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

"师造化 得心源”李雪山水墨写生展结语 文:温冰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

热烈祝贺"师造化 得心源”李雪山水墨作品写生展,圆满闭幕,谢谢所有光临现场的朋友们!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2)

著名画家温冰讲话

李雪山先生水墨写生展很成功,很值得庆贺。这次展览得到了邯郸市文联、邯郸新兴国际古玩城、邯郸山水 艺术联盟、邯郸画院、邯郸美协等艺术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邯郸市文联主席张全民 先生,秘书长郑斌先生亲自光临展厅,并对这次展览和展出的作品给予高度赞赏与肯定。感谢市美协主席 柴宗洁先生,荣誉主席郑今东先生,邯山区文联主席王良先生,和所有前来祝贺的老师们艺术界的朋友们,老同学们。我作为雪山的老同学,在此代表雪山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3)

邯郸美协主席 柴宗洁讲话

这次展览恰逢新兴国际古玩城举办大型活动,时间仓促。李雪山先生他本来想简朴的把作品展示在书画大厅就可以了,而我们几个老同学看到雪山作品后很震撼,这么多的好作品应该分享给邯郸艺术界的朋友们,让大家一睹李家山水的风采。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4)

邯郸荣誉主席 郑今东老师讲话

李雪山,号志鸣山人、可润堂主,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2008年进入北京画院李小可工作室进修中国山水画艺术,十年来多次跟随李小可老师深入生活,师传统,师造化,坚持到大自然中写生创作,深得李家山水之真谛。李可染先生说过:“人离开自然,就不可能有 如何创造”。李小可老师说:“艺术的感染力往往产生感动,产生艺术家对生活和文化的感动 ,而成于实践与思考”。黄宾虹在《黄宾虹话语录图释》中讲到,“法从理中来,理从造化中 来”。师造化是本,自存面貌之真是为贵。雪山先生深知此理。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5)

画展作者、画家李雪山致辞

近年来,雪山先生带领邯郸山水艺术联的同道朋友们,不辞辛苦,每年春秋季节赴太行山 写生,深入生活感悟自然。雪山先生曾说,“越是深入生活越会对传统对自然由衷的敬畏。道法自然”是中华文化发展根基,是源头活水”。这次画展,是雪山先生第一次办个展,这次展览的作品是雪山先生多年写生留下来的精品力作,看后倍感振奋,感染力极强,有一种雄浑大 气壮观的沧桑美,我想这种正能量来自作者的秉赋、气度与胸怀,也包含了他对“真、善、美 ”追求这一信念的坚定操守。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6)

郑今东先生在开幕式上讲到,“我一直在关注雪山的绘画,这次一下看到李雪山这么多作品,感到很吃惊,让我耳目一新,的确有长足的进步。那么能让他画出这么多作品这说明什么呀?这应该说明他对绘画的一种专注。有专注精神才能干出事业来。有句话说“什么是真正天才”真正的天才是在专注中燃烧,我感觉雪山这一段一直在燃烧,他这个火能把雪山溶化!终将汇成江河流向大海,我想这大海是他的精神归宿,而这过程一定是曲折的,一定是可润一方水土的”。 李雪山最初和山水结缘是在2006年,他与邯郸学院的教授赵洪生、闫永军,赵冰等带领艺术生去山东临沂写生,开始是带着油画工具去的,画了几天油画后他竟然想画国画山水了,找来册页画了几张,教授们看了感觉惊叹,一致赞许雪山走山水画之路前途不可估量。郭宝军教授见过雪山作品后,感觉有李家山水韵味。建议到北京画院李小可工作室进修深造。一个成功的人总会遇到高人指点的,一个能把握机会的人命中注定会成功。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7)

2008年雪山把自己的企业安排妥当,毅然决然到了北京进修,在外人看来很是不务正业的举动,怎知他童话般的画家梦想根深蒂固地流淌在血液里。而更大的动力来自他几位成名的同学,如方力均、郭宝军、贾广建、齐海峰、张玉华等,榜样的力量太大了。雪山常自信的说, 都是同学能差到哪去?只有不懈的坚持追求梦想的人一定会成功的。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8)

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的老同学合影

李小可老师又成了他命运中的贵人,正统的中国山水画教学理念,使他终生受益,不仅仅 是绘画技法上的突飞猛进,更是得益大师那种胸怀古今放眼世界气度、平易近人厚德载物精神,李小可总给朋友介绍李雪山,说是邯郸的、开过印刷厂。因为李小可老师也做过版画印刷厂, 这种缘分的亲切感总美在雪山心里。人能成为大师,总有必成的理由的,而不是靠炒作,夸夸其谈,云山雾绕的摆谱,大多惜言如金的。李可染先生曾拿作品求教齐白石老人时,齐白石只是说了一句话“画的再慢点”。李可染悟出了“屋漏痕”那么苍劲厚道笔断意连的线条。李可 染先生称自己是苦学派,是白发学童。一个谦逊厚道之人必出厚道笔墨。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9)

邯郸市文联主席张全民,秘书长郑斌先生参观画展

李雪山出身于平凡的农民家庭,传承父母、祖辈传下朴素善良的美德,与人为善、厚道做人 、专注做事的家训,这种美德同时也感染了雪山的同学们。李泽民老师是李雪山的启蒙老师,李泽民是天津美院孙其峰先生的学生,文革时期下放到了邯郸县。当年李雪山在公路边给生产队买菜,闲下来拿着小本子画速写,李泽民老师看到了感觉不错,问,你有老师吗?雪山回答说没有 ,那你来文化馆找我吧。这种恩德是雪山一生难忘的。当年李泽民老师开始在邯郸县文化馆免费开办暑假美术培训班,从此开始了正规的美术学习,县文化馆离雪山家东小屯村很近,县里的同学在邯郸没亲戚可投宿,雪山就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家里,其中柴宗杰,刘富国,张海彬,秦延民等 。白天上课,晚上雪山带领一大帮同学骑上自行车到火车站、汽车站画速写画头像。东小屯村在邯郸东郊,邯郸市里的同学们也常来找雪山到邻居家画农民头像,如方力均、耿少坡,岳志强,赵湘君等。雪山总是热情接待,走东家串西家的找模特儿,互相学习。我想,这些画坛的 佼佼者当年一定也受到这一家人的美德感染过。李雪山学习很刻苦,最终以整个邯郸地区第一名成 绩考入当时的河北工艺美术学校。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0)

2009年秋,和李小可老师在七渡写生

毕业后李雪山和方力均一起分配到了邯郸市广告公司,之后方力均又考上中央美院,而李雪山在广告公司开始创办美术学校,教书育人。邓小平南巡后,李雪山开始下海,开办彩印厂 ,这一晃二十来年过去了,但他的画家梦仍没有熄灭。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1)

2007年和郑今东老师在栗宪廷老师家做客

郑今东老师是雪山的掌舵人,2007年跟随郑老师拜访北京上苑画家村贾方舟先生,并在李向明老师家小住,后又到宋庄拜访栗宪廷老师,并做客方力均家,这种经历是难忘的,震撼的、 受益很深的。于是他决定,宋庄这村一定要来。

2008年李雪山在北京进修期间,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2)

2008年郭亮,绝壁长廊

在北京通州宋庄164号租住。看到很多画家朋友不会电脑、 不懂网络,作品没有出路,雪山便开始在宋庄办起了“当代宋庄”网,聘请了肖静等几名电脑人才,为画家朋友们免费宣传作品,报道画展,帮朋友们做点实事,做的是风生云起。雪山的工作室成了画家们聚集地,朋友来了有酒有饭,这种家的温暖使朋友们一生怀念的,更是成了邯郸籍画家们闫永军、王明俊、陈建平、薛铜山、金光新、刘俨然、贺俊玲,崔乙等常聚集的家 。我想,为什么雪山画展能有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捧场,这和他平日为人善良,爱交朋友有关。初次看见雪山认为他是个默默寡言的人,一旦认识了他,你会感受他内心如此之美,他的热情总会温暖你感染你。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3)

2009年,呈坎,徽韵

李雪山2016年从北京回到邯郸老家后开始创办邯郸山水艺术联盟,当然这不是盈利机构,是个公益的事业, 作为邯郸画院的山水画艺委会主任,促进邯郸山水画艺术发展是他的职责,同时也传播了李可染、李小 可李家山水精神。他对邯郸书画艺术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他在邯郸书画艺术界是有凝聚力的,真正实现了艺术交流、作品交流、一起进步这一初心。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近300人其中 工作量让人敬佩。每年春秋两季带领联盟的朋友们郝光明、温冰、张海彬、刘付国、索保峰、 徐保平、时志坚、王学亮、秦延民、张金山、李朝鸿、王伯祥、王玉良、杜俊卿、焦鸿海、刘 志坤、裴国栋、任建蒙、李峰云、赵玉梅、韩俊芳、李现梅、孟玉玲、张永杰、梁秋菊、张鑫等深入太行写生创作。每年的圆霄佳节举办一次题为“上元雅集”的年会,由于组织的成功,参加人员越来越多,也得到了各界朋友们的赞助和支持。多数挙办活动费用不足,都是雪山主动自掏腰包。有句话说,做事先做人,做书画事业更是如此,画如其人,这是在彰显中国的传统美德,因为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创作出美丽的画卷。风水是什么?什么是命?雪山常说“善良就是你风水,积德可改变命运,一切掌控在自己手里”。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4)

2010年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

李雪山的山水画创作,既有天地将帅之大气,又富个人情感之精微,既富强烈的震撼力,又充 满丰富的细节,耐人寻味。他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象,把峰、顶、峦、岭、岫、崖、岩、谷 、峪、溪、涧等统领笔下,上部峰峦峥嵘雄峙,危峰突兀,其下冈岭相连,重岩叠嶂,其间林 泉掩映,依稀可辨。正是在从上下、远近、虚实、宾主以及各种物象的全方位审视中,形成了 “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浩大风范,让收藏者爱不释手。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5)

2016涉县,西涧村

雪山写生视角与众不同,他总能捕捉到地域特征,他的作品“绝壁长廊”、“爨底下村” 、“龙门石窟”,“呈坎徽韵”、等,凡是到过此地的朋友一看便知出处,这种能力一般人是少有的。 这和他的造型基本功的扎实是分不开的。当然雪山也不是唯自然主义者,当画面的自然景物不适 合构图需要时他会删减移动,对景创作,直到组织的画面完整协调,个性独特为止。他同学桂兆海曾评论 到,"每一次北京画院组织出去写生,我们都会为李雪山捏一把汗。因为李雪山有个特点,喜欢独来独往。在偌大的写生基地,李雪山总会根据自己独特的视角,独自找到一个僻静甚至有些危险的角落,一坐就是一个上午,甚至一天,纹丝不动,不与人同。然而,艺术贵乎“独” ,李雪山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其行为“独”,他的艺术思想更“独”。他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他认为艺术就是独立创造。在北京画院随恩师李小可先生学习的两年中,李雪山深深领会 了“李家山水”的精神内涵,敢于打破笔墨之“法”,亦更善于继承精神之“道”。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6)

2016涉县,东涧村

创造需要勇气,但是更需要功底,李雪山很清楚,只有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才能创造出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对于传统,李雪山下功夫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对于生活,李雪山 更是在写生实践中如苦行僧一般反复锤炼,结合自己深厚的造型功底,独辟蹊径,力求找到自己的笔墨语言,捕捉大自然“与己之所共适”的深切感受,为提升自己将来的艺术创作做有益的积累”。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7)

2013年五渡,仙牧图

李小可先生十分重视写生。作为学生的李雪山很清楚,写生是向大自然要东西,“江上之 清风,山间之明月……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造物主这个宝藏,毫不吝啬地呈现给每一位画家,至于谁能在其中找到与自己精神的契合点,则要看是否具备与造物主共神通的能力。李雪山正是具备这种能力的大智慧者。他为人谦逊,潇洒磊落,不求生活之奢华,唯求绘事之精湛 。当今画坛,似雪山者,能有几何”。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8)

2016年,龙门石窟

书画评论家付秀宏在他的文章<千里江山写雄浑 万壑溪谷墨可润>评论到,“李雪山的山水画创作路数,是遵循李可染先生的三步精神的,即“传统、生活、创作”。李雪山大量研读临习中国历代山水作品,从北派的高远到南派的平远,从荆关到董巨,从元四家到清四僧,再到近代的李可染、黄宾虹、陆俨少等。研习历代大师们的作品奠定了李雪山山水画基础。近十年来,李雪山师从李小可老师,到大自然中写生,感受生活,用心灵感受千山万壑。深入自然 研究千变万化的山石、树木、溪云的精神特质及相应的笔墨变化。得意颇丰。李小可是李可染 之子,善于发现自然美,并运用到自己的笔墨之中。李雪山深得李小可老师的绘画精髓,不仅仅从构图、笔墨上,更是在朴实无华的人格精神上得到了生化。真诚面对自然景观,以自然为师”。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19)

2017年涉县,小三峡丁岩村

李可染先生倡导,到生活和大自然中沉潜下去,从感情深处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在深入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深入开掘自身的内心世界。正所谓“浴天地之道,发自然之魂”, 以虔诚之心领受大自然的教诲。多年来,李雪山走南闯北,将大自然的灵气转化为胸中山水, 其笔墨融北派山水的雄浑、苍劲和南派山水的氤氲、清逸于一体,在体验、感知、想象、理解 、沉思与山川对话中提升高度,既接地气又富才气,更具灵气。李雪山常说“个人风格是常年 艺术积累,是顺其自然形成的,你学到了别人的风格,也许学到了手病,再改就难了”。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20)

2017年在小三峡写生李雪山,索保峰,郝光民,张海彬,王学亮摄影

李雪山是个恋家的人,对养育他的这片土地山川深深眷恋,前年他带朋友们赴涉县磁县河南三地交界地,清漳河与浊漳河交汇处小三峡写生,他在丁岩村写的诗词《念奴娇·太行写生》颇有前贤遗风:“太行千里,问古人,何处可容墨客?西南磁州,炉峰山,浓淡两漳相汇。冀豫岸,石壁挂渠,点染小三峡 。钟情山水,写生何如远走? 承蒙群主相约,伴八仙云至,驻丁岩村。半坡桃花,垂柳绿, 小酒野菜鲫鱼。远离市井,望北斗星空,溪声东去。道法自然,细数风流人物。”这正是他作 于涉县丁岩村的诗词名篇,自然洒脱,从容风趣,其间景色,令人神往。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21)

太行山上的北斗星空像先贤夜坐,幽远深邃,此时千山静默,溪声东去,只有星星在天宇微 笑。站立在太行山脚下,撷取太行山周遭的珍贵、清香和不屈,没有一丝傲慢和狂妄,越是接 近太行山,他越能感觉到它身上的浑然天成之美。

李雪山师古不拟古,他在自己的文章《写生感悟》中说,“在写生时不能再把自已的思维 禁锢在古人的人笔墨符号中,前人的技法无一不是从自然中来,来自外师造化,我们到自然中 写生,就是找到了前人们的老师,要先把临摹前人得来的一套方法放下,找下自己感悟的语言符号”。这样的态度,是把自已放在和大师一样的起跑线上,是一个高层次上的世界观,这样才能更有信的从自然中挖掘新的表现方法,新的意境,新的自我。

水墨山水写生画稿(师造化得心源)(22)

画家李雪山先生

最后,祝贺雪山的"师造化 得心源”李雪山水墨写生展圆满成功!

愿雪山执著的心源之火将冰雪溶化为江河之水越走越远,润泽大地,润泽家乡。

邯郸山水艺术联盟 温冰2018,6.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