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

者按:

在中共百年奋斗历程之中,有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中有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极具影响力的社会贤达、工商业者,有怀揣救国兴国之志的知识分子……中新社十集微纪录片《大道同行——百年风华谁与共》,摄制团队奔赴十多个省份,与近四十位名人之后、历史亲历者、党派高层、资深专家等面对面倾谈,以讲故事的方式为你呈现百年风华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与中共“同心奋斗”的精彩历程,敬请关注。

“这(张照片)是1950年3月,司徒美堂和党外几个老人跟毛泽东在这里喝茶。在海外华侨和祖国方面,他一直是起到桥梁的作用。”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原专职副主委谢慈庭回忆道。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

1941年初,抗日战争正处于关键的相持阶段,而国民党正在酝酿第二次反共高潮,外侮当前,内战阴云笼罩着残破的国土。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2)

1941年1月8日,两封署名为美洲洪门总干部监督的快邮代电,代表全美十万洪门侨胞,从美国纽约分别发往延安和重庆。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原专职副主委谢慈庭回忆,“这封信是给国共两党的领袖,包括蒋介石和毛泽东。希望两党能够共同一起抗日,毛泽东主席就给他复了信,赞成了这个主张。”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3)

致电的人是爱国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之一司徒美堂。但由于远隔重洋,此时他并不知道。由国民党顽固派一手炮制,致数千名新四军战士壮烈牺牲的皖南事变已经爆发。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4)

少年时代,司徒美堂离开故乡广东来到美国,为了讨生活,1885年,17岁的他加入洪门致公堂,后来他成为影响深远的“洪门大佬”。执掌“洪门”期间,他曾资助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致力于在洪门致公堂基础上成立一个华侨政党。

据司徒美堂孙女司徒月桂回忆,当司徒美堂在美国踏上土地的时候,他所看到的对华人的这些不公和欺辱,他永远记在心里。所以他从小就有一个愿望,我要让中国人争气。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5)

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踊跃捐资助饷,共赴国难。致公党中央发布训令:“海内外各处党员,一致参加抗战工作,出钱出力,以尽职责。”

年过花甲的司徒美堂发起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募捐达1400万美元。但国民党制造分裂、贪污腐败的行径却令他十分失望。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6)

“因为我爷爷他们不知道捐回了多少钱,但是都被国民党贪污了。你们贪污了,你们不救国家,你们还破坏共产党,你们要干嘛?爷爷就跟蒋介石(闹)翻了。”司徒月桂回忆道。

据司徒月桂回忆,司徒美堂后来在重庆见到了周恩来先生和邓颖超女士,在跟他们的交流中,他就知道他应该支持谁,他应该反对谁。

1948年,司徒美堂以中国致公党驻美洲总支部名义电贺解放军胜利,并在香港发表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离港返美前夕,中共为他饯行,他即席亲书一封《上毛主席致敬书》。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7)

“他给毛主席亲自写了一封信,表示他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理念,支持成立自己的国家,如果需要我接信立马回来。”司徒月桂回忆。

而后,毛泽东亲笔复信“至盼先生摒挡公务早日回国,莅临解放区参加会议”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8)

信件漂洋过海送达美国之时,人民解放军已打过长江,正摧枯拉朽向全国进军。那一天,戒酒20年的司徒美堂,在纽约破例开戒,开怀畅饮。

他真的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那么现在终于看到了曙光。

1949年9月,已是耄耋之年的司徒美堂辗转归国,抵达北京参加新政协会议,并受邀出席开国大典。他登上天安门城楼,以满腔赤子真情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9)

“他能看到五星红旗的升起,听到国歌的时候,我能感觉得到他在流泪,因为他有自己的国家了。中国能够昂扬吐气地站在世界上。”司徒月桂说道。

开国大典之后,司徒美堂打算“功成身退”,但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的力挽,他最终留了下来。在近70年的旅美生活之后,真正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后来毛主席说‘老人家,不走了,你的家在这里,留下吧’,这么把他留下了。”司徒月桂含泪回忆道。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0)

“多少年没过来了。”重回故地,司徒月桂感叹道,“这就是原来的83号,我们原来就住在这里。从老人家回来参加完开国大典以后,这六年他一直在这儿生活。”

司徒月桂说,“我们家的门牌号码和电话,是对全世界华侨公布的。一到礼拜天我们家餐厅里要开两大桌。都是来的这些华侨和那些想要求帮助的人,他是从来不拒的。”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1)

定居在北京的日子里,司徒美堂通过广播、书信等方式,向海外华侨宣传新中国各项政策。此间,毛泽东也常与他会面。

司徒月桂回忆,“(司徒美堂)的想法,华侨的想法,都是直来直去,这里头没有虚的假的。所以毛主席很尊重他,所以经常会在一起交流,一起沟通。”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2)

1951年,司徒美堂南下广东侨乡视察,了解土改情况。而后他致信毛泽东,反映了所见所想。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原专职副主委谢慈庭回忆,“因为他们(华侨)是在海外辛苦劳作赚钱回来买的土地,应该跟地主剥削获得土地有所区别。”

毛泽东在复信中写道“希望先生能于六月上旬返京,面聆教益。”对于司徒美堂的建议,中共中央一直十分重视。“所以各地都在土改过程当中注意考虑到了华侨的特点。”谢慈庭说道。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3)

如今,广东潭江河畔,司徒美堂铜像面朝故土,背倚江河。故乡他乡,愿为津梁。

96年前在美洲成立的中国致公党,也自那时起就被赋予了“侨”的烙印。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4)

1959年,反华排华风波中,致公党配合安置归侨难侨到广东岗美华侨农场工作。

“我是1966年10月回来,10月23日到农场。”华侨梁元贵回忆称,印尼排华风波中,他们被从那边一路赶下来。党和国家派了接侨船。“一回到湛江,就感觉到我们已经踏上了祖国的国土,是自己的国门。走出去是为了一个谋生,但是心中还是中国。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5)

梁元贵称,房改、医保社保,都是要通过致公党了解之后,他们(中国致公党)就会去帮助我们。

洪门老八的下场(为何能登城楼观礼开国大典)(16)

回望百年,展望新征程,我们感到信心百倍。”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致公党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宗旨,发挥自身特色,认真履行自身职能,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