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1)

“得水能仙天亦奇,寒香寂寞动冰肌。”水仙,六朝人呼为雅蒜,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

岁暮天寒、花事阑珊之际,水仙开出冰肌玉质的花朵,点缀着人们的书案窗台,也点缀了寂寂冬日。清曹溶在《倦圃莳植记》中写道:“《水云集》以玉梅、蜡梅、水仙、山茶为雪中四友。予按,水仙二种,单瓣者佳。”这里的“单瓣者”,即水仙中的“金盏银台”,还有一种重瓣水仙,名“玉玲珑”。

严严冬日里,您是否也养有一盆盆水仙?您喜欢“金盏银台”还是“玉玲珑”呢?如果未及养一盆水仙装点案头,别着急遗憾,在国博赏“瓷上繁花”,邀您走近那些凝固在瓷器上的水仙花。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之“水仙”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2)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之“水仙”

清康熙,高5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2.5厘米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现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览

十二月花卉纹杯为康熙瓷器中的名贵品种,杯上所绘花卉代表全年十二个月,从正月起至十二月分别为水仙、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花、荷花、兰花、桂花、菊花、芙蓉、月季、梅花。

此套十二月花卉纹杯为五彩烧制,形如仰钟,胎体玲珑薄巧,在素白地上绘精美花卉,笔法细腻,生气盎然。每个酒杯外壁花卉侧以青花楷书五言诗两句,诗后有篆书“赏”字方章,杯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五彩”意为多彩,是明代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彩瓷品种,清康熙时期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康熙时期瓷器的代表品种。由于传世品中多为民窑所烧,故此套康熙官窑五彩杯愈显珍贵。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亦分别珍藏一套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与此套基本相同。

(此处文字源自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览。)

这只水仙杯上的

青花楷书五言诗是哪两句?

其它十一只花卉纹杯

各自有着怎样的精彩?

等您来展厅发现~


清代“体和殿制”

青花盖盒上的水仙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3)

青花折枝花果纹盖盒,清同治

高18.3厘米,口径26.9厘米,足径17.3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只青花折枝花果纹盖盒呈扁圆形,盖面拱起,盖体与盒盖有子母口相套,圈足。器绘青花纹饰,有桃、水仙等折枝花果纹,盖面中心绘团龙纹。外底青花书“体和殿制”四字二行篆书款。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4)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5)

青花折枝花果纹盖盒

“体和殿”为清宫殿名,曾为慈禧太后居储秀宫时的用膳之处。“体和殿制”款瓷是同治朝慈禧太后的专用器物。据清宫档案记载,同治时期烧造了大批署“体和殿制”款的瓷器,造型丰富,品种多样,除青花器外,尚有色地粉彩、墨彩等瓷。

清代制瓷业在嘉庆时期已呈萎缩的趋势,长期的战争,财政支绌,咸丰、同治时期的景德镇制瓷业更趋衰落。据文献记载,官营瓷窑数量由道光时期的270余座下降为60座,烧造品种多承袭以前的品种,少见创新之作。

此盒造型规整,青花色泽鲜丽明快,纹饰描绘细腻生动,款识书写严谨工整,为同治瓷器的代表作。

(此处文字源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清代瓷器卷》)

来国博,看展览

发现更多水仙花

欣赏更多“瓷上繁花”

欢迎您走进国博看展览~


相关展览推荐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6)

展览: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展厅:国家博物馆 北4展厅

展期:2020/12/31启幕,展出中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7)

展览: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

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16展厅

展出:展出中

月冷梅花瘦香清竹影疏(瓷上繁花水仙)(8)

展览:“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专题展览

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17展厅

展期:长期展出

本文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名花22种》,《园林》编辑部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花佣月令》,[明]徐石麒 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本文资料整理&编辑 | 胡辣汤

巴思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