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sci期刊(迷妹与博士学长的对话)

同师门博士学长今年一举斩获3篇SCI,影响引子20 ,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术之星等各项荣誉,名利双丰收,真可谓博士中的佼佼者,称他为学霸一点都不为过。

今天,笔者就以“迷妹”的身份采访一下笔者的博士学长兼学术偶像,本期采访可谓干货满满,也希望他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且行且珍惜。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笔者的采访实录吧!

如何正确选择sci期刊(迷妹与博士学长的对话)(1)

我(迷妹):你好学长,你已经发表了那么多影响因子那么高的论文,你做学术的过程应该是比较顺利的,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的?

博士学长(偶像):我要对你这个问题提出批评。任何人做学术的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做研究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

首先,我刚读博士时,也经历过迷茫,不知道如何开展研究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研究,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是由于我跨专业考博,在新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一切需要重新开始。所以光修专业课就比同届的同学付出更多精力,翻看论文更是几近崩溃,每每都耕读到很晚,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从办公室走到宿舍总是感觉很无助,躺在床上夜不能寐的时候也偷偷哭过好多次(虽然自己是堂堂七尺男儿),好在我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真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成功道路上,挫折总比收获优先到来,繁重的课业、晦涩的文献是第一个拦路虎,而后是漫长而艰难的钻研之路。因此熬过挫折才会见到光明。

再次,我很感谢一路走来给予我鼓励、支持和帮助的导师。导师是我博士求学路上的指明灯和领路人。当我刚开始读博最无助时,是导师一直开导我帮助我找到了方向;当我刚开始研究遇到无数个问题时,是导师不厌其烦的一个个帮我解答,甚至会帮我查找文献;当我对科研没有信心想要放弃时,是导师一直鼓励我;当我有了想法着手写论文时,是导师给我更多的写作建议和指导;当我写完论文想要投稿时,是导师一字一句帮我修改,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导师敬业的精神和优雅的气质深深地吸引着我,也奠定了我以后的人生方向,将来我要成为一个像我导师一样的人。在此,再次感谢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导师。

我(迷妹):请问学长,对于我们学术萌新来说该如何开展论文写作?

博士学长(偶像):正如我之前所说,我刚开始博士做研究时也是一头雾水,之后在导师的建议和帮助下我才慢慢走上了正轨,我就说一下自己刚开始做研究到现在发表了一些论文的心得体会吧。

首先,学会模仿和修正。我认为一切能力的起源都源于模仿和修正,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的初稿是我翻阅二三十篇学术文献、模仿他们的结构和版式写作而成的。当时我的导师使用修订格式一字一句为我修改了论文,满屏红色、“面目全非”,挫折感油然而生。经过个人的心理建设、导师的耐心指导,慢慢揣摩导师的修改意图和原因,我的第一篇论文发表的非常顺利。论文发表的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针强心剂,鼓励我继续经历挫折、战胜挫折、不断进步。

其次,多看经典,创新关键。模仿和修正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当你在模仿和修正的基础上你对科研的形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就明白了写作的“套路”。在此基础上你要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是创新,我认为对研究方向的掌控能力和对创新的挖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必须充分阅读两到三个主题的文献,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减主题数量。第二,将之前了解到的不同领域主题尝试进行联系,一旦建立了内在联系就可能是很好的创新。

我(迷妹):学长,你对于我们未来的博士求学有什么其他建议?

博士学长(偶像):建议谈不上,我觉得正像我导师所说:“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所以首先要分门别类、因材施教,但总的来说都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对每个博士都比较重要。”

第一,做有意义的研究。我认为做具有实际意义的论文和讲具有实际价值的中国故事是最为关键的,尽管一些引人注目的选题可能在短期内促进发表,但是从长期科研的角度而言,还是在选题上应该自成体系,富有价值。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要考虑“价值”问题,论文的实际价值以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实际执行的对策建议是非常关键的。做研究要避免“云里雾里、虚头巴脑、华而不实”。做研究就是要用最简单的理论和方法解释复杂的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不是简单问题复杂化。

第二,多看书、读经典。一定要多看书,多旁听课,不要仅限于自己学科,这些课程看似用不到,但可在你之后研究中使你的思维更加开阔,就像我现在的研究仍用到了硕士学的实分析,偏微分方程,流体力学等等内容。同时要阅读经典,经典著作一定要看,这样对你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大有帮助,在阅读经典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意义的创作。

第三,学好英语。学术要做的好,一定要提高英语,不仅可以加快你日常阅读文献的速度,而且还能让你的学术与国际接轨,与更多国外学者进行交流,不要让英语成为你的发展瓶颈。尤其是如果以后你想常在学术圈混,国际视野一定要有,而此时英语就至关重要。

第四,多参加学术会议。我觉得做研究首先要有主动性,多参加会议,主动跟老师,同学们交流课题,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五,保持好心态。做研究要调整好心态,保持平常心,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比如结果的差强人意、被拒稿等等,还是要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

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啦,感谢博士学长的经验分享,也希望对大家的科研生活有所启发、有所帮助。最后笔者和博士学长都衷心祝愿:每一个博士都被世界温柔以待,成为学术的宠儿,并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祝你们开心生活、快乐科研!!

如何正确选择sci期刊(迷妹与博士学长的对话)(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