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方言怎么打出来(呼和浩特方言3)

呼和浩特市方言怎么打出来(呼和浩特方言3)(1)

仲虎先生留言表扬我的《呼和浩特方言》篇:“对比此前微信里对呼市话的一些词语生搬硬套地只用音同的字标识,而不求达意的做法不知高明了多少!呼和浩特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城市,呼市方言应该是以山西话为基础,又融合了陕西话和部分蒙古语、滿语的词汇而形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点的方言。其文化内涵极深,愈老的言语(50年前后的)愈有文化内涵,值得细细的品味和探究。”

另外他还指出《呼和浩特方言》中的“失犊子”应该写作“赤子”。赤裸,赤子,赤条条来往无牵挂均指光着身子。读du,新华字典里有。

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了这个字,和先生说的一样。感谢纠错。

呼和浩特市方言怎么打出来(呼和浩特方言3)(2)

方言就是这样,有时候没有对应的字,有时候有,但因为很多人只注重发音而不考虑字的含义,结果以讹传讹,导致很多词句听起来是那么回事,一看字,就有些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往往这种直觉很准,如果用心去使劲刨根寻底,就像这个厾字,其实字典里是有的。

我们常说的日央,其实是个褒义词,包含了慢、有趣、逗乐、轻微搞笑等意思。

叫你做点儿甚可日央了,从来不着急。

看的到点呀,这(zai)家伙还不来,真日央。

你瞭你瞭你瞭,都甚时候啦还不欢欢儿走,真是个日央货。

快不要扭捏啦,看乃呲啦的,日央死啦。

呼和浩特市方言怎么打出来(呼和浩特方言3)(3)

舀难,舀悠难水,虽然和日央差不多,但却多了责怪的意思。

吃动了三盔子十八碗,一说做营生,软丢忽塌、舀悠难水,死猫儿咽气的不道像了圪谁!

有个外地人在贴吧里说,她表姐准备嫁到咱们内蒙古来,问咱们这儿现在穷不穷。

吧友说,呀呀载是不个楞货,在这儿问不是寻(行)骂了。

后面就你一言我一语对答上啦:

哎,我们这儿穷的,连饭也吃不上。

我们还处在原始社会。

我们出门都带猎枪,打上就吃,打不上一饿就是好几天。

听说现在都有100块啦,我最大见过5块的。

你太有钱啦,我最大见过一块的。

快不要叫你姐姐来,我们这就吃窝头就牛奶,你姐姐来了,几天就吃吐啦。

呼和浩特市方言怎么打出来(呼和浩特方言3)(4)

人有急性子,也有慢性子。

急性子看见营生就做,做完也就歇心啦。

慢性子不着急,能拖就拖,能圪慊就圪慊。

急性子骂慢性子:营生堆成山啦也不着急,一吃饱就摊的那儿啦,就和几辈子没睡过个觉。赶紧起来擦玻璃!地下的土有一指头儿厚,也不省的擦一擦,做点儿营生就和要你的命了!

着甚急,莫非做完还有个做处了?!

不要糊弄啊!一做营生手上就像出脓了;看看你那玻璃擦的,云尖儿划道一糊片,哎,真是省下腿挺骨、磨烂牙叉骨!最后一把叼过擦玻璃布子,自己噌噌擦开啦。

骂了半天,急的还急,慢的还慢;老人们说这都是骨头里带的,改不了。

呼和浩特市方言怎么打出来(呼和浩特方言3)(5)

高雁萍,专栏作家。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学研究班。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赛罕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百万字作品见《中国诗歌》《散文诗》《草原》《散文选刊》《西部散文家》《中国文学》《人民日报》《大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羊城晚报》《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日报》《内蒙古旅游报》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