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农业之资、农民之根,观农村土地政策动向,察农民生产生活状态,敬请关注“土地观察员”!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1)

近几天来,网络大V司马南和经济学家任泽平的争论互怼霸屏网络。

起因是任泽平网上发文,炮轰一些网络大V对民营企业“喊打喊杀”“让民营企业离场退场”,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生态,制造舆论恐慌,打压民营经济信心,倡导把这些人管起来,控制这些不当言论。

虽然没有提名提姓,但指向也十分清楚。司马南迅速对号入座,回怼自己并没有否定民营经济,只是揭露和提出个别民营企业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任泽平对自己的指责子虚乌有,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力,真不行就法庭上见。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2)

司马南是否否定打压民营经济这个真不好说,但前段时间对联想等民营企业的说三道四确实也带动和引导了舆论,对民营企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一些民营企业的躺平和外逃也可能受此影响。

司马南和任泽平之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是否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之争,关系国家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良好舆论环境。

作为“三农”领域关注农村土地改革问题的创作者,自然会联想到农村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主线,关乎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在新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3)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大成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有了种植经营和收益的自主权,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一下子激发出来,很快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很多农民都走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打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成本高、效率低,被国外规模化农业生产不断压低粮价,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要求,农村土地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十字路口。

在农村土地改革中,也出现了向左还是向右的两种声音。一种是集体经营派,把土地重新收归集体,由村集体组织村民群众种植经营,这样既能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又能实现全体村民共同富裕。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4)

另一种为放活派,就是给农民更多的土地自主权,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可以自由兼并,逐渐形成大的家庭农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家庭农场相对于集体经营,干劲更大更专心,生产种植的效率也会更高。也有人觉得可以引入外部资本,承包农村土地开展规模经营。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我们国家各项改革的总方针,农村土地改革必须遵守。改革前进就要牢记和吸取历史教训,为什么已经被实践证明走不通的老路,已经给国家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的弯路,总会有人拿出来。

改革是要向前进的,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要逐步放活而不是越管越死,要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不是遏制。再进一步放活对土地生产经营权的管制,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就是向前迈开了一大步。

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5)

当前国家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正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改革的方法路径,出台了一系列激活土地资源要素、激发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政策措施,比如提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允许和鼓励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允许宅基地的有偿退出、转让和长期出租;允许外部资本投资农业生产促进规模化种植经营,投资农村宅基地和房屋开发乡村旅游、养老办公等等。

在新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更是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的土地改革一定会活起来,农民的干劲一定会激发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