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

进入秋季后

大量柑橘类水果接连上市

它们以其鲜嫩多汁、酸甜适中的口感

完美征服了我们的味蕾,特别是

橘子和柚子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1)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2)

只不过,有人却说了:

橘子不能多吃,会上火!

但同属柑橘类的柚子,却没有这个顾虑

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从营养成分上分析

1、柚子VS橘子,营养有何不同?

作为同属于柑橘类的两员大将,橘子和柚子的营养价值很类似:

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锌等。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3)

在这些营养素上,二者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

▶ 维生素C的含量上

柚子比橘子高。但要肯定的,不管是橘子还是柚子,它们的维C含量都远高于梨和苹果。

▶ 膳食纤维的含量上

橘子比柚子丰富,也就是说在促进肠胃蠕动方面,橘子更胜一筹。

▶ 含糖量上

橘子明显高于柚子,因此糖尿病人在吃橘子时要特别注意量。

但总体来说,柚子和橘子的营养价值大致上还是相同的。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4)

2、为什么橘子会「上火」,柚子不会?

橘子和柚子的含水量都很丰富,照常理来说,都是「败火」的水果,但吃橘子却常常会「上火」,柚子却不会,这是为什么呢?

▶ 橘子含有促炎蛋白

橘子含有一种叫促炎蛋白的物质,它会让身体出现“红、肿、热、痛”的表现。

另外,还有些人会因为橘子中果酸的刺激,使牙龈和胃部出现不适。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5)

▶ 橘子容易吃多

橘子方便剥又好吃,不知不觉就能吃掉好几个(柚子通常只能吃2~3瓣)。

虽然橘子的含糖量只在10%左右,在水果里并不算多,但一次性吃的多了,糖的摄入量就上去了,这就有可能导致:

糖分吸收差的人,口腔、喉咙中的细胞因高糖而脱水,引起口渴,牙龈、喉咙肿痛等「上火」的症状。

因此,在吃完橘子后,尤其是吃多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有「上火」的感觉。而柚子水分丰富又不含促炎蛋白,所以不会引起「上火」。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6)

但不管会不会「上火」

3、柚子和橘子都要注意不能吃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新鲜水果的摄入量应该要在200~350g之间。

换算成具体的数量:

  • 柚子的量,大约是3~4瓣。
  • 橘子的量,大约是2~3个。

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适量吃橘子,基本不会出现「上火」的症状,甚至还能补充身体水分,除秋燥、下火气。

当然,你要实在爱吃,偶尔多吃一点也没有关系。但小薇要提醒你的是,橘子再好吃,也不要一下吃上一箩筐,因为会变成「小黄人」的!

短时间内吃太多橘子,它们富含的胡萝卜素就会大量进入血液,使皮肤变黄。不过放心,这并不会影响健康,过段时间,等胡萝卜素代谢了,就能恢复正常。

至于怎么吃好,直接食用是最好的,能最大程度地摄取到营养。做成水果沙拉也不错,只是要注意沙拉酱等别放多,不然糖分就多了……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7)

4、最后,关于吃橘子/柚子还要注意2点

▶ 不要迷恋他们的皮

【柚子皮不能抗肿瘤】

确实有实验证明,柚子皮中含有的柠檬苦素和柚皮苷等,有抗肿瘤、消炎、镇痛等作用。

但是,人家实验用的是浓缩提取物,真的不是我们生吃点柚子皮就能有效果的。

不过,柚子皮还是有点其他的妙用,比如可当做天然的空气清新剂,放在冰箱消除异味。

【不推荐自制陈皮】

陈皮是一味中药,具有缓解脾胃不适、增强食欲、治疗咳嗽痰多的作用。

虽然说可以自己将新鲜的橘皮晒干制成陈皮,但自制容易存在农药超标、虫蛀等等问题,所以不推荐。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8)

▶ 不要和药物同吃

柚子和橘子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增加或降低药效,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甚至还会损伤肝脏。

  • 不能同柚子一起吃的药物,如:部分治疗过敏的抗组胺类药、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心率失常的药物等等。
  • 不能同橘子一起吃的药物,如:维生素K、磺胺类药物、安体舒通、氨苯喋啶和补钾药物等。

实在摸不清吃的药能不能和柚子/橘子一起吃,那就记住一点“吃药当天不吃柚子/橘子”。


在干燥的秋季

水分足又好吃的柚子/橘子

可是不容错过的水果哟~

你一瓣,我一瓣,

吃起柚子,点个“关注”~

柚子和橘子哪个吃多了上火(为什么吃橘子上火)(9)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