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雷老师谈如何练好太极拳(勤练太极提升自我)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陈正雷老师谈如何练好太极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陈正雷老师谈如何练好太极拳(勤练太极提升自我)

陈正雷老师谈如何练好太极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拳者,虚实转换,曲伸开合,御敌健身之方也;

传拳者领路人也,学拳者行路人也。

学拳为何?强身健体,尽匹夫之责任也!

——题记

在灵丘,活跃着一支陈式太极拳队伍,他们练拳与众不同:一招一式,神形兼备,一起一落,自然流畅,动静相宜,韵味十足,显然受过严格的训练。练拳者沉稳大气,旁观者喝彩不断,轻如灵猫,重如泰山,蓄力缠绵环绕,发劲松活弹抖。这已不仅仅是拳术,而且简直堪称美术了。这些练拳者的师父叫姚卫红,是陈式太极正宗传人,她曾先后在赵松峰老师和张东武老师的拳馆里学拳,是他们的优秀弟子。十多年来,她学拳教拳,教拳学拳,用她的话说就是教拳也是学拳,教拳学拳,相得益彰。

一、我成了姚老师的学生。

喜欢太极拳,是受武侠小说的影响,那时好像是看了天龙八部,里面有关于太极拳的精彩描述。还看过一部小说,里面有个外号叫“棉里针”的人物,为人处事让人佩服,他的一身无敌的功夫就是太极拳。

在太极拳的一些流派中,我喜欢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劲走螺旋,发劲刚猛,柔行气,刚落点,看起来更像武术。

初学太极拳,是在十年前,也是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使然,那时俗事多,感觉心力交瘁,就想练太极拳,调理调理身体,于是就从电脑上学了杨氏85式太极拳,学会之后就到公园练习,有一天在公园里遇到一个练陈式太极的女人,她说在体育馆有教陈式太极拳的老师,建议我去跟老师学习。我想,在我们这个山区小县,也有教陈式太极拳的老师?说不定是个勇气出众,好为人师的人,当时没当回事。之后不久,我去体育馆找一个朋友,恰好看见了几个人在跟着音乐练太极拳,有男有女,严肃认真。里面也有在公园里劝我到体育馆学拳的女人。我在一旁静静地看,过了一会儿,一套拳打完,音乐声止。这时,在公园里遇到的女人走过来对我说,那个脸颊削瘦,文质彬彬的女人就是她上次说的老师。随后她又把我向老师作了介绍,老师微微点头,一脸冷漠,从她的眼镜片后面的平淡的目光里,看不出一丝热情,当时我就想,这老师也太严肃了,几乎让人望而却步。这便是姚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老师虽然冷漠,但拳确实打得很好,和我从视频里看到的一些大师们的拳架差不多。我是外行,从拳架上看不出拳师们功夫的深浅,只能从外形上说出心里的想法。既然拳打得好,那就跟着学吧,从那时起,我成了她的学生。我跟姚老师学拳两个月,学了老架一路。在我练拳越来越有感觉时,却因家里的琐事,无奈中断。

在跟随姚老师学拳的过程中,得知姚老师祖籍河南,父亲是军人,少年时在部队大院生活过一段时间,耳濡目染间,不知不觉受到了军人作风的熏陶,她也养成了严肃凛然的气势和说话干练简洁的作风,闲聊时笑容满面,教拳时一脸严肃,宛如军中的带兵的教官,口令如山,行走如风。学员若是练错了,她就直言指出,声色俱厉,毫不客气。

姚老师的启蒙老师,是太极大师陈正雷的入室弟子赵松峰老师。

2006年,姚老师在驻马店市陪女儿读高中,闲暇时间就在驻马店太极拳馆跟着赵松峰老师学拳。赵老师是陈正雷大师的入室弟子,网上有他打拳的视频,他为人和气,拳风飘逸,妙手运转,潇洒自如。在赵松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姚老师很快就掌握了太极拳要领。那时她白天在家给女儿做饭,晚上在女儿放学回家前跟赵老师学拳,不知不觉过了三年,女儿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姚卫红老师也从驻马店回到灵丘。这一去一回,前后大不相同,走的时候,她纯粹是为了陪女儿读书去的,回来之后,她已获得了陈式太极拳比赛中的奖项,成了正宗的陈式太极传人。

姚老师的家在火车站附近,从家里出来,走过一段水泥路,来到火车站前面的广场上,早上,那儿人很多,有跳舞的,跑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来去去,很热闹。姚老师站立当场,缓缓开步,两手平举,随之下按,左掤右捋,向前上步,左手前撩,右手变拳,金刚捣碓一气呵成。人们立即围了一圈,看着这个瘦小而很有气质的女人有模有样地打拳,有的人立即就跟在后面比划开了,她打完了就有人提出要跟她学习,但她谦虚地说:“我也是刚学,也不怎么会。”挡不住学拳者一连几天的软磨硬泡,诚心所至,拒之不忍,姚老师最终答应了对方。从此,姚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拳师生涯。自2009年开始,她在灵丘教拳整整十二年了,先后在县城北面火车站附近的空地上和县体育馆教拳,我就是在体育馆认识了姚老师,成了她的学生。

我第二次跟着姚老师学拳是在去年。经过十多年的打磨习练,姚老师已从初期的太极拳教练成长为一位真正的太极拳拳师了,期间,她到河南郑州又拜了太极名家张东武为师,多次受到张东武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年都要去郑州学习一两次,每次都学习好多天。张东武老师打拳严谨,毫厘不爽,拳架沉稳大气,古朴大方,深受人们喜爱,他为人不苟言笑,整天绷着脸尽心尽力地教拳,他的徒弟们都凝神屏气地认真学习,丝毫不敢松懈,都说名师出高徒,姚老师从师张东武以来,感受更多的是如兄长般的关怀,如雕刻师般的严谨,如斩将过关般地艰难,姚老师常常深有感触地说,跟张东武老师学拳,只能循规蹈矩地练,稍有不足,他就不同意,你就通不过。他的严谨有时到了苛刻的地步。去年我再次去体育馆跟姚老师学拳的时候明显的感到她的教拳风格与以前大不相同,每学一式,怎么也如同过关斩将一样艰难呢,姚老师什么时候教拳变得如此苛刻了呢?其实,一直追随在姚老师身边十多个学员都与我有相同的感受,姚老师教拳更耐心更严格了,稍有不对,休想通过。去年跟她学拳的好几个月,我经常想起金庸小说里的某位掌门大师。

练太极拳十来年了,断断续续,兴趣来了就练几遍,出一身汗,筋骨舒展,浑身舒坦。我知道,这不是太极功夫,最多也就是健身套路。但学套路也不容易,真正做到立身中正,虚实分明,开合自如,浑圆一体,可以说很难,唯一让我欣慰的是,身体好了,耐力强了,有时在外行面前也可吹几句牛,顺口说出“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等诗句口诀。别人听了如坠云里雾里,我却自我感觉良好,洋洋自得之情充满心间,收获了许多吹牛的快感。人们自然不知道我这是把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前人的诗句照搬过来,我只是理解了诗句的文采,而对于其中蕴含的拳学要领却一知半解。

二、拳友们跟姚老师学拳

在跟随姚老师学拳的时候,常常听她说每个学员的情况不同,要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员因材施教。

姚老师常说,学拳要有大志向。学拳与学生在学校里学文化课一样,要立大志才能学好,有志向就有动力,志高远就动力足,动力足就肯下功夫,要知道学拳的过程就是流汗的过程。有许多人为什么好长时间过去了,还没练好,甚至连空架子也没练好,就是因为练拳没有大志向。

她反复强调学拳要遵循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有位女学员,身体不好,有人对她说练太极拳能增强身体素质,她也苦于长期病恹恹的,没精神,就在公园跟在人们后面练起了太极拳,过了一段时间,大体上拳架是比划下来了,人也精神了,但又得了腿疼的毛病,有人劝她去体育馆跟着姚老师练拳,看看能不能治好腿疼。她去了体育馆,说明情况,姚老师让她先打一遍她在公园常练的拳架,只练了几式,姚老师就让她停下来,指出她练拳时的毛病在哪里,姚老师立即让一位长期跟随她学拳的学员当场示范,姚老师则在旁边讲解,转腰,提膝,出腿,倒重心等等要领,一定要严格按照人体骨骼结构的方向和活动幅度练拳,绝不能硬压,强扭,偏离活动方向。此后,她就每天跟着姚老师认真学习,一招一式,一起一落,出拳运手,日复一日,半年过去,这位学员脸色红润,精神焕发,早就忘了自己的腿曾经疼得倒吸冷气了。后来,她又介绍了几个和她情况类似的朋友,也都是精神好了,拳架规范了,身轻体健,忘了自己的腿疼。

姚老师曾对一位身份神秘的学员说,人不能孤立地练拳,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的人,总是和特定的时空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乍一听,这话颇有些抽象费解,甚至很有些哲学意味了。但听了她深入浅出了说明之后,那个学员就明白了。

有一天,这位身份神秘的学员说要跟姚老师学太极拳,她问:“你为什么要练太极拳呢?。对方回答说,就是爱好吧,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她又问:”那你能不能试着把自己与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把自己与社会甚至是与宇宙联系起来?“学员吃惊地睁大眼睛看着她,片刻困惑之后,他似乎恍然大悟了,连连点头说:”能,能。“

这位学员是我的朋友,在某部门工作,擒拿格斗,身手矫健,文学功底很深,经常有美文发表在一些重要网站。因他武术功底好,仅两个月就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的套路全部学完,且练得有滋有味,像模像样。后来又因为工作需要突然调走。临行时,我们喝酒,我问他:”你的擒拿格斗功夫那么好,为什么还要学太极拳?“他搔了搔头,一双小眼精光射出,好像是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找到且总结出了自己跟姚老师学太极拳的原因:”第一点,太极拳是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向喜欢读古文的我自然就喜欢太极拳了。第二点,拳术中如果缺少了太极一门便不完整。虽然我练了一些擒拿格斗招式,但比起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来远远不够,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境界,是很高的境界,非用心领悟则不能理解。第三点,“他又搔了一下头,像似临时组织语言,又像是从脑袋里调出想法来一样,这时我想起了打开电脑时主机上不停地闪烁着的灯光,而这灯光正像此时朋友的眼睛。他搔了几次头了,还没把第三点说出来,于是我们举杯碰了一下,他却放下了手里的杯,像是突然捕捉到一点灵感,或是打开了一条思路,一本正经地说:”这第三点嘛,有点玄,就是练太极拳可以入道。“他的话一出口,我大吃一惊,这家伙,竟然研究玄学,说练太极拳可以入道,这与他平时表现出的所作所为大相径庭啊,我吃惊地盯住他,等着下文。他却卖着关子,拿起酒杯,喝酒吃菜。我不做声,等着他的第三点,他却不说,问我:”你熟悉《道德经》吗?“, 我说:”熟悉呀,有些地方能背出来。“他这才慢条斯理地说:”这样咱们就能谈谈第三点了。接着,他背诵起《道德经》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家伙,刚谈着为什么学太极拳,却背诵起了《道德经》,明显是离题万理。离题就离题吧,且听听他接下来说什么。他用餐巾纸擦了一下嘴,似乎成竹在胸,说:“我们把《道德经》倒过来看,太极拳属于万物,万物生于三,三生于二,二生于一,一生于道,你看练太极拳不是可以入道吗?“我很是不屑,立即反驳道:”那万物繁杂众多,按你的说法,都可以倒推着入道了?“他笑着说:“说对了,万物一体,都在宇宙中,这就是我听了姚老师在初教拳时让我把自己放在大的时空里练拳的话之后产生的感悟。”

这家伙,神神密密,神神叨叨,悟性还不错。

老师一席话,对朋友的影响如此深远。

后来,我和姚老师闲聊时,又提起了朋友初练拳时姚老师对他说的那些话,姚老师却抿嘴摇头,说已不记得当时说过什么。她面对学员时,时常即兴说出一些看似与拳术无关的话语,但对有些学员来说,或许就取得了点石成金的效果。

十多年来,她学拳教拳,教拳学拳,从未间断。她说教拳也是学拳,也能提高自己,自己讲不通的地方,就是需要学习的地方,自己练不顺的地方,就是需要纠正的地方,而在学拳练拳的过程中,随着功夫的加深,感悟的增多,这种感觉会一直存在,这也是学无止境的更深一层的含义。

陈鑫前辈有言:“心无妙趣,打拳亦打不出好景致。问何以打出好景致?始则遵乎规矩,继则化乎规矩,终则神乎规矩。在我打得天花乱坠,在人自然拍案惊奇。里面有情,外面有景,直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处处则柳亸花骄,着着则山明水秀。游人触目兴怀,诗家心怡神畅,真好景致。拳景至此,可以观矣。”

自从姚老师在灵丘教拳以来,有许多学员一直追随在身边。他们练拳,意领身随,神气鼓荡,顺逆缠丝,能柔能刚,是拳术,更是美景,说不尽,道不完,看不够,美不胜收!

三、拳友是一辈子的伙伴。

“山上高松溪畔竹,轻风才动是知音”,拳友是一辈子的伙伴。因为兴趣相同,才到一起练拳,因为合得来,才愿意相互交流,言谈无忌。拳馆里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关系,不同于其他场形成的人际关系。他们互相学习,彼此关照,看似淡漠,实则热心,闲了可组团去看风景,少量喝酒,大肆吹牛,吟诗作赋,疯疯颠颠,可在高山之颠,大河岸上,做几个太极拳动作,呼同伴拍照,发朋友圈,自得其乐;忙了可暂时离队,埋头若干,因长期练拳,身体好意志坚,即便忙些,也乐在其中,这就是我理解的一起学拳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其乐融融的关系。感谢姚老师先后把许多志同道合的人招集起来,教会了我们陈式太极拳,并且让我们拥有了一批真心实意的伙伴,每当街头遇见或异地相逢,我们总要热情地谈论一番,谈姚老师,谈别的拳友,谈练拳体会,谈人生百味------。所有这些,都是学员们的珍贵资源,宝贵财富。让我们在学拳练拳的道路上共同前进,做一个健康的中国人,尽匹夫之责任!

2022/4/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