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样才能简单拥有超能力(太惊喜了原来做梦)

之前分享了小叶子跑跳着学会跳绳的文章,最近她又有进步啦,大家让娃练起没?放暑假啦,早晚不太热时,尤其适合动起来呀~

当时分享时,我提到了“习得”和“学得”在学习效果上的差别,很多人也来分享经验,有个妈妈的留言,特别有意思:

她说小时候学会跳绳的关键一步,竟然是因为做了一个梦!初中学物理压强,也是同理梦中解决:

儿童怎样才能简单拥有超能力(太惊喜了原来做梦)(1)

要说这太玄乎了、纯熟偶然,可另外一个妈妈也来留言:她骑自行车,也是通过“做梦”,打通了任督二脉

儿童怎样才能简单拥有超能力(太惊喜了原来做梦)(2)

我忍不住感慨,如果孩子以后语数外都能这么学会,该多好啊:)

玩笑归玩笑,但仔细想想“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就会明白,它一点都不玄乎:

因为梦里的情景非常逼真,在梦里做到了,相当于身临其境体验到了“做到”是什么感觉、如何做到的。

这个感觉好、也成功了的体验,带来了“我能行”的信念,回到现实中,跳绳、骑自行车,也就不是啥困难了:

我做到过呀:)

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实现、潜意识的反映,在潜意识中,藏着我们的意识所不能接受的那些东西。

就连我们梦见自己失败,也是梦在调节,激起现实生活中的“成功”经验。

儿童怎样才能简单拥有超能力(太惊喜了原来做梦)(3)

武志红老师就在《梦知道答案》这本书里,专门解析了人们常做的“考试失败梦”的隐喻,其实也和创造“成功体验”有关:

很多人会梦见高考或其他重大考试失败,但醒来往往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其实他们早就通过了这场考试,还是这场考试的胜利者。

那为什么还要梦见自己失败呢?因为“考试”=现实中的“考验”

虽然梦里失败的感受太不好受,可醒来,会庆幸这是一场梦,我其实早就“胜利”过了呀,这份面对大考曾经“胜利过”的体验,会帮助我们,以更正向的信念面对当下生活中的考验

当然梦是不受控的,我们谁都没法预知每天会梦些什么,靠做梦让孩子各种变好,咱就省省吧:)

不过,既然梦的原理是创造、唤醒曾经成功或感觉良好的体验,我觉得还是很有启发的:

带娃出现的挑战、想要解决的困难——“好体验”,一定会是加分项

小叶子本来一直在学跳舞,疫情期间兴趣班关门,停了好几个月,最近开了,她却说还是不想去。

我很郁闷,尤其不喜欢她“半途而废”、“不想坚持”,你瞧,瞬间我就能想到这么多负面标签贴孩子身上。

可她上科学课、乐高课又那么起劲儿,对跳舞也是喜欢的,说明这事儿跟坚持没关系,而是和体验有关,如果好玩、孩子喜欢、感觉好,自然愿意主动去。

我趁着睡觉前我俩固定的夜聊环节,说起了这个事儿。

果然,小叶子说,是因为舞蹈课很多时间都在“压腿”,她觉得很枯燥,而且现在其他大部分同学都会了,只有她还不行,“妈妈,我想在家练会了再去。”

我哭笑不得,心想:可是你在家从来也没练过呀。

想到“创造好体验”,我来了主意,一方面,和她一通畅想会跳舞是种什么感觉:“你会戴着美美的配饰、穿上美美的衣服、高跟鞋,在舞台表演(小叶子特别喜欢演出),像你看过的《天鹅湖》里的小姐姐一样,舞姿特别优美。”

小叶子开始“神游畅想”了,“妈妈,我跟你说,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说我长大想做舞蹈家~”(哈哈,这不就是做梦吗?)

另一方面,针对她现实中的困难,也就是压腿,我又开始激发她曾经成功过的“好体验”了

想个什么例子好呢?有啦!跳绳,不就是?!

儿童怎样才能简单拥有超能力(太惊喜了原来做梦)(4)

跳绳是孩子有切身体会,从不会跳到会跳、有成功好感觉的事情。

我:“你当时也说跳绳好难的,不过现在看看,是不是进步特别大啊?”

叶子:“是!我都能连续跳好多个了,而且越来越快!”

我:“对呀,那你为什么现在能跳这么好呢?你有没有每天在跳呀?”

叶子:“有!”

我:“是啊,压腿也是这样,你现在压不下去,但如果每天练一点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会像跳绳一样,突然有天就会了!能下倒这——么低!到时候,连老师都吓一跳,说,小叶子,你也太厉害了吧!”

我又在给她“造梦”了,小叶子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她竟然马上靠着床头,开始开心压腿了,也和我说愿意去舞蹈课了……

“好体验”真的是屡试不爽,比如之前上学,早上免不了催催催,从起床、刷牙洗脸、到吃饭梳头、迈出门,特别容易起冲突。

小叶子一起来就想看书、或者听app里的恐龙故事,这个时候叫她完成上面这些“必做的事”,她会特别不情愿,有时时间不够了砍掉看书听音频,她又会发脾气。

从“创造好体验”的角度,我尝试了不一样的方法

固定的时间需要出门,在这之前,除了必做的事儿,剩下的时间只要有空,她都可以随意安排。

这样一来,刷牙、洗脸、吃饭,都不是苦差事,而是越有效率、越能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听故事

小叶子一连几天,体会到了速度完成必做事项、然后规定时间前能任意做喜欢的事的“爽”,这份好体验,在不断给她内在动力,想要一次次的“复现”这种好感觉。

于是我们早上的争执,少了好多

其实暑假怎么灵活安排学习和玩的内容、以后写作业等等情景,都可以用到同样的“方法”:

多多加入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化的元素,给孩子创造好感觉、好体验,孩子会尤其喜欢,问题也更容易得到解决。

而且不止是孩子,我们每个人,也都需要“好感觉”、“好体验”,比如冥想、静心,就是创造一个空间,让自己在想象或回忆的画面里得到滋养疗愈;

我也专门分享过和老公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的“体验化”方式,改进沟通增进理解的例子。

儿童怎样才能简单拥有超能力(太惊喜了原来做梦)(5)

有时候感慨,大道至简,万法归宗,可能我们学习1000个套路,都不如知道它的本质与核心:

不如我们文末来头脑风暴一下,你遇到的一个小困扰(生活、工作、育儿)是什么,如果从“创造好感觉、好体验”的角度,会想到什么可以尝试的解决方法呢?

—END—

作者:花时间。微信公众号「慢成长」创始人,国际新闻硕士,四语妈妈,童书译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美国加州PAU心理学研究生。创立公众号慢成长,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

manchengzhang123

个人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