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内容是什么(古代科举究竟考什么)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了古代科举考试是多么的残酷,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在古代,不是只靠写文章的么,没有数学物理,更没有英语体验,动不动就考几天,到底在考什么呢?

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内容是什么(古代科举究竟考什么)(1)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揭秘一下,古代的科举都考什么?

首先,各个朝代的科举考试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以唐朝为例,唐朝的科举分为两类,分别是常科与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便是常科,突然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便叫做制科,制科的随意性太大,所以我们现在只梳理常科的内容。

最开始的时候,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志、明算等50多种“专业”,部分“专业”看名字就能猜得出来,比如明法就是法律、明算就是数学了,当然在古代,法律、数学的知识体系非常薄弱,用处又不大,所以不被人重视,渐渐的都被废除了。

经过几十年,保留下来的科举考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明经,一种是进士。其中,明经主要考的就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考试题目往往是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写上其中一句,然后让考生补充其它的内容,或者解释其中的意思。这种考试只从固定的几本书中选材,所以难度实在不高。

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内容是什么(古代科举究竟考什么)(2)

难度真正高的是进士,考的是诗词歌赋,只会死记硬背就不行了,必须得有真正的文采与才华,所以通过率不高,受到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当时所传的便是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就是说,考上明经的大多二十多岁,但是考上进士的五十都常见。

到了后来,明经基本就不怎么受重视了,进士成为第一选择。为了挑选官员,更是提出了策问这一项考试的科目,其便是议论,主要是对某些政策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对策。

到了宋朝,科目就进一步简化了,不需要死记硬背了,只考两种:一种是对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种是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来写一篇作文。只要考过公务员的都知道,这种考试模式和“申论”特别像。

到了明朝,鼎鼎大名的“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统治了数百年来的科举考场。所谓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不合规范的话,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行。

古代科举考试题目内容是什么(古代科举究竟考什么)(3)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列上古代科举考试的几道题目,大家看一下能否答得上来:

第一题:

时间:以《望终南余雪》为题目作诗

第二题:

题目:问策:“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第三题:

问策:“安国全军之道”

第四题:

文章:赋得「云补苍山缺处齐」。得「山」字,五言八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