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倒清华北大学生题目(清华大学教授指出身份证上四个语文问题)

说到身份证,大家都不陌生,这是用于证明自己的身份信息的证明文件,在很多需要身份识别的时候,都需要出示。1984年,我们国家开始颁发第一代身份证,2004年,升级为内置非接触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身份证,二代身份证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并且可以用机器读取芯片里的信息。

难倒清华北大学生题目(清华大学教授指出身份证上四个语文问题)(1)

身份证是可以说是我们最重要的证件,无论是工作、办事、或者是坐车买票等等,都需要用到身份证。身份证是我们国家公民的证明,是国家发放的,而且是一个如此普及的重要的证件,身份证的设计肯定也是经过重重审核的,所以也从来没有人去怀疑身份证上会有什么错误。

但是清华大学的王文湛教授指出,我们的身份证上有四个明显语文方面的错误。如果一般人去指出我们的身份证上有错误,那可能会被大家当作笑话,可王文湛教授可不是普通人,不仅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还是资深的教育家,教育部原基础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这样一个专家,当然不会信口开河,他在一次讲座中指出了身份证上的四个语文错误:

难倒清华北大学生题目(清华大学教授指出身份证上四个语文问题)(2)

其一:身份证正面(带国徽的一面)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而背面(带头像的一面)最后一行写的却是“公民身份号码”(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带头像的那一面是正面,带国徽的一面是反面,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一样呢)。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居民”还是“公民”呢?公民和居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都叫居民。而公民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依照宪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叫公民。

也就是说,居民不一定是公民,如果外国人在我们国家居住,就只能叫居民,不能叫公民。而我们的身份证只发给公民,发给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的叫护照,所以王教授认为,身份证应该叫“公民身份证”而不是“居民身份证”。

难倒清华北大学生题目(清华大学教授指出身份证上四个语文问题)(3)

其二:背面第三行的“出生”。王教授认为表述不妥,准确地说,应该是出生日期。出生的概念比较广,可以是出生地,出生家庭等等,这样的表述丢掉了“日期”两个字,不严谨。

其三:背面带头像的最后一行,“公民身份号码”的表述不准确。王教授认为,哪个18位的数字不是公民身份的号码,公民本身是没有号码的,这个号码是身份证的号码,应该表述为“公民身份证号码”而不应该是“公民身份号码”。

难倒清华北大学生题目(清华大学教授指出身份证上四个语文问题)(4)

最后,王教授还认为,身份证的有效期有的也表述不准确。比如长期有效的身份证的表述为:有效期限:长期。有效期限应该是“从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年某月某日”。如果是长期的话,应该表述为长期有效。

王教授作为一个资深的教育家,观察问题很是仔细,我们平时天天看身份证,都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或者以我们的水平,也许根本就不认为这是问题。王教授的发言一出,网上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这些小问题符合我们的日常使用习惯,并不影响身份证的使用,没必要吹毛求疵。有人还针对王教授指出的问题正儿八经地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比如有效期限的问题,如果是长期有效的话,按照正规的写法,应该是从“某年某月某日”到“死亡”。这样写的话,显然是不行的,倘若人们每天看到这样的身份证,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所以写成长期并没有大问题,大家都能理解含义。

难倒清华北大学生题目(清华大学教授指出身份证上四个语文问题)(5)

也有人对于身份号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身份证上的18位数字不是这个身份证的号码,而确实就是人的身份号码。每个人在出生之时,就获得了一个将伴随终身的身份号码,身份证即使丢失了,再去补办一张,你的身份号码还是没有变的。所以这个号码本来就是身份号码而不是身份证的号码。

王教授指出的问题,乍一看很有道理,其实也未必是什么问题,相信在设计身份证的时候,肯定是经过层层审核的。不过这种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