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吴敬中请余则成吃饭(炒米版潜伏续吴敬中葬礼)

炒米版《潜伏》结局猜想,增删修订版第15集,共30集。全文2530字,阅读预计10分钟。

对于余则成而言,最麻烦的不是自己被怀疑与凶杀案有关,而是自己要对右胸口的两处陈旧枪伤疤痕作出解释。

因为这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毕竟根据叶已远这个人林农身份,即便编出日据时期被误伤,但绝不应该有这种灭口型致命枪伤。所以余则成拒绝作任何回答。

要是放在以前,台北警方是没有胆子继续深挖下去的,可如今吴敬中已经没有发言权了,情治系统的背后站着的是四公子,所以台北警方自觉立功的机会来了。

潜伏吴敬中请余则成吃饭(炒米版潜伏续吴敬中葬礼)(1)

然而就在此刻,陈情令拿着一份手令到台北市警察局,带走了化名叶已远的余则成。

这份手令由建丰同志签发,因为吴敬中死了。作为吴敬中指定的产业执掌人,吴敬中葬礼筹备委员会的名单中,叶已远的名字赫然在列。

“什么?吴敬中死了?”情况显然越来越复杂。吴敬中死了,也就意味着余则成在岛内最大的掩护彻底没了。

吴敬中的死情理之中,却是意料之外。吴敬中早已下不了床,死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但是怎么就那么巧,在这关键节点死去?

在吴氏集团,两天之内,四个公开身份的死了三个,就剩下一个一夜之间冒出来的高山林农叶已远,而如今这个叶已远的真实身份似乎也即将露出水面。

一个非常浅显的逻辑摆在公众面前,吴敬中、刘闪、邓文萃都死了,集团最大受益人自然是这个身份可疑的叶已远。可是一旦叶已远麻烦加身,也出现了意外,真正的最大受益者会是谁?所以真正布局杀害刘闪和邓文萃的那个人必然是最终受益人。

但是当时很多人还知道,吴敬中集团里还有两个隐形人物,那就是龙二和陈情令。而且混帮派,玩点阴谋诡计暗杀啥的,似乎也非常符合他们一向的所作所为。

就在街头巷尾对这事陷入巨大争议的同时,治丧期限是一个礼拜。这一个礼拜叶已远在受到警方监视的情况下,负责吴敬中葬礼筹备。这也就是说一个礼拜之后,叶已远仍然要回台北警察局羁押审查。

余则成拥有了这段难得的自救缓冲期,在各部门还未深入介入之前,必须把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变得势在必行。

此刻的余则成陷入了孤立无援中,特别是台北警方的有罪推定方式,像极了刻意为之。这极有可能导致最糟糕的情况发生,甚至他的真实身份会被挖掘出来。没有盟友,没有外援,如何脱困?

余则成冷静地回想了吴敬中集团里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关系,他突然意识到,龙二是没有这种野心和谋略的,随着年纪的增大,也已经退到了二线,如今帮中掌舵的是陈情令。

当初的那个男孩如今已经40出头了,经过几十年历练,无论胆识、谋略、手段都已经到了人生最为巅峰时期。他和余则成之间可是没有太多的历史感情,所以这个真正的幕后黑手会是他吗?

但是有一点在这层简单关系中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无论龙二还是陈情令他们并没有公开的合法身份。他们如果想以合法的身份占有吴敬中的遗产,算计余则成并不是最佳选项。

因为一旦余则成死了,原本就已经分裂的吴敬中的产业,此刻更可能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到最后逐步被人吞并,乃至因为没有实际继承人而充公。即便男孩能获取部分产业,但是绝大部分最终还是会落到当局手里。

想明白了这层逻辑,余则成不禁叹了口气。吴敬中为老同学辛苦了一辈子,攒了那点家当,年届花甲开始创业,偌大产业死后却面临被吃干抹净的结局。

潜伏吴敬中请余则成吃饭(炒米版潜伏续吴敬中葬礼)(2)

当然这种事情建丰同志是不会直接去做的,毕竟如此会显得薄情,但对于四公子而言,是不会有道德压力的。

而余则成却成了这个阴谋布局里面的牺牲者之一。陈情令在整个过程当中,有且只能扮演着工具人的角色,逻辑通了,真正的布局者呼之欲出。

吴敬中的葬礼格外隆重,甚至就连建丰同志本人也到场悼念,岩里正男跟随着建丰同志也出席了吴敬中的葬礼,他点头哈腰的模样,让一些情治系统的老人们嗤之以鼻。

而这一次,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早已退休在家的郭组长放下写回忆录的笔,竟然也参加了吴敬中的葬礼。

因为紧随毛人凤,跟错了人,到建丰主政后,他逐步被边缘化。但毕竟他曾经是余则成的上司。

郭组长这一代军统,是真正让人后背汗毛直竖的一类,可谓眼光毒辣,杀人不眨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谁能从一份普通的商业电报里,发现隐藏军统天津站多年的深海?郭组长能!

在吴敬中的葬礼上,余则成避无可避,这点或许吴敬中生前并没有考虑到。他用阴鸷的眼神盯了余则成一眼。

这一眼分明在告诉余则成,“小样,我认出你了!”但奇怪的是,这个老头在场什么也没说,回去什么也没做。

除了郭组长,吴敬中的葬礼上,还来了很多可能认识余则成的人。但奇怪的是,和郭组长一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对这个叫叶已远的人的真实身份发出质疑。余则成突然意识到吴敬中的那句话是对的。

只有站在飞速发展的80年代的岛内,才能理解,他们的时代都成为过去式了。没人关心在吴敬中葬礼上出现的这个叶已远是不是余则成。

这也让余则成深刻意识到,自己此刻所处的危险不在于自己真实身份,而是在于自己手里握着的吴敬中的产业。

吴敬中走完了一生,然而最让余则成意外的是,为什么他远在美国的老婆孩子始终未露面,而且甚至连个唁电都没有,这不符合常理。

余则成思索着,吴敬中到头来究竟得到了什么?吴敬中的儿女并非不孝,或者说和父亲之间有什么刻骨仇恨,为何是这个结果?

其实余则成并不知道,1956年,吴敬中第二次进岛的时候,就认定了这是一个没有退出机制的赌桌,所以不管在赌桌上拥有多少筹码,想要离场只能是横着离场,所以他告诫远在美国的子女,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进岛。

潜伏吴敬中请余则成吃饭(炒米版潜伏续吴敬中葬礼)(3)

听进去吴敬中这句话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吴敬中的外甥。

1949年,刚进岛的时候,吴敬中安排他到“国防部”政干班学习,后来在台北政工干校二期新闻班受训。

结果安排工作的时候,这小伙被分到了澎湖一线的部队当指导员。这小伙子死活不干了。既然不干,就连吴敬中的面子,最终也没能够顺利毕业。

在岛内媒体混了几年,又受到《光明报》的影响,言论激烈,恰逢吴敬中离台去港,被关进去几次,但种种未知原因并未受到牵连,又再度放了出来,继续当记者,搞媒体。

1956年,吴敬中回到岛内,小伙也相对安定了很长一段时间,经过多年淬炼,文笔功夫相当不错,慢慢小有名气。

直到1967年,《台湾日报》以特派员身份将小伙派驻美国。到了美国之后,小伙逐步有计划地加入了美国籍,此后辞去公职,再也不肯回岛内汇报工作了。

但是小伙子的真实身份以及收入来源成谜,但隐隐约约和岛内情治系统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