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十课望岳课文笔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十课望岳课文笔记)(1)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十课望岳课文笔记)(2)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十课望岳课文笔记)(3)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人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被称为“诗圣”。

主要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主题归纳】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漏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首诗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有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

【结构梳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十课望岳课文笔记)(4)

【课文笔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十课望岳课文笔记)(5)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预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二十课望岳课文笔记)(6)

欢迎大家点赞 收藏 转发!

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努力更新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