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堂笔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

金色花

一、题解: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二、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三、字词解释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堂笔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1)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堂笔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2)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我”变成金色花,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第二部分(4——7):具体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

第三部分(8——9):写“我”回复原样后与母亲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

五、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金色花”象征孩子天真。作者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描写虚拟之境,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与孩子的童真。

六、课文解析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哪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如果”表明全文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来写的,把孩子想象成圣树上开出的花朵。

好玩,跳舞,笑嘻嘻,表现出孩子的调皮,天真,可爱。

开篇大胆假设。

2、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承上启下。体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3、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这段描写让人看到了一位贤淑温柔、有文化修养的印度妇女的形象。

4、“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了“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

不只是为了好玩,还为了体恤母亲的辛劳,理解母亲的辛苦。

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坏孩子,是贬词褒用。将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假愠之态展现了出来。

6、“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我不告诉你,妈妈。”体现孩子淘气、顽皮的性格特征。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堂笔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3)

荷叶 母亲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二、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由两缸莲花引起对故乡园内莲花的回忆。

第二部分(4——7):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

三、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以荷叶象征母亲,赞美了母爱。表现了少女对母亲的爱恋和感激。

四,课文分析

1、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首段交代莲花的来历、颜色及摆放位置,引出下文。

2、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第二段是伏笔,由眼前的莲花引入对王室的回忆。

3、这里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第二三段是插叙。说明“我”家与莲花有很深的感情,暗示“我”与红莲的关系,为后文写“我”惦记雨中莲花、以花喻人蓄势,从而揭示主题埋下伏笔。

4、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繁杂,突出雨急雨大,浓阴衬托烦闷的情绪。

5、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运用对比,突出红莲的生机勃勃。

6、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繁密,突出雨势之猛。

7、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红莲的担心,有心帮助却没有办法可想。

8、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漫漫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象征手法,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

9、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运用象征手法,用荷叶象征母亲,一切困难阻碍只不过是“流转无力的水珠”而已,“母爱”顿时放射出勇敢、圣洁的光辉。

10、我心中的深深地受了感动——

承上启下,写景过渡到抒发感情。

1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

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象征人生路上的峰峰玉玉,坎坷磨难。

以花喻人,点明诗歌主旨,深化中心,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母亲的感激、爱恋和赞美之情。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堂笔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4)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堂笔记(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