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里的向往(牧场里的人间温情)

《冬牧场》是文坛清新之风,是“阿勒泰的精灵”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也是作者参与《人民文学》非虚构写作计划而写的书该书主要讲述了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牧民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生活了3个多月,度过了一段荒野生活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田园里的向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田园里的向往(牧场里的人间温情)

田园里的向往

《冬牧场》是文坛清新之风,是“阿勒泰的精灵”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也是作者参与《人民文学》非虚构写作计划而写的书。该书主要讲述了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牧民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生活了3个多月,度过了一段荒野生活的故事。

故事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冬牧场》开篇就介绍了冬牧场一词,哈萨克族的牧民保持着传统的放牧方式,牧民的住所和牧畜也随着季节而迁移到春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冬牧场是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场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作为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族人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李娟以饱含深情、灵气飞扬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山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在书中,进入冬牧场的牧民,在大地起伏之处寻找最合适的背风处的洼陷地,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坑,坑上搭几根木头,铺上干草束,算作顶子。再修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窝子”。就在这样一个陷入大地两米深、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地窝子”里,生活着主人居麻和他的妻子、女儿以及李娟,还有一只小花猫。

李娟的《冬牧场》,给读者打开了一扇窗。人们通过她的眼睛,重见这世界肌肤深处的秘密,在广阔的荒野深处,一睹阿勒泰地区游牧民族的自由、浪漫、洒脱以及不为人知的艰辛。读着李娟的《冬牧场》,仿佛感受到那里吹过的清新的风,微甜、微酸,勾起浓浓的乡情。正是这种富有价值、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中获得延伸性的力量。因此,这本书受到了诸多文学大家的一致推崇。

笔者完全同意文学大家对李娟作品的评价。李敬泽说:“与李娟之前的散文集相比,《冬牧场》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一定会让热爱李娟的人得到极大的满足。”王安忆评价这本书说:“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

李娟以很大的耐心和强劲的笔力展示了阿勒泰地区寒冷天地的反面,那就是人类在这种巨大寒冷中,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宁,与寒冷抗衡。人间温情亮如火光,暖若旭日,给人前行的力量。

【作者简介】 田婷,媒体从业者,喜马拉雅FM区域电台栏目主笔。

来源: 汴梁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