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金庸武侠的巅峰之作是《天龙八部》,而《天龙八部》的真正主角——萧峰,是金庸笔下最有魅力,也最为复杂的一个主角。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1)

萧峰是契丹人萧远山的儿子,所以身上带有契丹人的血性与狂野。少年时,因为一个医生不愿给萧峰养母治病,最后害得萧峰被冤枉,萧峰便偷偷潜入医生家中,将医生杀死。萧峰小小年纪便敢杀人,令人不寒而栗。

不过萧峰毕竟长于中原,他的养父母极为善良淳朴。之后萧峰又跟着少林寺玄苦大师学习武功,并加入了丐帮,做了丐帮帮主汪剑通的弟子,接触的都是武林正道。所以萧峰大仁大义,豪气干云,令人敬仰、心折。

而且萧峰武学天赋极高,不论什么武功,一学便精。而且纵然对手的招式、内力胜过萧峰,他也总能获胜,还让对手输得心服口服,绝不敢报仇。

萧峰就是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他最终却在雁门关外自杀了。萧峰为什么要自杀呢?居士认为共有三个理由: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2)

第一,萧峰身上一直存在着胡汉冲突。这一冲突始终无法化解,最终只能以萧峰的死来结束。

萧峰是金庸书中少见的曾与父亲并肩作战的角色,然而萧峰的父亲正是他一生悲剧的源头。萧峰虽被汉人抚养长大,他的亲生父亲却是个契丹人。

萧峰本来是丐帮帮主,帮助宋朝抵抗辽国契丹人,立下赫赫功勋。没想到杏子林中,马夫人拿着汪剑通的遗书,在中原英雄面前证明萧峰是个契丹人。这下萧峰突然变成了汉人的死敌,只能出走。

萧峰想要查清当年的真相,没想到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死人,萧峰成了中原武林人士口中杀父母师父的契丹恶贼。最终在聚贤庄一场恶战,萧峰杀死众多中原高手,真的成了中原武林的敌人。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3)

萧峰远走关外,回归了自己的民族,并当上了辽国南院大王。如果他一直这么过下去,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然而萧峰并不是个纯正的契丹人,他身上既有契丹人的血性,又有汉人的仁义。所以他对耶律洪基的一些行为颇有微词:

耶律洪基笑道:“南人太多,总得杀光了,天下方得太平。他们投错胎去做南人,便是罪过。”说着连珠箭发,又是一个,一壶箭射不到一半,十余名汉人无一幸免,有的立时毙命,有的射中肚腹,一时未能气绝,倒在地下呻吟。众辽兵大声喝采,齐呼:“万岁!”萧峰当时若要出手阻止,自能打落辽帝的羽箭,但在众军眼前公然削了皇帝的面子,可说大逆不道,但脸上一股不以为然的神色,已不由自主的流露了出来。(《天龙八部》三联版第四十九章)

不久之后,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兴兵伐宋。萧峰骨子里深受汉人教育的浸润,对于萧峰来说,不论大宋还是大辽,都是他的祖国。萧峰因为违抗耶律洪基的命令,遭到了囚禁,命在旦夕。

此时却是中原武林人士前来营救萧峰。在雁门关外,萧峰面临着抉择:一边是大宋,一边是大辽。助宋便是叛辽,助辽便是背宋。萧峰难以两全,只能以一死换来两国的和平。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4)

第二,萧峰自从误杀阿朱后,便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萧峰不好女色,对康敏这样的美艳少妇,萧峰看都不看一眼,结果引来了康敏的报复。但是萧峰独独欣赏阿朱这位奇女子,在他心中天下所有女子都比不上阿朱一人:

萧峰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心道:“我既误杀阿朱,此生终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岂是一千个、一万个汉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天龙八部》三联版第四十九章)

为了给阿朱疗伤,萧峰独闯聚贤庄,深入虎穴,大开杀戒。为了帮萧峰报仇,阿朱也是煞费苦心。最终两人约定,再找最后一次,如果还是找不到萧峰的仇人,便一同去塞上隐居,牧牛放羊,了此一生。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5)

但是萧峰却误杀阿朱,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阿朱死后,萧峰也本想自杀,追随阿朱而去,甚至连自己的坟墓都挖好了:

他在聚贤庄上受群雄围攻,虽然众叛亲离,情势险恶之极,却并未有丝毫气沮,这时自己亲手铸成了难以挽回的大错,越来越觉寂寞孤单,只觉再也不该活在世上了。……左手仍是抱着阿朱,说什么也舍不得放开她片刻,右手提起花锄,走到方竹林中,掘了一个坑,又掘了一个坑,两个土坑并列在一起。(《天龙八部》三联版第二十三章)

但接下来令他痛心疾首的事发生了:萧峰发现,阿朱之死完全是因为误会,如果他更细心一些,完全能避免这个误会。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6)

于是萧峰决意找出幕后真相,找出引发这一系列悲剧的大恶人,所以他不能死。

最终在少室山上,萧峰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那个杀自己养父母、师父以及钱公钱婆等人的大恶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既然是亲生父亲所为,萧峰只能将这些罪恶全部担下。

这下萧峰彻底没有了活着的目标,他的自杀,只是早晚的事情。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7)

第三,萧峰的自杀有一个最为崇高的理由:为了辽宋两国的和平。

元佑八年,北宋太皇太后高氏病故,宋哲宗赵煦亲政。辽国道宗皇帝耶律洪基想乘次机会领兵侵宋。在雁门关外,虚竹、段誉于万军之中擒住了耶律洪基。萧峰逼他立誓,此生永不侵宋:

萧峰道:“是要陛下答允立即退兵,终陛下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天龙八部》三联版第五十章)

耶律洪基不得已之下,断箭立誓:

耶律洪基说道:“大军北归,南征之举作罢。”他顿了顿,又道:“于我一生之中,不许我大辽国一兵一卒,侵犯大宋边界。”说罢,宝刀一落,辽军中又擂起鼓来。(《天龙八部》三联版第五十章)

耶律洪基误会了萧峰,认为他是为了宋朝的荣华富贵,才背叛自己。因此耶律洪基对萧峰出言讥讽:

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天龙八部》三联版第五十章)

可想而知,耶律洪基心中是带着一口气的,他恨萧峰以自己为人质换取高官厚禄。那么他会不会真的遵守诺言,谁都不好说。

因此萧峰只能以死明志,向耶律洪基证明: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我自己,也不单单是为了宋国,同样是为了辽国。萧峰要证明,自己绝无私心。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8)

果然,耶律洪基见到萧峰自杀,迷惑不解,开始思索萧峰究竟为什么阻止自己侵宋:

耶律洪基见萧峰自尽,心下一片茫然,寻思:“他到底与我大辽是有功还是有过?他苦苦劝我不可伐宋,到底是为了宋人还是为了契丹?他和我结义为兄弟,始终对我忠心耿耿,今日自尽于雁门关前,自然决不是贪图南朝的功名富贵,那……那却又为了甚么?”(《天龙八部》三联版第五十章)

若能让耶律洪基从心底放下侵略宋国的念头,那无疑是萧峰的大功德,不仅有利于宋国,也有利于契丹,有利于天下所有人。

《天龙八部》的书名来自佛教术语,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是佛教思想:有情皆孽,无人不冤。佛教所宣扬的是舍己为人、救苦救难、普度众生。萧峰的自杀,象征了佛教中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慈悲精神,升华了小说的主题。相比之下,一心想要挑起天下大乱,好乘机复国的慕容博、慕容复父子,显得如此卑劣。

所以自杀是萧峰的必然结局,唯有自杀才树立了萧峰的高大形象。

最接近原著的萧峰(3个原因导致萧峰自杀)(9)

喜欢金庸作品的朋友们,欢迎加入我的圈子“金庸迷之家”。

本圈子是属于各位金庸迷,包括:金庸小说读者、金庸电视剧观众。大家在此可自由讨论,梦露居士也会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见解与心得。

在这里,你可以认识各位同好,把酒言欢,谈论江湖之事,何其快哉。

在这里,你可以分享自己看金庸小说、金庸电视剧时的感悟。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梦露居士对金庸小说的分析,对金庸人物的品评,以及梦露居士续写的金庸武侠前后传。

购买圈子,可以获得专栏“金庸武侠前后传” “梦露居士品评金庸人物”,单独购买共需43.3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