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

SUMMER

无边光景一时新

刘小云

不知道是谁提炼出山西诗坛“四老”之说。“四老”是指李旦初、阎凤梧、武正国和时新。时新老师说,不要把我列进去,我还不老。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

时新老师真的不老,才比我大两岁。但是,“四老”之说,并不单指年龄,更大程度上是指学识。

时新老师确实学识了得,知道他的人皆认可。他和李、阎、武一样,都有自己的领域,都对功名淡如清水。

时新老师在诗词界的职务是很显耀的,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山西诗词学会会长等,社会影响可想而知。

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主攻方向是研学,是要坐下来,静心研究学问,因此,坚决果断地辞去了会长职务,钻在他的“剑庐”或是“石研斋”,埋头于典籍堆里,读书、写作或是泼墨。

在这里,我无数次地感慨:最是书香能致远。

与时新老师交往十多年了,从他身上,我得到不少精神财富。只要我想得,他绝对无私给予。诗人们也都有我这样的感慨。

01

初次见到时新老师,是2005年,在一次讲座休息间。

当时的山西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张梅琴向我介绍,这位是时新老师。我肃然起敬,因为他的名字我早已从我得到的一本书《当代咏晋诗词选》熟悉,此书主编是时新老师。

而未见到时新老师前,我已经得到一本他主编的山西诗词学会会刊《难老泉声》,刊物中收有我的一篇散文《又入诗海轻荡漾》,是梅琴推荐给时新老师的。

乍一见面,唐突中张口结舌了,只弱弱地说了一句:久仰大名。

其实,我想问而没敢问出来的是一句:时新是你的笔名?

这个答案是很久以后,在我与他熟悉,且能开玩笑的时候,他很自然回答我:他一出生,父亲就给他取名时新。他的父亲也真时新,将“时”这个姓,用到了极致。

又过了很久,我已经能在时新老师的诗文作品中,品味到他腹中诗书已堆山,眼中世界已汇海之后,常常会从心中涌出一句诗:无边光景一时新。

有这样的感觉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

我们家的书柜里,藏有时新老师出版的十四本著作,分别是《晋阳诗踪》,《时新文集》四本(序:量的存在方式、晋阳诗踪、文源集、文瀛集),《时新诗文集》,《汾水词》,《柳溪集》(四本),《唐诗三百首韵读》、《宋词三百首韵读》,《诗韵刊石》。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3)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4)

这些著作,不但穿越古今,从先秦两汉的晋阳诗词开始研究晋阳诗踪,在对晋阳诗词的探索中,摸索出晋阳诗词的难老绵远,乃至风骨与神韵。

他在主编《难老泉声》的十余年间,写过的卷首语有几十篇,写过的“编者臆语”近百段。这些文字里,既可以看到他的认真严谨之态度,还可以领略到他直入诗眼的炼字功夫。

在他的《文瀛集》里,收有他的“序跋集”70余篇,“读诗随记”近40篇,“扉叶集”50余篇。他读书,不是过目,他过心了。所谓“扉叶集”就是他在读书时,在扉页上锁写的题记,可想他读书之认真。

他还有更多的系统的诗词理论,他将这些研究成果专题整理,成了他这十余年主持省图讲座、半月谈讲座和品闲居诗书堂的系列诗词理论,他一直忙碌在诗词理论和创作的授业之中。

他挂在嘴上的两个字,就是读书。写诗的人,功夫在诗外,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那是写不好诗的。

为了使更多的诗词爱好者有效地亲近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他不辞辛苦,一首首标注韵读格律。捧着他精心用红笔标注的平仄入声字,在抑扬顿挫近乎吟唱般的诵读中,很容易被他引导进入唐诗宋词之意境,进而产生创作激情。

当然,他的几册线装书里载着的诗词作品更是他研读典籍、感受生活、讴歌时代、咏怀祖国的心路。原山西省委常委、秘书长,山西诗词学会老会长武正国在为《柳溪集》所作的序言中写道:时新的人品好,诗如人。

可谓:

有志不张扬,深情笔底藏。

韵交天下友,七律显其长。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5)

我们常有交谈,时新老师入75岁时,我问他:

你一天伏案几小时?

他说,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晚间还有两个小时。

真正的学问家,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

他现在正在整理山西籍诗人,当然,还是从古至今。那要收集多少资料,看多少书?他在努力找回三晋诗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资料已经收集全了,主要精力在写,年内成稿。

写完这部书,他还会给自己找新的主题。生命不息,研学不止。他的“田野”里到底有多少庄稼待收获,谁也说不清。

02

时新老师的“剑庐”或是“石研斋”,在太原市繁华闹市柳巷的一座商厦里,绝对是闹市中的净土。

一面墙上,挂着一把剑,这剑不是闲着的,时新老师舞剑,自有意向。“石研斋”由“食砚斋”而来,可想,时新老师,每日用多少笔墨,不是“点用”,而是“食”砚台里的墨。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6)

剑庐里还有一把古琴,那可不是摆设,他会抚琴,他弹的《平沙落雁》可是丝丝入人心啊!

剑庐里除了顶天的书柜,还有一个大大的台面,铺着一张墨迹斑斑的白色毡子,纸墨笔砚随时摊开,那是一种状态,备战或鏖战。

时新老师还是书法篆刻家,真草隶篆,功底在腕下。他说,他在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写成仿引,让他练笔。

有时候,我们会到剑庐去求字,看时新老师挥毫落墨如云烟,真是一种享受,禁不住会举起手机来,抓住瞬间的精彩。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7)

这些年,时新老师的书法展不断地举办,粗粗回忆,好像有这么几回,或者说,我去参观过几回。

砚边七友书法展(一)(20件),砚边七友书法展(二)(10件),太原书城书法展(40件),省图世界读书日书法展(80件),太原美术馆毛主席诗词瓷上书法展(74件),品闲居茶会书法展(70件),太山十景诗词书法展(40件),麒麟画馆书法展(20件)。

括号里是每次书法展他提供的展品数字,加起来,几百幅字,可都是他一张张书写出来的。

或横或竖或圆或扇,费多少心思构思布局,稳妥下笔?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笔走龙蛇时,他到饭点能停得下来吗?

夕阳西下,该回家了,他能停下来吗?

最让他费神费心费笔力的,应该是太原美术馆那次,将毛主席诗词书写在光滑的瓷盘上。74件呀!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8)

宣纸上书法,可以吸墨;瓷盘上书法,好比在冰面上舞蹈。时新老师历时三个月一手举盘一手握笔,成就了这些展品。

特后悔没有在侧观察时新老师是如何在这74件瓷盘上一笔一划将这么多熟悉的毛主席诗词写上去。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9)

开展那天,件件瓷盘流光溢彩,时新老师能够在瓷盘上写出了毛主席诗词的大气、灵气和韵味,也表现出“时体”字的独特。

我们都熟悉时新老师的字,也真喜欢这些瓷盘,想让他在展出结束时,往他的“石研斋”里摆几件展品。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书法展,件件都是艺术品啊!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0)

但是,他说了,这些年他所有的展品都留给举办方,他享受的是这个“过程”。此话真的经典!

来时新老师这里求字的人太多太多,无论直接求,还是代别人求;无论是壁上悬挂或是题写书名;无论是少则几个字,或是长篇词赋,他都认真对待,拿出最好状态来书写,但从不收一分钱的润笔费。

真的替他遗憾,常听人家某某书法家,一平尺价格是多少,可他怎么就不为之心动呢?他这样做,算不算破坏人家的规矩呢?

时新老师说,我也算不上是书法家,人家请我写写字,是认可我的字,应该高兴才对。再说,我有工资,足够我的生活所需。

这是一种境界吧!

时新老师还喜好篆刻,我手里这本《诗韵刊石》就是他自己选出的100方刻石。整本书,非黑即红。

黑的是用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诗作,红的是自己篆刻每一首诗作中的诗眼。100页100首100方,线装,竖排,喜欢诗词书法篆刻的文友捧在手里,自然如获至宝。

时新老师自序,也叫自叙,说他“近日整理《柳溪集》诗稿有所感悟,乃选集中诗句百韵以为印文,刻百印署为诗韵刊石。金石之韵出之于诗,练诗练印。诗印相证,诗情印像。诗以印显,印以诗彰。其中可记可诵者唯有于写诗刻印中方可觅得。此事之作不以著作为目的,而在于清心抒志。为之者非易,践之者更不易。”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1)

时新老师太高端了,我一字字敲下来,又心领神会了一遍。敬仰!

03

时新老师为人低调,低调到在人群里找不到他。每次乘车外出采风,他总是静静地坐在最后排的角角里,不多言语。那个时间,他也用来思考问题?

但是,如果在诗词吟唱活动中,他必亮相,腹中诗书竟展现,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吟唱,保留节目是辛弃疾的《永遇乐》,浑厚高亢,有威震千古江山之态势。

有的时候,他还真的不像是一个七旬之人。

有一年,我们相随到广武长城,大家都跟随当地诗人拾级而上,而时新老师一个人踩着高高低低的石块攀岩而上,到达月亮门,像一位勇士,攻占了制高点。真有“放眼青山处,山我两怡然”之态(张柳词句)。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2)

那个时刻,大家都成了仰望者,我瞬时间抢拍了一张照片,留下了他顽强执着的身影。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3)

他的为人,通常是在诗句里,或是在笔锋里。

庚子年初,在武正国老会长的《诗词丛谭》刊行研讨会在三晋国际大厦召开,时新老师用磁性嗓音朗诵了他写给正国老会长的长诗《致敬武会长》,写得真好,好到掌声不断。

这首诗,他在前一天书写出来,会场上给老会长一个惊喜。他还在诗尾写道:回首交往,长忆深情,随性而作,不计工拙,只为略表此时心情耳。

接着,老会长抖出了他的宝贝,那就是时新老师用毛笔抄写的《词稿三百体》。

《词稿三百体》是正国老会长用五年时间创作的三百体词作。在辛丑年开始陆续用微信刊出的《填词三百体》中,时新老师相应的书法也同时亮相。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4)

除此之外,时新老师还将自己抄写的杜甫诗也赠给正国老会长。杜甫诗选共三十八卷,时新老师两卷抄一本,抄了十九本。正国老会长自然百般珍惜。

两位贤者之间乃君子之交,老会长说,他没有给时新老师一条烟一瓶酒,时新老师烟酒不进呀!

诗友们喜欢到剑庐去聊天,其实,目的都一样,每去一次,都会有所收获。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5)

记不清有几次了,我们搞剑庐唱和,然后热心人就会制作成美篇,一般是时新老师写一首,大家步韵。前前后后,用心用情,总有一种收获了的感觉。也有当场唱和的时候,马上发到微信上,会有省内外的诗友马上应和。

剑庐里会有一种特别温馨的学术气氛。

时新老师不保守,自己研究到的,或是自己感悟到的,就想分享给大家。

在省图讲座,是一种形式;坚持了两年半的碑林公园半月谈是一种形式;直到现在还活跃的品闲居诗书堂又是一种形式。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6)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7)

都是时新老师主讲,将讲诗与讲书法融合在一起,学员们的诗书作品进步可观。

最愿意回忆的是半月谈诗词讲座,在碑林公园四时景致中感受诗词魅力。时新老师每次都要认真备课,打印出来,发至每个人。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8)

我们搞创作,搞点评,大家都在时新老师的指点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接触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对司空图进行了一些探讨,形成了我的讲座稿《第一功名只赏诗》。

时新老师对我这个不可造之才也倾心倾力进行指导性点拨。2014年2月27日,在一次小聚中,时新老师说,谁愿意用毛笔抄写诗词?我根本就没有抓过毛笔,竟然冒傻气地来一句:我愿意!

时新老师早就开始抄写诗词了,他抄了多少?根本就数不过来。剑庐里有一个竹子书架,书架几层,全是他抄写后装订成册的。他的功夫也是一点点练就出来的呀!

那年世界读书日,省图专门为时新老师举办了“‘最是书香能致远’时新读书与抄书书法展”,展出的58幅书法作品都是时新老师倾心完成的,篆隶行草楷皆有。抄书部分的代表作是将文天祥的《正气歌》,金文笔体,一气呵成。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19)

为了鼓励我,时新老师给我的书房题写了“蕾怡阁”三个字,为我刻了一方印“蕾怡阁主”,送我一张他自己的行书《读书笔记》,横幅,压在我玻璃板下正好,我随时学习和感悟。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0)

除此之外,他还为我抄写诗词确定了几个阶段:登山临水时、山水又一程、摹山范水间,看山吟水后。

我抄完几本,时新老师又帮我写目录,编页码,装订,写封面……真的光鲜,看表不看里,是一本本很漂亮的线装书,让我爱不释手。

在我抄了近两年时,时新老师突然给我来了一封亲笔信,当然是毛笔竖写了。他说我能坚持这么长时间,亦有些出乎意料。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1)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2)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3)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4)

经过这样的过程,成效已经显现出来。不仅体现在对词的熟悉程度上,而且也反映在词的创作上。最近写的《鹧鸪天·抄写纳兰词有感》一阙,就很成功。

其中有些还可推敲,如“突笔”还是“秃笔”,“落惆怅”可改为“竟惆怅”等等。但是,全词的词味已经十分明显了。

这封信写得比较长,还给我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还肯定了我,说在我的影响下,已经有数人也在抄写诗词。

这封信之后,更多的诗人老师分别给我写信,都用这种书信格式。加上以前不少前辈的来信,组成了我的箧中之宝。激情中,我写一篇散文《见字如闻春雨声》,发表在《太原日报》上。

我坚持了七年抄写诗词,后来因为要出版一本散文集而暂停。我的毛笔字虽然没练出来,但我走进诗词之中了。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5)

这些年,我遇到创作中的问题了,都会请时新老师给我出主意,他就是一个点子库。比如,我的散文集该取什么名字?我们就会坐在一起,他就想啊想,哦,第一本《晓云秋语》,第二本《晓云微语》,第三本《晓云散语》,好系列!然后,他就给我题写书名。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6)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7)

许多年了,我和几位诗友家的新春对联都由时新老师书写。每年年根,我们相伴到剑庐,选好春联内容,任由时新老师挥洒。

每个人都要五六副,给自己家的,给儿女家的,给亲家的……也不怕累坏了时新老师。写完一副,往地上晾一副,满满当当,剑庐的地都变成红色的了。

时新老师的《柳溪集》有9卷了,诗词作品的数量是多少?没数!对于喜好古典诗词的我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教科书。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8)

辛丑年开春,我和诗友郭丽媛干脆来了个集“时”句练笔。我们选择了比较熟悉的韵脚,前前后后,用了256句,成绝句68首。别说,还真有种成就感!

我有两首律诗写剑庐,当然是写给剑庐主人时新老师的,算是这篇文章的尾声吧:

剑庐典籍浩如烟,

诗乐叮咚若涌泉。

岁尾寒潮何计路,

冬云霜叶直通天。

拈来笔墨砚池后,

流出辞章书案前。

故友新朋常造访,

求知问道又年年。

有君温似玉,

鸿志不张扬。

阅世风云淡,

题诗意味长。

剑庐添笑语,

雅座品词章。

深谢时夫子,

新茶带韵香。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29)

作者丨刘小云

刘小云时来运转 刘小云时新先生说(30)

刘小云,中国金融作协、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山西省作协、山西女作家协会、山西散文学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顾问、山西杏花诗社副社长。

直接点击下方文章名字即可阅读,好看的文章,总是百看不厌!

↓↓↓

小云姐讲故事⑦丨一次感人的视频采访

小云姐讲故事⑥丨曾与周作人为邻,却以林巧稚为人格偶像

小云姐讲故事⑤丨没什么遗憾了

小云姐讲故事④丨如鱼(于)得水

小云姐讲故事③丨走过冬天

小云姐讲故事②丨掬起滇缅路上的碎片

小云姐讲故事①丨他从这里走向战场

重要预告:我们将和这样一个人同行一段

省高院长大的孩子

再向皇甫束玉老鞠一躬

同学会 | 一次毕业六十年后的初中同学聚会

老家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从一场匪夷所思的葬礼开始……

邂逅大国名厨张素香

维基叔叔九年祭叹

霜降·柿子·云丘山·沙沟

“云”采访:知“疫”不惧请长缨

我的农民朋友王青

刘小云:往事回看——痛悼李旦初先生

我们家的三姐,水一般的温情

五姐妹神游太山

刘小云:我们从广州徒步走到了浙江新安江

碑林公园背后三个了不起的人

庚子开年随想三章

这个转身不华丽

太原有个平均年龄72岁的文学社

临汾纺织厂的芭蕾舞剧《白毛女》曾经如此震撼

临纺的《芳华》:剧组培养的明星们

临纺的《芳华》:那场聚会

临纺的《芳华》:沸腾的剧场

临纺的《芳华》:芳华是这样炼成的

刘小云:将镜头从遥远处拉回

集祥斋里的弄韵人

白洋淀游追记

一位老者对另外一位老者的怀念

太原那么多老字号牌匾是谁写的?

刘小云:榆社中学校史馆落成之时

编辑:942668

投稿方式:

邮箱:laojiashanxi@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