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拱门的几种说法(肥猪拱门富有吉利)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猪八戒这个形象给人总是一种好色,贪婪,愚笨的人物个性让人印象深刻,也成了好吃懒做的代表。如今猪的形象遍布街头,猪的肉身摆上餐桌,人们围绕在猪的世界,猪的海洋,但人们真的了解这种动物吗?为何自古以来猪的形象皆为负面化?

猪拱门的几种说法(肥猪拱门富有吉利)(1)

一:好吃懒做指的当然是猪啦

1:从古之今,惟有猪能把五渣形象座得死死的

猪这种动物在许多人眼中仍然是好吃懒做的代表,甚至经常被人轻蔑,侮辱。“猪头”“肥猪”等口头化语言,养猪这种动物已经成为了一种负面形象不可摆脱的动物。近年来的水灾淹猪的事情时有发生,许多表情包也供人们娱乐消遣。混吃等死的站五渣形象被它稳稳坐死 这种形象为何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在中国十二生肖当中,猪的地位真是挺尴尬的。不信让你说带个猪字的成语,你能说出来吗?而对于其他生肖来说,随便一说,谁都可以说出一大堆,正是朱太平了,而在中国现代主流文化中丝毫没有任何的地位。

如果说他会让人想到吉利的事情的话,可能就是那句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富有吉利。自古至今,人类对猪也是颇有争议,众说风云,有赞美的,也有贬低的。

比如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猪,饥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之丑陋,一切动物莫劣于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又说:「南猪味厚,其毒尤甚。」

前面说猪的生活习性和状态很不好,接下又说猪肉有毒,对于毒的理解可能古人和今人是不太一样的,想想也是,生活习惯一点都不健康和绿色清爽,它的肉想必也确实是有“毒”的。

这一点伊斯兰教徒做到了知行合一,他们认为:猪貌丑,性贪婪,愚笨,而且猪喜污秽,生活区域也是脏乱不堪,饿急了,还食子,一根筋,总之云云。就连《西游记》里把猪人性化的同时,也把他贪婪、懒惰等等习性表现出来,虽然有些可爱,但在读猪八戒这个人物的时候还总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猪拱门的几种说法(肥猪拱门富有吉利)(2)

2:猪为天下畜

猪在中国文明萌芽时期是具有很高的地位的,但是在后来它的地位就逐渐沦落。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猪的地位越来越低,原因就是:他的存在对于老百姓来说十分的重要,甚至能说上缺它活不下去。明朝的李时珍说过一句话“猪为天下畜”。

的确,在古代一个家庭当中越多猪或许就是越有钱。古代中国各种农书,对于养猪的研究最多远远超过别的动物和牲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养猪是致富道路,也是一门学问。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耕社会,3000多年的养猪技术发展,让猪成为了古代农业社会最主要的肉食来源。

在东汉时期就有圈养猪的规模形成。最早的龙叔可以从两汉时期的《记胜之出》到北魏时期农学的《齐民要术》……都有记载着养猪经验和总结。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已经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习俗。在老一辈人们的心中过年的回忆,就是能吃到那香喷喷的猪肉。每逢过年过节红白喜事都要杀猪,用来改善生活和迎接新的事情。那个时候能吃上一顿猪肉,可以感觉到生活是无限美好的。

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我们也把猪肉做成了火腿,腊肉腌肉等,传统美食用来储存。这也使得猪肉在口感上会有更加特别的味道。

所以猪就已经成为了古代农业社会家庭中财富的象征。在过去对于草根来说,吃顿猪肉便是美好的生活,猪和年和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也成为老一辈中国百姓最淳朴的回忆。

猪拱门的几种说法(肥猪拱门富有吉利)(3)

在《红楼梦》中有一回是记录到大观园里的小姐们摆宴吃的是从泰国进口的暹罗猪,这种猪肉是小香猪的一种,对于古代贵族世家来说,这只是寻常之物罢了。即便是进口物品。但猪肉是百姓寻常之物,吃猪肉怎么能显出自己的尊贵和地位呢?所以猪肉在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就备受歧视,难登大雅之堂。

二:传统文化的折射,使得猪根本逃不开

1:历史长河当中,猪已经坐实了愚笨,好色这个形象

在传统文化的折射之下,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敏锐谦和,儒雅是频频出现的词语,传统文化教化中普遍是以正反例子举例,通过斥责批评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甚至不排斥使用接缝等过激手段。

而猪相对于符合不学无术,好意恶劳,胸无大志等负面词语,于是乎,猪也算是一个背负着这形象千年的动物了。慢慢的受到上层主流文化的影响,在下层文化中对猪也是充满了蔑视。猪也成为骂人的代名词,什么猪朋狗友,猪狗不如等。

好不容易出现了猪八戒这个艺术人物形象,但却又成为了好吃懒做的代表。早期圈养猪致使他的活动范围缩小,猪就是小灯泡也跑不起来,把猪看作愚笨形象,其实是因为千百年来文化的影响,加上人的主观意识活动的共同作用产生的。

现如今会经常有人用长得像猪来形容相貌丑陋。“像猪”这两个字的出现,存在的年代应该是非常久远的,久远到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

虽然它是常见的动物,但是平心而论,猪的颜值的确要略胜一筹。就算猪不算是最丑的,但是相比于看家护院的狗,勤劳工作的牛猪,既没有维持付出劳力,还成天好吃懒做,体型硕大,叫声也不雅,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口味重,啥都吃。

猪拱门的几种说法(肥猪拱门富有吉利)(4)

着实让单纯的古人欣赏不来它们的优美之处,甚至还会带有一些鄙夷之心。是的,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来说,都对好逸恶劳,好吃能睡没有作为的人都会带有一些鄙夷的心态。所以不管它乐不乐意,它的日子就这样过了下去,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就产生了用猪来形容丑的譬喻。

2:即便是在小说当中也没有翻身成功

周星驰导演的《西游伏妖篇》中的海报,猪八戒是以一个白脸面具的形象而出现,这也颠覆了我们传统观念中对猪八戒肥头大耳的形象。在传统的戏剧中红脸为中白脸为尖,也就是说周星驰将猪八戒已经定位在一个奸臣的位置之上。

传统戏剧和影视作品中树上的猪八戒都是以好吃懒做,胆小好色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但是丑角形象为何会如此深入人心,其实大部分都是因在西游记中,八戒曾担任天宫中的天蓬元帅,一直因调戏嫦娥而被贬下凡间。

在与蜘蛛精相遇之时,猪八戒的反应十分让人感到羞耻。原著中明显表述了猪八戒的“贪”:贪吃,贪睡,贪色,贪生怕死。关于猪好色的形象,还有一个词能生动的表现出来“咸猪手”.猪在现实生活中主流文化里备受歧视,连在小说中也难登大堂之雅。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对猪也是充满了蔑视。

三:屋里有猪才成家?

1:人与猪共同组成“家”

猪拱门的几种说法(肥猪拱门富有吉利)(5)

作为配角或者是反派并不少见,猪的形象的存在正面角色,除非是刻意的反传统才会有正面角色出现。自古以来,总有一种说法是“屋里有猪才成家”。在华夏文明的萌芽阶段,我们的祖先先盖房子是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就会做猪圈。

当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猪,有猪的地方也会住着人,人与猪就共同组成了“家”。可以说猪的饲养标志着中华农业文明的开始。在华夏民族形成初期,猪的地位绝对是崇高的。

中国龙的最早雏形就是“玉猪龙”。在山海经当中,也有多次出现过人民崇拜猪的现象。但是到了后面,猪的地位慢慢的就沦落了。为何沦落也应该是与他的习性有很大的关系。

而且对于猪这个动物,这种玩意儿是不适合用来做农活,除了吃掉就是做皮具或者刷子什么的,所以他的出生任务就是吃了睡,睡了喝,到时候白白胖胖的被杀掉,结果就是猪的形象被定型在懒和馋,跟猪有关的词语也变成了贬义之词。

总的来说,猪的习性使得它的形象在一定基础上造成了很大的一种因素,猪的活动时间和范围也很小,造成了猪的日常,大部分时间都是趴着不动或者是休息不爱活动不爱干净,吃了睡睡了吃不动,脑反应迟钝,是我们给猪贴上了标签,而恰恰是这些负面标签与愚笨具有一定的共性。

2:野猪虽然凶猛,但还是上不了台

家养的猪一直都是以这种形象而存在,可能就会有人想到野猪。从农业的角度它算是害臊,形象就差了一点。反过来说,因为凶猛,就有了一猪二熊三老虎这样一个说法,而在日本差点就变成了褒义 在中华文明很早时期开始就有了中文轻抚这一说法。

猪拱门的几种说法(肥猪拱门富有吉利)(6)

“学而优则仕”就延续了2000多年,“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也有2000多年。就算武士们想找一个形象代言,也有龙,虎,狼,熊这一大票在前面排队,根本就轮不着你野猪这一种“猪”。

而且在战场上大家举的旗几乎都是青龙旗,或者竖一个白虎旗,你不可能一举就亮出了一头猪。想想都有点滑稽不得。

结语

说到猪,很多人就会冒出一个好吃懒做,混吃等死的形象。猪八戒这个形象可能是大家最印象深刻的一个个人物。但我们也别忘了,伴随着我们童年的三只小猪,猪小弟,麦兜里的白白胖胖的小胖猪都是以崭新 秀气,可爱而出场。

猪从古至今都伴随着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甚至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时代的不断演进也使我们忘记了猪其实是地球上的霸主之一。

但是随着人类的不断饲养,改变了它们的生活方式和它们的命运。也使得了我们心底认为猪是贪婪,好色,愚笨的一个物种。或许今天的猪会变成这样,也有我们的一份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