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

男人有六个自以为是的坏习惯,吹牛打架堵票子,抽烟喝酒逛窑子。其中抽烟喝酒是日常必备,也不被人指责,更不被法律禁止,相比于喝酒,抽烟对人的危害更大,是真正的劳命伤财。每天早上的几口浓痰,刷牙时的声声干呕,爬楼梯后的气喘吁吁,满嘴的黑牙,干瘪的口袋,然而,抽烟的人前赴后继,“禁止吸烟”的牌子往往只是个牌子而已,根本没人管它。

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1)

要解决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根源,从源头做起,那么,香烟是怎么来的呢?烟分为三种,即香烟、鼻烟、大烟。鼻烟是清朝皇家的专利,随着爱新觉罗的垮台,鼻烟也随之消失。大烟也曾是爱新觉罗的尤物,晚清是大烟最兴盛的时期,为什么说大烟也是满清皇族的专属品呢?你想想啊,大烟堪比黄金,一开始就定性于上层社会名流的档次,小老百姓想抽你也抽不起呀?就算累断二十根肋骨,卖了田地和老婆,也管不了几天,戒不掉大烟是因为还没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吃不起饭了谁还有心思吃大烟?而皇家八旗子弟和一系列相干的贵族有钱,靠老百姓养活,只要身体还能动,嘴里还有进出的气,人家是能抽的起大烟的。这两种属于平头百姓玩不起的高档货,所以并不大众化,反而是香烟价格不贵,玩法简单,能被绝大部分人接受,从而流行至今。

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2)

香烟起源于南美土著,这是全世界都认可的,是海盗哥伦布发现并带回欧洲,伴随着日不落帝国推向全球的,所以说抽烟的最原始罪魁祸首就是打着文名航海的幌子到处掠夺的海盗头子哥伦布。管他妈的欧洲美洲啥时候开始抽烟的,我只关心我们国家是怎样被毒害的。中国的香烟来源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就是葡萄牙人带来的,明嘉靖32年公元1553年葡萄牙鬼子通过阴谋诡计殖民了澳门,一伙强盗有很大的烟瘾,开始在澳门本土种植烟草。随着澳门和内地的往来,烟草慢慢传入内地,由于起初人们是很谨慎的,烟草传播非常慢,这很好理解,当初玉米和马铃薯西红柿在我国传播种植也是费了很长时间的,中国素来是有抵触外来事物的传统的。所以到李时珍写完《本草纲目》的时候,是明万历6年即1578年,记录了上千种植物药材,却只字不提烟草,应该烟草还没有普遍种植,李时珍可能也没有去过澳门。

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3)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这个说法有个明显的漏洞,时间上对不住啊!郑和下西洋是永乐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这一年哥伦布的老爸和老妈还没开始谈恋爱呢,1451年哥伦布才出生,哥伦布比郑和晚了46年才上船的,所以他带回来烟草的时候,郑和早就死了,郑和是1433年死的,难道是三宝太监的魂从哥伦布手上带回的烟草?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要是郑和带回了烟草,肯定是皇家最先开始吸食和种植,那李时珍怎么没见过这种新玩意儿呢?

香烟对人的毒害很大,人对香烟的依赖同样很大,形成牢固的相互理解和帮助关系,一般人想破你也破不了。烟对人的毒害主要是肺部纤维化,导致肺活量不够,稍微加强运动量就喘粗气,从而导致活动能力下降,这在运动员和搬运工等强体力劳动的人身上表现最突出。还有就是咳浓痰,口臭,口舌干燥,身上一股烟味儿。接下来就是烟瘾来了人就思想不集中,焦躁不安,这就是烟草对人的身体依赖性。单单这些,戒烟还是难度不大的,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信心,用另外的东西代替还是能戒的掉。可是戒烟的难度还包括习惯习俗,和环境心情的影响。打牌和失恋的时候抽根烟的冲动谁也挡不住啊!

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4)

现在的社会,无烟不成席,无酒不成饭。相互敬烟敬酒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不接受就是不给面子,不给面子的后果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大家都懂的。不管是红白喜事还是乔迁之喜,也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请人帮忙,第一件事就是烟酒,你做的第一件事永远都是递烟或者接烟。烟可以打破不少僵局,本来两个不相识的人独自相处,说什么话题都觉得不合适,但递上一根烟,边抽着就能边搭上话,还能说的很投机,拉近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关系,这不是说笑,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你请别人帮忙或者别人找你办事,总会卖一盒好烟,提前打开包装,老早就用手捏着,老远就弹出来递上,接了烟才敢说事情,要是别人不接烟你就心冷了一半,他连我敬的烟都不抽,肯定是不想办事,这可咋办呢?是不是我的烟档次太低?或者是嫌我没有买成条的再贵一点的?

戒烟难,难于上青天,只有戒过又失败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那种信心满满的开始,又一脸茫然的点上一根,然后向全世界宣布明天再戒。你可以找一千种理由来给自己开脱,也可以理所当然的发誓,抽完这一包就剁手,然而永远没有你所说的那最后一包烟。我今天给你说一下,可能你戒不掉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你没有当皇帝,看看这个皇帝是怎样戒掉抽烟的。

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5)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个皇帝,在位61年,至今无人打破记录。我们知道,烟草是明朝万历以后才在中国种植的,但到了清朝康熙这,也有快百十年了,烟草已经全民种植并吸食了,虽然皇太极也下令过戒烟,但效果并不理想。康熙是个皇帝,凡是好吃好喝好玩的自然是少不了他的,鼻烟已经不能满足康熙是烟瘾,人家玩啥都是高手,抽完也一样,自己用各种树枝做烟斗,还用纸卷烟,用水烟斗吸烟,用竹筒抽火烟,还会吐烟圈,据说能吐出回龙和三叉戟形状的烟圈,引来不少粉丝。康熙会玩,同时也是个比较勤政的好皇帝,大清能站稳脚跟,康熙功劳不小。

皇帝也是人,康熙也是人,有了很大的烟瘾。但是康熙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突然戒烟了,往后再也没有抽烟,这是为什么呢?皇帝看似轻松,高高在上,每天早上开个会,给大臣们布置作业,然后就回去和妃子们耍,还没饿就有山珍海味端上来,还没渴就有毛尖铁观音递上来。这是两晋南北朝皇帝们的懒散生活,其他王朝尤其是清朝的皇帝相当辛苦,每天工作任务繁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清朝的皇子作息时间表,他们比考研还紧张忙碌。清朝后期的确没有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但他们都尽力了,有时候尽力也未必能把事情做好,这和眼光有关,和用人也有关,更和运气劫数也有关。

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6)

康熙才四十多岁的年纪,就出现了严重咳嗽,引起呼吸困难,尤其是抽旱烟的时候,咳的不拢嘴。还有就是很多次批阅奏折的时候烟灰掉到奏折上,烧了些小洞,这奏折是很威严的东西,代表着皇家的脸面,要是大臣谁敢毁坏奏折,严重的是要砍头的,康熙心里很窝气。最让康熙下定决心戒烟的是抽烟影响了身体,影响了性功能,满足不了后宫的需求了,这让他失去了男人的自尊,失去了对后宫的统治,很危险的。所以康熙在太医的建议下开始戒烟,本来太医们制定了和我们现在戒烟一样的计划,逐渐减少次数,用别的东西干扰注意力,慢慢来达到戒烟的目的。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太医们太多心了,根本不用这样,康熙直接来了个干脆,说戒就戒,从此不沾一口烟,让所有大臣和太医们感到惊讶。通过自己的戒烟成功,康熙身体慢慢恢复,当了61年皇帝,同时也下旨全国戒烟,首先要求官员和当兵的不准抽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全民戒烟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不种烟草。

康熙喜欢年纪小的妃子(因为满足不了后宫妃子的需求)(7)

戒烟很难,但也不至于难于上青天,只是没有康熙那样的坚强毅力罢了。人家一个皇帝都能戒的掉烟,你凭什么不能?习惯?去他大爷的坏习惯,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改变,不去主动敬烟,不让那该死的面子作怪,肯定能戒掉香烟。但烟草局答不答应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