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告子下》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译文

孟子说:“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交付给某个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有所困苦,劳累他的筋骨,使他的身体受到饥饿,受到穷苦困乏,使他每做一件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这样就能震动他的思想感情,性格变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浅悟

这段话揭示了一个历史真理:多难兴邦,磨难成才。实践出真知,磨砺强意志,挫折增智慧。磨难是试金石:如果是一块好钢,磨去的是渣滓,留下的是纯钢;如果是一块渣铁,一磨就完。一个有志向的人是不怕磨难的。只有敢于面对风风雨雨,接受命运挑战,百折不挠的人,才会获得成功,增长才干,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