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谁修建的(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一 长江之畔,武汉江汉关大楼静静矗立“当……”整点响起的钟声,仿佛这座城市的心跳 历史将记住这一重要时刻——公元2020年4月8日凌晨,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这座被白衣战士日夜守护的城,终于“通”了0时50分,离开武汉的第一班火车从武昌站开出,驶向广州 “九省通衢会,中南繁华京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那个人们熟悉的武汉回来了此时此刻,回望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我们再一次确认这一事实:有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相连、同心共渡,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在人类发展的时间轴上,2020年注定将成为历史记忆中的重要坐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沧海横流,浩荡前行,正驶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号巨轮,迎面遇上惊涛骇浪般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面对这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疾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一位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更是关乎人民命运的重大抉择经中央军委主席批准,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的4000多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 抢速度,就是安定民心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使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所全国瞩目的医院从交付使用前就开始了抗疫读秒倒计时为了抢时间,军队医护人员一遍一遍熟悉环境,规范诊疗流程,克服重重困难应收尽收、应收早收进驻8天后,火神山医院收治患者量就已过千 抢速度,就是践行使命 2月14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同日承担起医院143名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这是一所尚未完工的骨科医院,军地医护人员携手整合医疗资源,将原定的860张床位数提升至1060张,成为抗疫一线又一支“主力部队” 紧随其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按时限完成病房接管任务,两天后开始收治病人投入运行为了加大收治力度,医院各科室连夜腾房,将原定的700张床位拓展至820张,9天后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一声令,一声到“共产党员”成为战斗集体共同的名字专家党员突击队、“张华传人”党员突击队、插管党员突击队……在防护服和迷彩服之间不分昼夜不停切换,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中的承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2020年1月24日至4月16日,这一段人类历史的时间单元,见证并记录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交出的圆满答卷 二 在抗疫一线,这里按下的“快门”,锁定的是人民军队转型重塑再出发的“大景深”,彰显的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永恒底色 忘不了,对军队医务人员的赞美,持续鼓舞着抗疫一线广大官兵和医务人员的战斗热情:“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光明的使者什么样?一个听诊器可以作证——病床旁边,队员宋立强上身微微前倾,屏住呼吸,认真辨别听诊器中传来的声音,任凭汗水在防护服内流淌一些重症患者无法外出接受胸部CT检查,他冒着被感染风险,尝试隔着防护服听诊 希望的使者什么样?一组数字可以作证——56岁,36年党龄,40年军龄毛青说,自己得配得上写进履历里的每一个数字无论是搬运物资、洗消防护,还是监督防控、救治病人,毛青总是忍着右髋关节的旧伤,冲锋在救治第一线 最美的天使什么样?一幅画面可以作证——一次,医疗队员唐杰用湿棉签给患者湿润嘴唇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唐杰迅速清理污物,然后拿出床下的脸盆,倒上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 三 抗疫一线的一个个封闭空间,就像一个个高压氧舱,里面充满了高纯度的忠诚信仰那是一支军队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 人民至上,有一种战斗叫不舍昼夜—— “根本记不住今天是星期几,在这里,时间概念永远只有马上、立刻……”进驻医院后,军医马壮和战友们一直处于快节奏、高负荷的忙碌状态中,只为尽快收治病人 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转得越快,立得越稳深夜,赶去接班的军医胡世颉一脚踩上刚铺设浇筑的路面迷彩鞋上裹满水泥浆,变硬了穿不了,却成了一段记忆、一个化石,甚至一座丰碑 人民至上,有一种无畏叫舍生忘死—— 一位危重病人转运中输液管突然堵塞、出现心衰现象,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长方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毅然摘下起雾的护目镜进行穿刺 “一进‘红区’,哪有时间考虑怕不怕?腿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干,脑子不停地转只有一个念头:把人救活”每逢有重症患者需要紧急施救,护士马晓丽和战友们都毫不犹豫地迎上去 一名队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军医也是肉体凡胎,也食人间烟火,但只因人民把我们养育,需要的时候,以命换命都在所不惜这,就是我们的坚定” “穿过你的朦胧我的眼,只要有光感,我就要站在病人面前……”白衣战士们的“诗和远方”,写在他们奋战的日日夜夜里从他们心底奔涌而出的,是对人民岩浆般炽热的大爱深情 四 这里是武汉,是湖北,是中国 诗人约翰·邓恩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14亿人拥有武汉,武汉也拥有14亿人再大的天灾除以14亿也会变得渺小,再小的爱心乘以14亿也会无比强大 “武汉,今夜不再孤独,妈妈和她的同事们来了解放军来了”这个春节,一篇题为《最不寻常的寒假》的作文迅速在网上热传网友纷纷为小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夏海珍的孩子杨夏雨点赞 无独有偶湖南怀化8岁小学生图图手绘的“防疫漫画”,被无数网友转发漫画里,她将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解放军、工程基建人员,比作哪吒小朋友说:“哪吒有三头六臂可以战胜病毒” 一篇作文、一组漫画引发广泛关注的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家庭后方对抗疫勇士的默默支持,还有无数个你我他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的鼎力支撑 这个不同寻常的庚子之春,无数温暖的声音透过直播画面,回响在人们耳畔 在金银潭医院,医疗队队员和患者一起记住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那天,看到一些患者情绪低落,医护人员当着大家的面,在防护服上写下了“加油”二字就在此时,一处病房里传来《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很快,从一人到多人,从一个病房到整个病区,嘹亮的歌声让很多医务人员和患者热泪盈眶护士付靖说:“希望传递着希望,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一定能尽快驱除病魔” 面对无形对手、生死考验,军地携手并肩,叫响同一个声音——不分你我,只有我们 这是希望的声音,更是胜利的声音无数这样的声音,汇聚成中国坚强的最高音 “14亿人的泱泱大国,为什么能形成如此强大的组织动员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世界不少媒体正在寻找的这一答案,早已写在高瞻远瞩的判断和决策中——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动员的是力量,凝聚的是精神,赢得的是民心;传承的是历史,开创的是未来 “我们深深地呼吸,这生生不息的坚强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一切都化作希望我们深深地铭记,这众志成城的力量……”庚子之春,在聚燃中国抗疫力量的火焰中,我们都做了一根柴、化作了一束光;在构筑未来中国力量的大厦中,我们还可以垒作一块砖、砌成一道墙,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长城是谁修建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长城是谁修建的(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长城是谁修建的

一 长江之畔,武汉江汉关大楼静静矗立。“当……”整点响起的钟声,仿佛这座城市的心跳。 历史将记住这一重要时刻——公元2020年4月8日凌晨,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这座被白衣战士日夜守护的城,终于“通”了!0时50分,离开武汉的第一班火车从武昌站开出,驶向广州。 “九省通衢会,中南繁华京。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那个人们熟悉的武汉回来了。此时此刻,回望那些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我们再一次确认这一事实:有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相连、同心共渡,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在人类发展的时间轴上,2020年注定将成为历史记忆中的重要坐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沧海横流,浩荡前行,正驶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号巨轮,迎面遇上惊涛骇浪般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面对这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疾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一位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更是关乎人民命运的重大抉择。经中央军委主席批准,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武警部队多个医疗单位的4000多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 抢速度,就是安定民心。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使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这所全国瞩目的医院从交付使用前就开始了抗疫读秒倒计时。为了抢时间,军队医护人员一遍一遍熟悉环境,规范诊疗流程,克服重重困难应收尽收、应收早收。进驻8天后,火神山医院收治患者量就已过千。 抢速度,就是践行使命。 2月14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同日承担起医院143名患者的医疗救治任务。这是一所尚未完工的骨科医院,军地医护人员携手整合医疗资源,将原定的860张床位数提升至1060张,成为抗疫一线又一支“主力部队”。 紧随其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按时限完成病房接管任务,两天后开始收治病人投入运行。为了加大收治力度,医院各科室连夜腾房,将原定的700张床位拓展至820张,9天后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一声令,一声到!“共产党员”成为战斗集体共同的名字。专家党员突击队、“张华传人”党员突击队、插管党员突击队……在防护服和迷彩服之间不分昼夜不停切换,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中的承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2020年1月24日至4月16日,这一段人类历史的时间单元,见证并记录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交出的圆满答卷。 二 在抗疫一线,这里按下的“快门”,锁定的是人民军队转型重塑再出发的“大景深”,彰显的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永恒底色。 忘不了,对军队医务人员的赞美,持续鼓舞着抗疫一线广大官兵和医务人员的战斗热情:“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光明的使者什么样?一个听诊器可以作证——病床旁边,队员宋立强上身微微前倾,屏住呼吸,认真辨别听诊器中传来的声音,任凭汗水在防护服内流淌。一些重症患者无法外出接受胸部CT检查,他冒着被感染风险,尝试隔着防护服听诊。 希望的使者什么样?一组数字可以作证——56岁,36年党龄,40年军龄。毛青说,自己得配得上写进履历里的每一个数字。无论是搬运物资、洗消防护,还是监督防控、救治病人,毛青总是忍着右髋关节的旧伤,冲锋在救治第一线。 最美的天使什么样?一幅画面可以作证——一次,医疗队员唐杰用湿棉签给患者湿润嘴唇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唐杰迅速清理污物,然后拿出床下的脸盆,倒上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 三 抗疫一线的一个个封闭空间,就像一个个高压氧舱,里面充满了高纯度的忠诚信仰。那是一支军队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 人民至上,有一种战斗叫不舍昼夜—— “根本记不住今天是星期几,在这里,时间概念永远只有马上、立刻……”进驻医院后,军医马壮和战友们一直处于快节奏、高负荷的忙碌状态中,只为尽快收治病人。 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转得越快,立得越稳。深夜,赶去接班的军医胡世颉一脚踩上刚铺设浇筑的路面。迷彩鞋上裹满水泥浆,变硬了穿不了,却成了一段记忆、一个化石,甚至一座丰碑。 人民至上,有一种无畏叫舍生忘死—— 一位危重病人转运中输液管突然堵塞、出现心衰现象,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长方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毅然摘下起雾的护目镜进行穿刺。 “一进‘红区’,哪有时间考虑怕不怕?腿不停地跑,手不停地干,脑子不停地转。只有一个念头:把人救活。”每逢有重症患者需要紧急施救,护士马晓丽和战友们都毫不犹豫地迎上去。 一名队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军医也是肉体凡胎,也食人间烟火,但只因人民把我们养育,需要的时候,以命换命都在所不惜。这,就是我们的坚定。” “穿过你的朦胧我的眼,只要有光感,我就要站在病人面前……”白衣战士们的“诗和远方”,写在他们奋战的日日夜夜里。从他们心底奔涌而出的,是对人民岩浆般炽热的大爱深情。 四 这里是武汉,是湖北,是中国。 诗人约翰·邓恩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14亿人拥有武汉,武汉也拥有14亿人。再大的天灾除以14亿也会变得渺小,再小的爱心乘以14亿也会无比强大。 “武汉,今夜不再孤独,妈妈和她的同事们来了!解放军来了!”这个春节,一篇题为《最不寻常的寒假》的作文迅速在网上热传。网友纷纷为小作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夏海珍的孩子杨夏雨点赞。 无独有偶。湖南怀化8岁小学生图图手绘的“防疫漫画”,被无数网友转发。漫画里,她将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解放军、工程基建人员,比作哪吒。小朋友说:“哪吒有三头六臂可以战胜病毒。” 一篇作文、一组漫画引发广泛关注的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家庭后方对抗疫勇士的默默支持,还有无数个你我他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的鼎力支撑。 这个不同寻常的庚子之春,无数温暖的声音透过直播画面,回响在人们耳畔。 在金银潭医院,医疗队队员和患者一起记住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那天,看到一些患者情绪低落,医护人员当着大家的面,在防护服上写下了“加油”二字。就在此时,一处病房里传来《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很快,从一人到多人,从一个病房到整个病区,嘹亮的歌声让很多医务人员和患者热泪盈眶。护士付靖说:“希望传递着希望,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一定能尽快驱除病魔!” 面对无形对手、生死考验,军地携手并肩,叫响同一个声音——不分你我,只有我们。 这是希望的声音,更是胜利的声音。无数这样的声音,汇聚成中国坚强的最高音。 “14亿人的泱泱大国,为什么能形成如此强大的组织动员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世界不少媒体正在寻找的这一答案,早已写在高瞻远瞩的判断和决策中——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动员的是力量,凝聚的是精神,赢得的是民心;传承的是历史,开创的是未来。 “我们深深地呼吸,这生生不息的坚强。当春天来到的时候,一切都化作希望。我们深深地铭记,这众志成城的力量……”庚子之春,在聚燃中国抗疫力量的火焰中,我们都做了一根柴、化作了一束光;在构筑未来中国力量的大厦中,我们还可以垒作一块砖、砌成一道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