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清明将至各地祭扫指南出炉(清明祭扫习俗与祭扫环境的变迁)

这个清明节,强劲的寒潮自北而南,刮遍大片国土,媒体用“断崖式降温”来形容,降温最高的地区降温达25-28摄氏度。然而,寒潮阻不住国人祭扫先烈、祖先的热情。

热点清明将至各地祭扫指南出炉(清明祭扫习俗与祭扫环境的变迁)(1)

网眼大观君的家乡,地处桂北丘陵地区。极速降温、降雨直到4月5日清明节这天深夜才来临,绝大多数家庭已经结束扫墓。这里扫墓,大多集中在清明节这一天,提前的少,清明那天祭扫不完,则往后推。

这里,扫墓也叫“修祖”,因为墓地叫“祖坟”,即祖先的坟墓。因为都是土葬,而且都葬在山地里,经过一年,坟墓都长满了杂草与灌木,扫墓时要把杂草与灌木清除掉,所以叫“修祖”。

网眼大观君幼年及青少年部分时期,年年去“修祖”。后来外出讨生活,无暇回乡祭祖。如今清闲了,每年清明期间都往返奔赴数千公里,与家人一起去“修祖”。屈指数来,中间相距近40年。

这40年,变化是相当地大。植被向好,给“修祖”带来极大的难度。这里丘陵多,几十年前不管土岭还是喀斯特小山,大都是裸露的,几无植被,茅草、灌木一露头就被割掉。为什么?因为缺乏燃料。这里不产煤,曾经有过一个小煤矿,煤质差,没挖出多少煤就停产了。原有房舍,改为一家锡矿的疗养院。

那时候,家家户户不管是农户还是小城镇居民,都以柴木为燃料。经过50年代、60年代的砍伐,山丘上的树木都很少了。山地、林木都是集体的,虽然禁止砍伐,林木也稀疏得很。稀疏的山林多是松木,当地农民发明了“修枝法”,不让砍树,我就修枝!将松枝砍回家当柴烧。修枝非砍伐,即使被抓,也不是什么罪。结果,山上的松树皆无旁枝,都一个劲往上长,瘦瘦单单的。那么多人口,天天要做饭,更何况,主要的建筑材料——红砖、瓦、石灰,都是用柴禾烧出来,那需要呑掉无数的柴禾呀!松枝哪里够用!灌木、茅草,都被用作燃料,甚至连树叶也扫到一起,用来煮饭烧菜。那时上学的孩子都会割草。茅草及细小的灌木,割下后顺势打一个结,叫“草结”,晾干了,烧水烧饭烧菜,火力不赖呀。松针掉在地上,将它归笼来,居然可捆成二尺长的“松毛草”,也是家庭的燃料!

因缺乏燃料,为了生存,割尽了丘陵、渠边、路旁的灌木、茅草。祖坟旁的茅草、灌木也不会幸免。“修祖”的活就大大地轻松了。

如今大不一样了,城镇、农村虽然仍不烧煤(当地不产煤),但早就用上了液化气、电,还有少量炤气。连修剪果树的枝条都懒得拿来做燃料。当地称为“瑶山”的深山区,虽然仍使用天然燃料,但深山里产木材,其边角料足够燃料用了,根本不用着割茅草。

现在,这一带的丘陵,除开发成果园之外,植被都很好,树、灌木、茅草竞相生长,上山的路都没有了。一些祖坟,需要披荆斩棘才能到达。到达之后,需要艰苦奋战一番才能把祖坟修葺好。“修祖”已经变成了很累人的活,一天下来,青壮年也喊累。一些家庭已购置了割草机。此割草机与用于整理草坪、推着走的割草机远不是一回事,是专门用来割茅草杂草的。不过,用割草机“修祖”,草根仍在,不过用刮子(当地的家具)修出来光亮。

清明祭扫,一般以家族为单位。几十户上百户人家的大家族,因为有多层次的“共同祖先”,如何将大家组织起来,出劳力、凑份子钱、约定时间,安排祭扫,还有结束后的聚餐,等等,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需要列出一个带多类括号的单子,习惯叫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一般是按括号从小到大进行祭扫,近亲一族先祭扫,由近而远,最后是大家族祭扫远祖的墓。如果远祖的坟墓需要迁坟、制作墓碑,协调工作更是相当难做,它需要得到所有子孙的同意,很复杂很难办。传统观念,拜祖、祭祖,是要得到祖先的护祐,迁坟、立碑,要选吉日。迁坟、立碑后,那一支的子孙如果有难,就会埋怨迁坟、立碑不合适,没得到祖先的护祐。这类事,子孙中有一人不同意,就难做出决定。俗话说“众人门楼无瓦盖”正是这道理。

祭品,在农村地区,跟30年多前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纸钱,香、红烛。城镇人用的祭品,开始多种多样,有衣服、鞋帽、大面额“人民币”、家电、汽车、金元宝,等等。不过,多数家庭仍以传统的纸钱、红烛、香为主。也有少数人家,将熟肉、年糕等用作祭品。

当然,仪式感是更强了。

一般的程序是:先修祖,清除灌木、杂草,在祖坟的几个高点上压纸钱,点红烛,上香,烧纸钱,上供品,燃放鞭炮。上香在前,烧纸钱在后,说的是上香起通秉作用,通秉之后,祖先就来取纸钱了。上香,是把香插进坟首的土里,这里的规矩是三支一柱,剩下不足三支,则一支一支插,不插双。留有“土地公”之位的,要在“土地公”处插一柱或三柱香。坟首插多少香都可以,但“土地公”处不多插香。红烛,一般用一对或两对,不用单。

更加讲究的,将纸钱每三张折一下,让其成拱型点燃。但纸钱多时,很难这样做。

坟墓的修建,不同祖籍的家族,是不一样的。祖籍福建的,坟首左右各往前延伸,成半环抱,称为“祖手”,像人的两只手,“祖手”的一则有“土地公”位。“土地公”之位按男左女右的规则修建,墓主为男性的,“土地公”位于左则。夫妻合葬的,左右两边都有“土地公”之位。本地人的家庭修坟墓,则没有“祖手”,也不设“土地公”位。

记得东北的朋友说,他们那里,清明扫墓,春节也扫墓。清明时节因为干燥,扫墓不允许燃放鞭炮,春节期间,冰天雪地,扫墓时可以燃放鞭炮。我们这里,只有清明扫墓,春节及其他节日只在家里供奉祖先。

南方清明时节,万物生长,不像秋高气爽的秋冬季,扫墓时燃放鞭炮,烧纸钱,一般不会引起火灾,但也有例外,一些马大哈,未等纸钱、鞭炮燃尽,确认无火星了才离开,也会引来火灾。

习俗上,祭扫的钱是不能让他人代付的,都需要自己出。预先说好,大家凑份子,是比较合适可行的,但也有亲戚间临时起意一起去祭扫的,因为没预先凑份子的,各自都买纸钱、香烛,往往都买很多,要烧很长时间。

卖纸钱、香烛,是好生意。因为是去敬祖先,买祭品,都不还价,卖的人说多少就是多少。对于祭扫者来说,讨价还价好像对祖先不敬似的。

燃放鞭炮,几十年前一般是只燃放香烟盒大小的鞭炮,现在一般每一个祖坟都燃放一大盘鞭炮。清明时节的鞭炮销量甚至比春节期间还大。

清明当天及之后几天,一队队人员(多为青壮年)穿行于山地间,鞭炮声此起彼伏,烟雾阵阵。这可视为一种特殊的踏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