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乐工装风格穿搭短裤(余文乐港式潮男)

提起余文乐,许多人脑袋里都会有一个既定印象——港男。标准的港式英俊、地道的港范儿潮流icon、还带一点闷骚的低调。

被星探发掘,以模特出道,拍过多部电视剧,当过歌手,转战大荧幕后拍摄了如《无间道Ⅱ》、《志明与春娇》等叫好叫座影片,从花样美少男成功转为偶像与实力兼备的演员。积攒了多年人气,低调的性格却日趋明显。他说自己是一个嗜好太多能力太小的普通人,他是余文乐。

余文乐工装风格穿搭短裤(余文乐港式潮男)(1)

往后退一点 留点空间

1999年,命运给了余文乐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他被星探发掘进入娱乐圈。高中时,正与朋友逛街的他被星探一眼看中,“他走过来,我以为是个骗子,跟他说我没钱。他说我是找你工作的,找到合适的工作会联系你,方便留一下电话吗?”余文乐就没再多想,留了家里电话给他……就这样他开始了模特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是非常老土的入行过程,很桥段的那种。”

余文乐从没想过自己会闯娱乐圈,在这之前,他连娱乐新闻都不看一眼。他倒是想当个体育老师,更远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职业篮球员,“人家给你钱还让你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多好”。余文乐爱篮球,上学时,他天天下课就打球,打完球回家睡觉,第二天继续,平时关心的只有体育新闻。

可是当时,他竟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星探,“因为他们有给钱,挺好的。”余文乐的理由非常简单朴实,只跟着心里的感觉走。第一笔工资他就拿到了一千块港币,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是相当丰厚的,他美滋滋地给自己买了一双觊觎已久的球鞋。“不用向爸爸要钱,也不用五块十块那样辛苦地存钱,不然等到存到钱时,那双鞋又涨价了。”这让余文乐很是满足。

本是出身极好的小康之家,父母在内地开场做皮革生意,最高峰时有三千多个员工。然而人生的残酷不在于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的无奈,而在于让你有机会接触另一个世界之后,又重重地摔回了井底。97年金融风暴来临,家里陷入困境,卖屋供得哥哥在国外念书,妈妈对少年余文乐讲:若不好好念书,别想还有钱把你送到国外去。彼时的少年余文乐生活境遇已然有了很大的改变,闻得此言,必是心中憋了一口沉沉的气,晓得每个人的前途就在自己的手里,于是借由在尖沙咀被星探发现为契机入行,一做便是十年有余。

2002年,在《无间道》里出演了警校学生陈永仁,让余文乐在大银幕上锋芒初露。彼时他被誉为继谢霆锋、吴彦祖之后香港又一新生代接班人,被人们寄予厚望。可是之后的几年,他却一直不温不火——不断演戏,却总缺少一部有力的代表作。回望当年,余文乐说自己真的从来没想过那么多,没期待一下子取得怎样的成绩、会有多红。“现在这些一线的大咖,比如发哥、姜文、葛优啊,他们都是有一定的年纪了,你很年轻的时候,别人发掘你时会说这个演员将来会有成绩啊。”在他看来,演戏需要生活的沉淀和经历的丰富,这些只有时间才能给。不争不急,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演好每部戏,余文乐一直努力保持这样的状态。

余文乐工装风格穿搭短裤(余文乐港式潮男)(2)

余文乐与张志明

十年前的余文乐,眼睛里满是不羁,黄佟佟说他长了一双桃花眼,林燕妮说他的眼珠子亮晶晶的像琉璃弹子,确实是吸引人,尤其是女人,更在偶像剧中扮演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来的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万众瞩目的快乐那么的让人眩晕,那么的让人心醉,也那么的让人容易迷失自我,享受着多少快乐,同样的,也要承受着多少痛苦。少年余文乐黑口黑面,不懂得与人交好,不懂得与媒体打交道,于是,负面新闻喧嚣甚起,与卢巧音谈恋爱,被指借女方上位,以交恶结束分手,20岁时评价此段感情是“非常不愉快”;与陈冠希打架,被周刊拍个正着;交很有钱的朋友,被说攀人富贵……有时明明在家里呆着什么也没有做,却天天被唱衰;有时明明在街上好好走着,却被路人唾骂。这些流言蜚语压着年轻的余文乐喘不过气来,他不愿意跳出来解释,以为流言止于智者,哪知愈传愈烈,以至于到了有口难言的地步,只能天天躲在家里哭,像在电影《忧忧愁愁的走了》里那个面色忧郁的青年,习惯用消极的方式抵抗世界,最终伤害了自己。

娱乐圈是个催人成长的地方,他把得到的成长感悟通过2005年的一首歌曲《生还者》倾情唱出,他唱到:无论资质有限,我尽全力不减!擦开眼泪的余文乐寄情于疯狂的工作,2007年拍摄了七部影视作品,《男才女貌》、《纯白之恋》、《危险人物》、《男儿本色》、《花花刑警》、《军鸡》、《错爱》,尽管仍然被人嘲笑演绎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尽管仍然被人质疑部部票房垫底,但是这些不同的角色着实锤炼了演技,于是到了2008年,他凭借电影《第一戒》获得第12届韩国富川国际奇幻影展的影帝。四年后的余文乐在一次采访中说:“在一部戏里面,不是够抢眼才算是好的演出,我觉得每个演员做每个角色要刚好到位,不偏不倚,做到自己角色给你的要求,导演给你的要求,把这个角色的性格完全发挥出来,这个才叫厉害。”

2010年上映的《志明与春娇》,终于让余文乐等到了机会。好的演员遇到好的角色,说不上是演员生动了角色,还是角色成就了演员,亦或是都有那么一点点吧。像约翰尼·德普之于剪刀手爱德华,像罗伯特·帕丁之于吸血鬼爱德华,像此番余文乐之于张志明,他挖掘了他性格的底点,他亦为他增添了现实的质感,他们彼此成全于荧幕外,余文乐便是志明,志明也便是余文乐了。

很多人说,张志明就是“港男”的标志。追溯到现实,余文乐也在观众的期待中不知不觉承担了这种标志。仔裤、框架眼镜、球鞋、TEE,这是余文乐日常的装扮,也构成了张志明荧幕的轮廓,这更是无数香港普通男子的缩影。这部电影以后,香港男子的形象不再是吴宇森电影中义薄云天情义张扬的英雄,不再是陈庆嘉电影中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小男人,不再是叶念琛电影中宁愿生活在自我儿童化的无能男,余文乐实际上演绎了当下香港男子的众生相:斯文、逗趣、闷骚、擅长调情、说话很贱、为生活奔波、不愿意承担责任、非常现实。

现实中的余文乐,不是家庭里面最受重视的孩子,亦不是家庭里面最得宠爱的孩子,却是这个家庭改变生活现状的希望。他兑现了对母亲的承诺,把家里曾经卖掉的房子买了回来;他帮助妹妹实现了愿望,供妹妹到英国去念书;他是娱乐圈的中流砥柱,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当他再提前这些时,你能深切地感受到他的自豪感,如今看来,那些曾经的小小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余文乐工装风格穿搭短裤(余文乐港式潮男)(3)

做潮牌只为表达自己

许多明星都有自己的服装品牌,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同,有的是为丰厚的商机,有的是为哗众取宠,而对于余文乐创立个人潮牌的初衷,更多是一种分享,他说“算是品牌,但不是做生意,其实就是想做一些觉得有趣的东西。”

余文乐喜好的潮,跟他的性格是有莫大关系的,就像他在娱乐圈,对于太多目光的注视,余文乐笑称是有点“怕”的,他希望工作跟私生活能够完全分离,自己的很多事都不要跟太多人交代,对于需要曝光率的明星来说,这样的心态显然是不够积极的。他很欣赏舒淇身上的低调和坚强,他认为“低调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一个行为。”在演了《志明与春娇》之后,余文乐塑造的“港男”形象深入人心,《救火英雄》里的父亲角色又让他凸显沉稳。现在,余文乐更多是靠做事方式和投入程度来决定自己的未来,“其实所谓外形的优势,可能10分里面占到1.5到2分,努力会更重要。” 近年,余文乐坦言自己变得越来越宅,不工作的时间就常常待在家里。就这样一个沉默时会有点距离感,聊嗨起来又似乎太热络的魅力型男,就像他做潮牌一样,不是生意也无关乎挣钱,如何表达更自由、更随性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