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

这部剧,从拍摄完结就开始被粉丝催声,尚未制作求定档,尚未定档求开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直至2月底,电视剧《梦华录》爆出取得发行许可证的消息后,大半个月过去了,催定档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1)

终于,官宣6月2日定档,

正所谓卷帘窥东京,繁华迷人眼。佳期既定,请君入梦。开播几日便一路高起,豆瓣开分8.3,着实吊打同档期诸多竞争者。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2)

《梦华录》为何如此备受追捧与好评?

抛开演员卡司演技在线,制作团队更是功不可没。《梦华录》导演杨阳,国家一级导演、编剧、制片人,飞天奖、金鹰奖最佳导演/编剧 ,全国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也许很多人不太熟悉这位女导演,但一定看过她的诸多作品:《午夜有轨电车》 《牛玉琴的树》《诺尔曼白求恩》 《亮剑-铁血军魂》 《记忆的证明》 《牵手》 《今夜天使降临》 《天使的城》 《人生》 《天地民心》《心术》 《将夜》 等。从主旋律导演到“医疗行业剧第一导演”,再到拍古装、玄幻,正是体现了杨阳一路求变,不断创新与挑战的精神。《梦华录》将时代落在北宋,其原型故事为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并在此基础上将内容大量扩充。讲述的是赵盼儿、宋引章以及孙三娘“姐妹互助搞事业”之前在钱塘(今杭州)后在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开封)开茶馆打拼的生活经历。并以皇城司副指挥使顾千帆和赵盼儿心中探花的前男友欧阳旭为引,呈现了男性的政治争斗以及北宋真实的历史事件(如宋真宗崇道并封禅泰山、帽妖案)等等。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3)

拍摄初期,导演及团队更是遍布江南十余城,只为选出尽能体现《梦华录》独特调性“水”元素的取景地点。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4)

果然,一切诚意不负众望,《梦华录》画面干净有留白,余韵绵长,风格唯美温婉,颇具古韵,服化道精致考究,连剧中演员坐姿都遵循古画历史记载,细节感隔屏溢出。观众更是高呼,看《梦华录》洗洗眼睛。

一夜重回汴梁城,一书看尽宋文化

但,你知道这部剧名是取自北宋孟元老创作的这本《东京梦华录》吗?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5)

这里的“东京”,就是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只把杭州做汴州”的汴州,也称汴京,在现河南开封。关于开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战国时代。魏国的魏惠王为了实现称霸中原的愿望,从安邑(山西运城)东迁,筑大梁城为新都。因此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也就是那个经常与孟子“辩论”的梁惠王。秦统一六国后,大梁改名为启封。汉代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为开封。后汉文帝封儿子刘武为梁王,迁都于大梁,他在此地修建了梁园。史书上说,梁园规模宏大,亭阁楼台,绵亘数十里。从此,开封又有了一个别称——梁园。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中段是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开封位于汴河要冲而得以迅速发展,汴州、汴梁之名由此而来。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6)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东京梦华录》正值清明,就来看看本书卷七中所记载的、与《清明上河图》所属同一朝代、同一地点的清明节风俗吧:

《清明上河图》中有大量的柳树

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坚固)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

首段先点明了清明节的时间是“冬至后一百五日”,节日饮食有“子推燕”,以及习俗“子女祭祀者,多以是日上头”。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7)

一队车马,为富贵人家扫墓归来

寒食第三节,则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幰,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本段提到了清明和寒食两个节日,但以“清明”为题,说明在当时两个节日已有融为一体的迹象。并介绍了扫墓以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活动。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8)

《清明上河图》中也以集市为主要内容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飠固)、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以一百五日最盛。此段介绍清明节当天集市的盛大景象,市民吃喝游玩,好不热闹。

两个卖臭肉的铺子

节日,坊市卖稠糠、麦餻、乳酪、乳饼之类。

城门

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日梨花开。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廓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鋭,又别为一景也。

继续补充其他节日期间京城中的独特景观。无论是从《东京梦华录》中的文字记叙,还是《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我们都能体会到汴京城内商业繁荣,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可谓“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9)

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

《东京梦华录》但究竟什么是“梦华”呢?这个典故取自《列子》中黄帝梦游华胥氏之国的故事。《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后遂用“华胥梦、梦华胥、华胥境、华胥国、华胥、梦华”等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可以理解为古人的“乌托邦”,是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梦境。但真实存在过的汴京为什么被作者称为一个“梦”呢?因为这本《东京梦华录》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这一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这就是“靖康之变”。繁华的宋都顷刻间飞灰湮灭,宗庙毁废,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是南宋每一个爱国文人共同的愤慨。当时,大批臣民也随宋皇室逃离汴京,孟元老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序》中,他自述曾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1103)入京师,寓东京二十三年。“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当下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回忆中的富华景象相对比,恍若隔世,感慨到“

岂非华胥之梦觉哉!”为了保存历史资料,并借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遂“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成此书。孟元老所“梦”的不仅仅是繁华的都城汴京,实力鼎盛时期的北宋王朝,更是远离战火,“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的和平美好。联系到当今的俄乌冲突,会发现即使时隔千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和平依旧是奢望。在这个清明节,拿起这本书,让我们追忆逝者,铭记历史,同时祈愿世界和平,再无战乱。

梦华录评分涨到8.8 分你怎么看 梦华录凭什么如此受追捧(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