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又是一年归家时,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运回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抗美援朝精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抗美援朝精神(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

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又是一年归家时,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运回国。

72年前,年轻的他们带着保家卫国的使命,怀揣伟大的爱国情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他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他们用行动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歌,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之一,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深远的启迪意义,它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是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一个人立功之本。抗美援朝的战士们,为了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不计个人得失,英勇抗敌。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在零下40度的雪地中阻击敌人,一百多人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一个个手握钢枪,注视前方,随时准备出击的冰雕,让敌军都为之震撼,是爱国主义的信念让他们坚守着。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正是凭借这种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装备精良的侵略者打得“如潮水般溃退”。杨根思毅然抱起最后一个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机枪,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忍受烈火焚烧直至壮烈牺牲。30多万名志愿军英雄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

不畏艰苦,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上甘岭战役中,食物严重短缺,许多坑道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饼干,但志愿军战士们依然乐观,他们给作战坑道起名叫“立功洞”“抗美洞”“胜利洞”,把敌人投下的照明弹戏称作节日礼花。面对敌我势力的巨大悬殊,他们没有丝毫恐惧,斗志昂扬,因为他们坚信战争一定会胜利!

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凝聚而生,在日常生活中成长升华。生逢盛世的我们,要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确保在面向未来时能敢于斗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正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王寨镇李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