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1)

一,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新闻记者,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笛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从事过内衣业、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早年经历过破产。他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列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后来靠疏通关系才得以出狱。此后他继续办报纸刊物,写了大的政治、经济时文,又几次因言论被捕。

笛福到了晚年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写《鲁滨孙漂流记》时候他已59岁了,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他的小说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并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自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成为每个年轻人都抱有的一种理想。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孙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人物。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2)

二,写作背景

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高智利四百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四年多后他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忘却了人的语言,几乎成为一个野人。

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孙”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他和鲁滨孙一样都有捕山羊和以羊皮为衣的经历,也都被猫骚扰过;他们也都驯养过山羊和同猫作伴,还都抽时间向上帝祈祷过。但鲁滨孙在其他方面并未借助塞尔柯克的经历。

“鲁滨孙”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自蒙意识。鲁滨孙生活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创业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占有财富,为了寻找新的土地、新的原料基地和新的市场,到处进行冒险,表现出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他们与当时不事生产活动、坐享巨额地租收入、过着奢侈生活的贵族地主或悠闲的食利者相比,新兴资产阶级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他们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和巨额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3)

三,主要内容

鲁滨孙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自幼就立下了遨游四海的壮志。鲁滨孙第一次出海是在1651年,目的地是伦敦。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他发现与非洲的易货贸易有利可图,便第三次出海,前往非洲却不幸遇上了土耳其海盗,他本人也成了奴隶。不久,他瞅准机会带小黑奴佐立派走,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救起。到了巴西后,他卖掉佐立和小艇,买了一个庄园,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是生性喜爱冒险的他,又想去非洲贩卖黑人,结果第四次出海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他幸逃生,从此孤独地生活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一住就是28年。

为了生存,鲁滨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他造出一个木排,用于抢运沉船上有用的东西,支起帐篷,使自己有一个暂时的避难所。勘察了小岛的地形以后,他把“家”安在山坡下的一个小山洞里,在洞口设置了机关以防备野兽。他还猎捕野山羊并把它们饲养起来。一次,他偶然收集到从船上带下来的水稻和大麦的种子,在第二年将它们大面积种植起来。岛上物产丰富,还有源源不断的淡水,要活下来基本没有什么问题。海岛的另一头有片果林,他在那里建起了自己的“别墅”——间茅草屋。

生存基本有了保障以后,鲁滨孙开始涉足农牧业,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他把第二年打下的稻谷和大麦碾成粉,然后用自己烧制的瓦罐来烤面包。他围了木栅栏,将捕来的野山羊集中饲养,这样就有了羊肉、羊奶和用羊皮缝制的衣物。到第六个年头,他造了一只独木船,又挖了一条运河通往半英里外的小河。

一天,一群野人来到鲁滨孙经营的小岛。他们竟然载歌载舞地吃人,鲁滨孙很担心自己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于是,他为“家”重新设置了更复杂的机关。就这样,他在岛上安全度过了23年。后来,岛上又来了一群食人族。鲁滨孙看到野人吃人的残暴场面后,加固了自己的“城墙”,并且深居简出,同时他也萌生把野人杀掉的念头。不久后,他又一次看见一群野人到岛上来举行“人肉宴”,其中一个野人“俘虏”从准备吃他的人群中逃出。鲁滨孙果断地帮助这个逃跑的野人,打死了两个追赶者,搭救了这个野人。鲁滨孙将他收为自己的奴隶,并取名“星期五”,以纪念在星期五这天搭教了他。“星期五”在鲁滨孙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穿衣、开枪、讲英语、信基督……成为了鲁滨孙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他告诉鲁滨孙,不久前有白人流落到他所居住的那个岛。鲁滨孙就和“星期五”造了一只独木舟准备去救援他们,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群野蛮人带着很多俘虏来到鲁滨孙的岛上,他们从俘虏中救出了一名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4)

因为人员增加,鲁滨孙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并派那位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去解教其余的白人,这样他们就可以造一条大船回巴西。“星期五”的父亲和那个白人走后,鲁滨孙和“星期五”帮助一艘英国商船的船长和大副击溃暴徒,夺回商船。之后,鲁滨孙把岛上的一切都传授给了那些被他们俘虏的暴徒,规定他们把岛屿打理好。于是,没等“星期五”的父亲回来,他们就搭乘这艘商船回国了。

在海外游荡了35年以后,鲁滨孙带着“星期五”回到了已经物是人非的家;父母去世已久,家中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两个侄子。巴西的种植园为鲁滨孙带来了大笔财富,他娶妻生子,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妻子去世以后,他再次出海。当鲁滨孙经过曾经经营了28年的小岛时,看见岛上已经居住了许多欧洲人,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在驶往巴西的途中,鲁滨孙的船只遭到了野蛮人的偷袭,“星期五”在混战中死去。脱险后,鲁滨孙经巴西、好望角来到中国,被船上叛变的水手扔下,最后随一支商队辗转回到英国。一段时间以后,热衷于冒险的他又开始准备下一次也许没有归期的远行。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5)

四,主要人物

1.鲁滨孙性格特点: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相关情节:四次出海、荒岛求生、勇救星期五。

四次出海;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途中遇风暴,后获救;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赚了人少钱;第三次出海去非洲几内亚做生意,遇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四次出海从巴西去非洲贩卖黑奴,遭遇风暴,漂到荒岛,在荒岛生活28年。

荒岛求生:从船上搬东西到荒岛,搭盖住所,医治疟疾,晒野葡萄干,驯养野羊,制作日历,播伸粮食,挖独木舟,做面包,制作陶器等。

勇救“星期五”:在一次野人的人肉大餐中,“星期五”将被吃掉的时候,鲁滨孙救了他。从此他把鲁滨孙奉为主人,鲁滨孙救他那天正好是星期五,所以鲁滨孙就用“星期五”给他命名。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6)

2.“星期五”

性格特点:知恩图报、忠诚可靠、善良真诚、勇敢机智。

相关情节:被野人追赶,鲁滨孙救下他,跟鲁滨孙学会穿衣、说英语等生活技能,成为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好朋友。

五,作品主题

小说主要叙述了鲁滨孙在荒岛生活了28年,历尽艰难困苦,终成巨富返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冒险家的形象,赞扬其勤劳、智慧、勇敢、顽强、坚韧的美好品质,借此歌颂了资本主义早期资产阶级冒险进取的精神、战胜困难的毅力和热爱劳动的品质。

六,写作特色

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和回忆,使小说情节显得更为真切,并且经常取证于鲁滨孙的日记,将人物细微的思想活动刻画得纤毫毕现。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中考名著阅读指导鲁滨孙漂流记)(7)

七,备考演练

1.下列对《鲁滨孙漂流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有这么一个真实故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这一故事引起轰动,也引起作家们的关注。其中一位叫丹尼尔·笛福的作家据此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B.《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滨孙,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C.《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括叙写鲁滨孙离家四次航海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

D.《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2.下列对《鲁滨孙漂流记》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滨孙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在一次前往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船遇风暴B.鲁滨孙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克服了最初遇到触礁,唯有他幸存下来,只身漂流到无人孤岛。的困难。

C.为了计算日期,鲁滨孙把柱子做成一个大十字架,在这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

D.鲁滨孙离开自己生活了28年的孤岛后,就再也没有旧地重游,而是派自己的侄子去那里继续垦荒。

3.根据《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按照时间先后为下面的情节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

A. ②④①③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②③D. ①④②③

4.根据《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填空。(1)鲁滨孙四次航海。第一次出海他几乎被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___掳去,逃出后在_____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在孤岛中生活了_年。

(2)《鲁滨孙漂流记》中写鲁滨孙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是:

①_:

②_;

③;

④__0_

5.名著阅读。

现在我在岛上已有了两个“庄园”。一处是我的小小的城堡或帐篷,四周建起了围墙,后面是一个岩洞,岩洞已扩大成好几个房间。其中有一间最干燥最宽大,里面放满了我用陶土烧制成的大瓦缸……

(1)这段文字选自英国作家_____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2)选文中的“我”在岛上搭建房屋、烧制陶器、___等,奇迹般地生活了28年。

6.名著阅读。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

(1)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其作者是_____国的丹尼尔·笛福,文段中“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名字叫“_”。(2)结合选段,说说“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1.阅读“鲁滨孙日记”,完成后面问题。

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

(1)在这则日记中,鲁滨孙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 99

(2)富有生存智慧的鲁滨孙在荒岛上还做了哪些事来解决他的生活难题?(概述两个事例)

8.简述鲁滨孙在巴西经营种植园的经过。

19.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两个故事名称。(自拟,每个故事名称限6个字以内)

答案:

1.C【解析】第一部分“总括叙写”错。

2.D【解析】回到英国七年之后,鲁滨孙又来到岛上,逗留了大约二十天。

3.B

4.(1)海盗巴西28(2)示例:①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②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③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④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

5.(1)丹尼尔·笛福(2)示例:播种粮食、挖独木舟、做面包等(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6.(1)英星期五(2)善解人意,知错能改,但又小心谨慎,提防心极强。

7.(1)示例:用绳纰做成钓丝来钓鱼;钓到足够的鱼来充饥;把剩余的鱼晒干了吃。

(2)示例:种大麦和水稻,获得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驯化野人,使之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患病时咀嚼烟叶,治好了自己的病。

8.鲁滨孙逃到巴西,尽所有财力购买了一片荒地。他拟定了一个创业计划:头两年里种粮食,第三年种烟,同时购进大块土地,第四年种甘蔗。鲁滨孙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还交了不少朋友,买了各种用具。后来种植园大获成功。

9.搭救“星期五”智救落难船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