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

本文乃作者虎虎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貂裘,那是真土豪的标配土豪, 什么时候都有,没有时代限制,唯一的不同是每个时代都各有各的特色。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貂皮大衣。但是,那时的貂都是野生的,可现在的貂皮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因为貂都是被大面积饲养的,这两种不同的获取方式和获取成本,也就导致土豪的标志彻底变了。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1)

明代貂裘

回到大明,貂皮大衣才是真土豪的标配,《金瓶梅》会告诉你为什么。中国广袤千里,北寒南热。北方人穿貂皮大衣御寒还真有漫长的历史。古人早时穿裘,是有汉胡之别的。纯毛向外,那是对自己不恭,得穿外罩。古人的低调,不是今天人所能理解的。但是,胡人可不管这劳什子礼数,光鲜的毛一定是向外的,那才气派。

《诗经·国风羔裘》曰:“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貂生活于寒冷的北方,多为胡人所用,所以中原以狐裘为重。史书所记贵族衣裘,多为狐裘。狐裘讲究用狐狸腋下之皮毛,那里的毛最轻暖。狐腋纯白,又称狐白裘。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2)

狐狸

一件这样的白色裘装,不知要杀死多少只狐狸。这是古代最高档的羽绒服,为君王之服。《晏子春秋·外篇》记:“(齐)景公赐曼子狐白之裘,玄豹之茈(指衣边),其赀(价值)千金。这样的裘衣,一般人都不敢穿,因为那是僭越!弄不好就掉脑袋。

北方胡人之地,裘服多为貂皮制成。三国时,东北(那时称辽东)的貂已享誉中原(此时礼乐崩坏更甚)。但中原大面积流行貂裘,怕是在唐朝时期。那时,唐朝东北属国渤海国貂皮多输出到大唐。至于宋代,貂裘已成风尚。辽代属于肃慎族系的黑水鞋羯五国部女真“岁贡貂皮过万张”。到了《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所处的万历年间,貂皮消费几近疯狂。

《金瓶梅》书写的“绍”就有貂皮袄、皮帽、暖耳、风领、围脖、披风等。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3)

明代披风

《金瓶梅》第21回:“西门庆把月娘一手拖进房来,灯前看见他家常穿着大红潞绸对衿袄儿,软黄裙子,头上戴着貂鼠卧兔儿,金满池娇分心。”“貂鼠卧兔儿”是当时女子头上流行的毛皮饰物,在冬季戴的,主要用貂鼠皮和海獭皮制成。

貂皮在当时是奢侈品,很贵的。这样的裘衣,一般人都不敢穿,因为那是僭越!弄不好就掉脑袋。

北方胡人之地,裘服多为貂皮制成。三国时,东北(那时称辽东)的貂已享誉中原(此时礼乐崩坏更甚)。但中原大面积流行貂裘,怕是在唐朝时期。那时,唐朝东北属国渤海国貂皮多输出到大唐。至于宋代,貂裘已成风尚。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4)

貂鼠

到了《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所处的万历年间,貂皮消费几近疯狂。《金瓶梅》书写的“绍”就有貂皮袄、皮帽、暖耳、风领、围脖、披风等。《金瓶梅》第21回:“西门庆把月娘一手拖进房来,灯前看见他家常穿着大红潞绸对衿袄儿,软黄裙子,头上戴着貂鼠卧兔儿,金满池娇分心。”

貂皮在当时是奢侈品,很贵的。一般只能用单张的制成饰品。沈从文先生认为:“主要重在装饰效果,实无御寒作用。”这毛茸茸的首饰是身价的标志,当时有钱的女人也忒能装高贵了。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5)

沈从文先生

当然,那时的男人也不甘人后。明万历刻本《御世仁风》插画中,官吏即戴暖耳。“暖耳”是用钩带缀套在冠帽上的,老百姓不许随便戴,戴了即是僭越、犯罪。

据明代版画,暖耳是耳部附加约四寸大小皮毛套子,似清代的耳套。也有全部套住帽子的,称为帽套,是官员入朝奏事时戴的。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穿貂皮大衣(在大明朝你是不是土豪看一样东西就行)(6)

帽套

看来,当时街道上有专门的纠察人员管这件事。但明代中后期政令难行,僭越已成常态。人说大宋是一个奢侈的朝代,明代又何尝不是?

明朝大政摇摇欲坠,辽东建州女真在虎视眈眈,可一朝文武却不知国之将倾,还在貂皮上大用心思。此时的貂已完成多产品、多品牌的延伸,风领类似今天棉大衣的大毛领。大明之奢靡,亦传到了附属国。近邻李氏朝鲜,对于貂皮的迷恋更甚。在那会儿,如果哪个贵妇没个貂皮大衣,她都不配叫贵妇人了。

参考资料:《中国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