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十三段(说说千字文第10节)

先说说始制文字的“始”字,是将胎的月字去掉加女字而成,意思是人的生命开始于怀胎,深层次理解,万事都生于始。制字的左半部分是朱字的另一种形体。朱字的意思是砍伐的意思,再加右边的“刂”,表示进一步加工制作。制的下边加衣字,即製的繁体字。

千字文第十三段(说说千字文第10节)(1)

(图片来自网络)

“始制文字”说的是黄帝时代有位大臣叫仓颉,他根据早期的图形符号,以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的四种方法,创造了文字。据说,仓颉发明了文字,倾刻间,“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天上像下雨一样把米撒下来,表示上天的祝贺。“鬼夜哭”的意思,文字使老百姓智慧顿开,再不会愚昧浑噩。从此那些妖魔鬼怪也就无法愚弄欺骗人了。现在河南新郑市还有仓领造字台的遗址。

千字文第十三段(说说千字文第10节)(2)

(图片来自网络)

乃服衣裳是说谁发明了衣裳?史上有的说发明衣裳的是嫘祖。还有一种说法,衣服的发明者是胡曹。

嫘祖是轩辕黄帝的正妃,是一位植桑养蚕的高手,称为蚕姑。那时她经常到各地传授植桑养蚕技术。一天她来到胡地(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胡襄镇),发现了以鸟为图腾的东夷氏族,被称为胡部落。胡曹就是该部落的杰出代表。他以胡麻织布,发明制作了我国最早的衣裳和帽子,使本部落结束了赤身裸体时代,走向服饰文明。当时嫘祖虽然掌握了植桑养蚕及缫丝技术,但不会把丝绸加工成衣服。她将胡曹带到都城新郑,让胡曹为轩辕黄帝制作了礼服,又为大臣设计了朝服。从此,黄帝和文武大臣面貌焕然一新。黄帝大喜,封胡曹为制衣大臣。

千字文第十三段(说说千字文第10节)(3)

(图片来自网络)

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围的裙子叫裳。乐府诗《陌上桑》里有句“缃绮为下裙,紫绮为让襦”。至于裤子,是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之后,为骑马之便把裙子前后开个口子,又在双腿各套一条“绔”。“绔”与“裤”音相似,但那时的裤子与今天的裤子不一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