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四回分析贾王薛三家关系(红楼梦解读第三回)

我们接着给大家解读,前面那么多铺垫都是为了这个重要人物,王熙凤,我们看作者是怎么描写她的,书中有这么一段原话:“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人还没到,声音先出来了,这就是王熙凤,所有人都是规规矩矩站着,老祖宗在这里,她如此放纵。这是因为贾母跟王夫人宠爱,她是王夫人娘家的亲侄女儿,贾琏的太太,贾母宠她一是因为他懂得奉承,让老祖宗很开心。第二她确实真的很能干,偌大一个贾府,只有王熙凤能够罩得住。作者用文言文把她的穿着、气派、个性统统表现出来了,如果用白话文,很难形容的,红楼梦的语言是白话文跟文言文相间的。这个时候写着这样繁华,气派,最后对照贾府的衰败,王熙凤死的时候的凄惨,一盛一衰,这就是我们的主题。

红楼梦第四回分析贾王薛三家关系(红楼梦解读第三回)(1)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贾母对林黛玉介绍王熙凤说,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一方面写出王熙凤是个泼辣户,很泼辣的,另一方面也讲出贾母跟王熙凤两个人的关系。老太太跟孙媳妇开玩笑,当着那么多的人可见老太太宠爱她,跟她很亲近。作者并没有写贾母对王熙凤有多好多好,只要这样一句话,讲完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讲泼辣或凤辣子这么一个外号就够了,这就是曹公高明的地方。那王熙凤看见林黛玉,是怎么说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王熙凤多会讲话,她清楚贾母性格,孙女比外孙女当然要亲一层。他晓得这句话一讲出来,贾母也爱听,林黛玉也爱听。王熙凤察言观色,八面玲珑。话峰一转,她又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呢?说着,便用帕拭泪。很会做戏的一个人,这就是王熙凤第一次讲话,三言两语就做那么两下,曹雪芹就将整个人都写活了。王熙凤作为一个掌家人,该做的事情非常殷勤,她知道贾母这个时候非常怜惜林黛玉,所以在贾母面前做作一番。到后来,贾母决定让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林黛玉病得快死的时候,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态度就完全改变,她是随着贾母的心意的。他很清楚,在贾府的权与势是贾母给的。王熙凤这样一个人,就是放在现在,不管去哪个公司工作,也绝对是个女强人,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

红楼梦第四回分析贾王薛三家关系(红楼梦解读第三回)(2)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熙凤的出场集中了所有的焦点下面我们的男主角贾宝玉出来了,这次曹雪芹选择了林黛玉的眼光来看贾宝玉,先是对贾宝玉的穿着打扮进行了精彩的描写,接着黛玉大吃一惊,并不是因为它一身贵公子的穿戴,而是在哪里见过,怎么觉得眼熟。的确,他们老早就见过的,在天上,他是神瑛侍者,一个是绛珠仙草,他拿灵河的水来灌溉她,她下来是要报他的恩的。中国人都相信缘分,相信今生的相遇一定是前世的姻缘相凑,这就是他们两个的木石前盟。

好了,贾宝玉讲完了,这个时候才上来正式讲黛玉,前面作者通过林黛玉的老师贾雨村三言两语提一提,因为前面的人怎么看黛玉不重要,谁的观点最重要,宝玉。三生石畔,神瑛侍者。不同寻常的漂亮弱柳扶风,好像柳树随着那个风飘飘,像个仙子一样,她是绛珠仙草,是个病美人,黛玉的敏感是有道理的,她的身世,还有她对宝玉的感情,非常没有安全感,多少女孩子在宝玉身边,个个都美,她对宝玉的这种情讲不出来,又怕宝玉给人家抢走,使她非常不安。他们两人的缘分是仙缘,老早在三生石畔,凌河旁边已经约定了的,这一世是用眼泪还情。仙缘不可能成为夫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灵魂伴侣有心灵上的交流,肉体的结合,是不可能的,所以到最后不能结婚也是有道理的。他们互为知己,宝玉了解黛玉,黛玉也了解宝玉,他就是我,我就是他,那种契合很难叫人家懂得,这就是他们两个的情根,情一但生了根是很麻烦的,所以黛玉爱哭,最后泪尽人亡。第三回解读就到这里,大家有不同意见不同见解的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