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区未来最新规划图 上海为什么要开发临港

亲历者的讲述:上海市临港新城规划

作者:蒋宗健

来源:悠闲老头看交通公众号

临港的规划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上海市规划院顾军(已故)等人配合当时市国际航运中心办公室进行洋山深水港选址论证时,同步开展了研究的芦潮港(中心)镇规划,当时草拟了桥中、桥东、桥西三个设想方案。

2001版总规中明确,在上海陆域东南角(南汇咀)规划建设海港新城,作为洋山深水港的陆域支撑城市。于是在全市推进郊区(县)试点城镇规划时,将海港新城也纳入其中(当时南汇县政府曾提出将周浦镇作为试点镇)。

在2001年开展了海港新城规划的国际方案征集工作,当时有9个国际港囗城市背景的境外公司参加了第一轮方案应征,同济大学赵民教授也带队开展了方案设计。第一轮各公司共提出了十几个初步规划方案,经组织专家评选,确定德国、澳洲、意大利三家公司进入第二轮的方案竞标。该轮方案完成后,又经专家评选,选中了德国GMP公司的以滴水湖为中心的田园城市方案,作为优胜方案,此方案也得到了当时市领导的赞同。市规划院与GMP公司合作,共同完成了深化完善的上海海港新城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于2003年获市政府批准,正式作为实施新城建设的规划依据。

在海港新城规划报批的过程中,上海郊县在规划建设中,感到与邻近的江、浙两省发展差距,特别在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规模上落后很多,于是提出了在嘉、青、松规划建设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同时市领导和相关部门也提出,要利用海港新城的交通区位优势、土地资源(可大量利用滩涂)优势,在附近规划建设更大的现代产业园区。于是当时的市计委牵头,邀请美、日等国三家著名咨询公司,开展专题咨询工作。他们均提出应承国际装备制造业的转移,可在這里发展现代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基地,有的公司还建议可发展航空制造业。依据這些咨询报告,市领导决策在海港新城邻近规划建设大型现代装备产业基地。由于当时国家在清理整顿各类产业园区,并暂停审批新的园区,因此市领导提出将已批准开始实施建设的海港新城,与新的装备产业基地组合成一个更大规模的新城——临港新城,把该区域规划成为上海的战略发展重点地区。这样市规划局又组织了新一轮的临港新城规划方委征集工作,德国GMP公司与其他几家境外公司参加了新一轮的方案征集竞标。成果评审后,一家注册在香港的英国设计公司的方案成果,被评选为优胜方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或许是由于GMP公司原海港新城理想田园城市方案受到评委专家的质疑,或许是GMP公司的产业园区部分规划存在不足,由此造成临港新城规划将要重启炉灶。但当时以海港新城规划为依据的新城、大桥、深水港建设己全面开展,滴水湖的吹挖工程已初步形成。于是我们建议,将新城方案仍应以园湖为城市中心,写入了方案深化的规划设计要求。那家获胜单位考虑再三,决定放弃继续深化方案的工作。于是,我们再邀请GMP公司与市规划院合作,共同完成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不久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正式报市政府审批。同时2003年底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临港新城管委会,以及临港集团公司(由漕河泾开发公司组建),同步在新城正式挂版成立。2004年初,临港新城总体规划也获得市政府批准。

作为试点新城的总体规划,无论是“海港新城”,还是“临港新城”,除了引进了境外公司独特的规划理念,并始终以城市设计为技术手段,规划确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以及城市的风貌形态……,为实现新城的发展目标,勾画了宏伟的蓝图。综合交通规划、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同步推进,形成多规合一,能真正管控新城发展的规划成果。在市测绘院的技术支撑下,新城的总规是建立在现实性较好的地形图上,并同步建立了一个规划信息平台,作为实施规划的管理平台。市政府在批准新城总规后,又专门批准了“控制要素规划”,将各专业系统所需要的空间(包括线位、通道、站点、道路红线、轨道黑线、河道兰线等),全都落到规划总图以及规划信息平台上。作为编制下位规划和实施建设的管理依据。

一张真正多规合一的规划蓝图,一个管控实用的信息平台,这是临港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所独有的,這既是一张蓝图能干到底的基础,又是在临港实现高效规划管理的工具。

在市规划局支持下,以及市规划院、测绘院、城建档案館等单位的大力配合下,临港的规划管理,进行了一些创新的探索:管线工程全过程实施跟测,建立健全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由市城建档案馆派专人,在临港收集建设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亦制作成电子档案,返回给临港备用;临港的规划编制成果,以及各项工程实施管理的过程,都及时登录在规划信息平台上,能让大家及时了解临港规划、建设的现实状况;临港探索过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年度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阶段的规划修编工作计划……

临港有一批来自规划管理部门、规划编制单位,以及港城集团、临港集团等单位的规划工作人员,他们为在临港实施规划,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开创临港规划建设大好局面的同时,也不断培养、锻炼了一批年青规划工作者。

临港的规划编制,规划的实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道路尺度过大,不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使用;产业园区的规模过大,带来了产城融合度较差;在规划中没有重视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需要,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主城区功能性开发,大大迟后于房地产开发,所以至今仍显得缺乏人气;由于总规编制完成后,设立了独立围网的保税港区,分属不同管委会管理,造成了“港”与“城”发展的脱节;管理体制、机制的多变,也使临港没能及时抓牢发展的机遇……。

临港新城规划初期,只设定了总体规划、控洋规划二个层面的规划。另外纳入规划区的四个镇区,在新城总规中定位为社区,则仍按照镇区规划要求,分别编制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四个社(镇)区的规划编制,也都采用国际方案征集后,由市规划院与中标单位,共同完成最终成果的编制工作,新规划社(镇)区总规与控规同步完成,分别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这既为临港新城总规实施征用园区建设、道路市政设施建设所需土地,也为四镇农民的城镇化奠定了规划基础。但规划编制中,对没有划入新镇区范围内的老镇区,如何改造更新利用,没有做出适当安排,对纳入新镇区的老镇区部分的更新改适也关注不够。诸如此类不少问题,留待今后予以解决。

新城总规获批实施后不久,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我们又编制了“洋山保税港区”的专项规划,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在新城围网设立了独立的“保税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随着市规划局在全面推进实施全市总体规划工作中,创设的新规划体系,我们对临港新城的规划体系进行了完善,在新城总体规划下,设立了主城区、重装备(物流)园区(包含芦潮港、泥城社区)、主产业园区(包含书院、万祥社区)、综合产业园区等四个分区,逐步补编了四个分区规划,在主城区分区规划中,划示了控规编制单元。这些规划成果又陆续报市批准,但其中主产业区、综合产业区分区规划,因在用地规模上,与土地利用规模上的差异,没有完成最后上报审批。

上海临港区未来最新规划图 上海为什么要开发临港(1)

临港概念方案手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