

刚刚失去一个儿子的毛主席,得知毛岸青的状况后,很是痛苦。为了帮助毛岸青治疗,毛主席忍痛让毛岸青搬出中南海,住进北京医院。

一天,毛主席用一种悲凉的语气对李敏说道:“我很难过……你代替我多多照顾岸青吧……”

这句话,体现了毛主席的无奈,以及他对李敏,和李敏与毛岸青深厚兄妹情的信任。

看着父亲与哥哥如此痛苦,李敏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毛岸青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毛主席只能将毛岸青送到苏联治病。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12)

毛主席与李敏

在苏联呆了几年后,毛岸青的病情有所好转。由于他独自在国外,很是孤独。于是毛岸青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回国。

毛主席同意后,毛岸青便回到大连休养。

1959年,李敏与孔令华结婚。婚后不久,她就与丈夫一起到大连看望哥哥毛岸青。

毛岸青喜欢听外国的古典音乐,毛主席就自己出钱,由李敏与王鹤滨,一起到王府井的外文书店,给毛岸青买了很多唱片带过去,足足有两大箱子。

数年没见,李敏差点没有认出哥哥毛岸青。哥哥与以前相比,胖了些。

在大连,李敏与毛岸青一起在海边野餐,一起在路边散步。一切都显得非常悠闲、惬意。他们兄妹,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儿童院时期。

此次一别,没过多久,李敏就又带着丈夫来看望毛岸青。毛岸青身边的护士告诉李敏,毛岸青一个人与好多苏联专家下国际象棋,但他们都不是他的对手。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13)

毛岸青在大连

苏联专家们站成一排,毛岸青走到一个人面前下一步,然后再走到另一个人面前,循环往复,直到结束。但他总是能赢。

李敏能够想象出那个场景。她知道,在苏联的时候,毛岸青就是象棋高手。这些对他来说,并不稀奇。

毛主席去世后,兄妹再见,分享彼此秘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李敏与毛岸青失去了联系。兄妹二人再次见面,已经是毛主席去世后的事情了。

1976年,毛主席去世,全国上下被一片巨大的阴云所笼罩。

李敏要求守灵被拒后,连着排了几天的队,随着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群众,进入父亲的灵堂,向父亲做最后的告别。

而毛岸青,却遗憾没能为父亲送葬。

此时,他们各自都经历过了很多事情。后来,李敏来到毛岸青的西山小院,看望多年未见的哥哥。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14)

李敏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和毛主席遗体告别

毛岸青很快认出了妹妹。但在李敏看来,哥哥这些年老了很多,也瘦了很多,她差点认不出来。

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消磨掉他们之间的感情。像多年前一样,他们依旧用俄语畅聊,无话不谈,分享着彼此的秘密。

也是在这个时候,毛岸青重新为妹妹李敏弹起了钢琴。听着熟悉的旋律,李敏的眼前,浮现出了30年前,在沈阳的那段简单又快乐的日子。

后来,毛岸青的身体情况越发不好,很长一段时间,毛岸青一直在抱病休养。李敏的身体情况,也不太好。

在毛岸青住院后,李敏的女儿孔冬梅,曾多次前往医院看望舅舅。

2007年3月的一天,毛岸青在北京,因为救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家人。

毛岸青病重住院(毛岸青病重住院)(15)

毛岸青去世

4月2日,毛岸青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国家领导、亲朋好友,甚至是素昧平生的数千普通群众,全部前来送别他。

穿着一身旧军装、戴着一顶五角星军帽的毛岸青,静静地躺在花丛中,身上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

看着他那熟悉的面容,在场人员无不悲痛。

毛新宇抱着父亲的遗像,泪流满面。李敏与李讷等人,也来到现场,送别自己的哥哥。

来源:红色天空录

编辑:陈冰娟

免责申明:网站部分图文信息转载于网络,已标明来源和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