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为什么小品(小品为何这样红)

80年代的时候相声占的比例特别大,小品是刚刚起步,小品只不过是原先电影学院训练学员表演的一种形式,到了春晚这个舞台上,由于是过年嘛 大家要找欢乐要搞笑,这个形式一下被放大了,从陈佩斯朱时茂吃面条开始,经过五六年左右的千锤万凿,最终小品的形式越来越成熟,到了90年代以后小品开始大量的占据了春晚的舞台,而这时候相声走了一个下坡路,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扭转,在春晚的舞台上,语言类的节目年年得第一的都是小品。

究竟为什么小品(小品为何这样红)(1)

为什呢会是这样的趋势,相声和小品从80年代到90年代这个过度时间就完成了一次此消彼长的过程,首先是相声里的这些优秀的人一抓一大把,像姜昆 马季 侯耀文 ,有一年泰斗马三立还上了春晚,这么多人挤在一个行当里面,他们肯定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些相声演员过度到小品里面去,既然相声这碗饭不好吃就去吃小品这碗饭,所以当时有很多的相声演员都去演小品了,已经成名的相声演员在春晚舞台上都出名了,他们也有不少转到小品上去了,笑林 师胜杰都转到演小品上去了,就连相声世家侯耀文都开始演小品了,侯耀文跟赵丽蓉演的一部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当时侯耀文一演就演上瘾了,后来他在1991年到1992年的联欢晚会上连续都是相声平平,他最终耐不住寂寞,年底的时候跟黄宏俩人篡了一个小品,全面打败了相声。

像黄宏这样的演员起初也是演相声的,他学的东西比较杂,他生于曲艺世家,他爸爸是著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那时候的黄宏无论是相声 快书 基本功都非常扎实,他一出场基本上都来个四六八句,大段大段的跟背诵一样,听着押韵琅琅上口,他这种手段跟相声口惯非常相似,有相声这样的贯口基本功,他在小品的舞台上尤其是说到小品台词的时候得心应手,相声的舞台出现了大量的人员流失,演相声只需要俩人,小品可不一样,里面五六个人很正常,九十年代的时候崛起了一大批特别优秀的小品演员,赵丽蓉老师她本来是唱评戏的,演一些小的角色的,她自从演了《英雄母亲的一天》之后,她好像又换发了第二春,在舞台上又蹦又跳,后来又演了《母亲的心》 里面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探戈就是探阿探戈走”这部小品体现了一种鲜明的亲民特色,那个时候小品本身能够有那么多人追捧着,她和题材是分不开的。

究竟为什么小品(小品为何这样红)(2)

相声有的时候要承担一些歌颂的任务,说的一些东西要用语言来表现,相对的空泛。而小品呢它有肢体语言,有舞台表现力,而且小品里这些人物往往就是我们生活里抓出来的人物片段,它比相声更能打动人,赵丽蓉之后 更大的角儿出现了,赵本山,他就是出身于农民家庭,他演农民各个方面都很到位,他不是把自己塑造成特别强势的农民,也不是在农村游手好闲的二流子,而是老实巴交的平平常常的农民,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与狡猾,他很长一段时间是沿着农民这个路子一直到21世纪以后随着《卖拐》《卖车》这些小品的出现 他的戏路是越来越宽,但是在90年代,赵本山基本是延续的本色演出,而这种本色演出作为北方地区的观众来看,看到赵本山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乡里乡亲,对他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所以大量的相声人才流失,小品优秀人才的崛起 造成了相声和小品的天秤开始一点点的向小品倾斜,

究竟为什么小品(小品为何这样红)(3)

春晚给相声的空间越来越窄,相声是需要铺的,它是有一个特定的环境来制约的,而春晚舞台时间越来越紧促,空间越来越大,反而相声这种表现形式显得稍微有点陈旧落后,对小品来说,这可迎来了一个了不起的发展时代,因为小品本身就是像影视剧拿出一个片段一样,春晚舞台越大小品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小品跟相声最大的不同就是 相声虽然也有使像,但是仅仅只在一个空间内,要是满场飞就不是相声了,成二人转了,而小品不同,小品可以满场飞,有大量的肢体语言跟面部表情,甚至剧烈的戏剧冲突,所以这个对于表现人物直接使包袱来讲 就比相声省劲的多。

究竟为什么小品(小品为何这样红)(4)

最主要的是春晚舞台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与时俱进舞台效果的东西小品都能用上而相声用不上,所以这无形间又为小品压倒相声推波助澜又往前走了一步,小品比相声接地气,小品的取材都是都是民间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展现小人物,《我想有个家》头一年正好潘美辰唱这首歌感动了大陆不少的单身男女青年,这时候赵本山推出《我想有个家》一下子打动了不少的人,那时候中国离婚率比以前高,所以90年代初期的时候相声的压力很大,跟小品不一样,相声它开始不接地气,小品能够进一步的接地气,这样比照一下,小品跟相声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究竟为什么小品(小品为何这样红)(5)

请关注明天头条 谢谢您的欣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