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旺斯西红柿真假分辨(15年来首次这个国家)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央视财经27日报道,能源价格飙升,让欧洲国家的普通人提前感受到了冬日的寒意。丹麦最大的西红柿生产商近日宣布,由于大棚生产所需的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冬天将停产西红柿和黄瓜。

同时,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德国日子不好过。很多行业都受到了能源危机和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影响,其中面包店是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一些德国的面包店想出各种办法艰难维持生计,但经营者依然担心,如果大环境没有改变,整个行业未来的前景将会十分黯淡。

不过,能源价格大涨也有赢家——美国经济。高昂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推动欧洲制造商转向美国。不少观察家认为,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是美国经济。

丹麦“西红柿巨头”宣布将停产!

据央视财经27日援引丹麦广播公司报道,由于维持温室大棚生产的成本大幅提高,丹麦最大西红柿生产商——北欧生物燃料公司宣布今冬停产。整个冬季都不会生产西红柿和黄瓜,这是15年来的首次。

普罗旺斯西红柿真假分辨(15年来首次这个国家)(1)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丹麦有100处温室大棚的生产完全或一定程度依赖天然气,能源危机已大范围影响园艺作物产业,与这些大棚合作的厂商正在考虑冬季停产的可能。

丹麦统计局数据显示,在能源价格飙涨的带动下,今年7月丹麦消费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8.7%,8月丹麦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分别涨至去年同期的5倍。

普罗旺斯西红柿真假分辨(15年来首次这个国家)(2)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丹麦能源署表示,由于俄罗斯暂停供应天然气,以及今年夏季欧洲大旱导致水库水位过低,且风力资源不甚理想,造成电力短缺,电价居高不下。

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丹麦能源署建议民众以各种方式节能,例如为窗户贴密封条、调低暖气温度、减少热水使用等。

丹麦政府宣布从10月1日起公共建筑室温不得超过19摄氏度、关闭公共建筑设施外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和照明灯光等。丹麦政府也与议会达成协议,向丹麦电力公司提供1000亿丹麦克朗担保,以稳定电力市场价格,保证供应安全。

经营成本飙升!德国面包店艰难求生

据央视新闻28日消息,在欧盟成员国中,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德国日子不好过。很多行业都受到了能源危机和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影响,其中面包店是受到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一些德国的面包店想出各种办法艰难维持生计,但经营者依然担心,如果大环境没有改变,整个行业未来的前景将会十分黯淡。

托比亚斯·埃克斯纳在德国经营面包店生意,他在柏林和周边地区开了36家分店,雇了220名员工。对于能源价格的飞涨,埃克斯纳感同身受。

德国面包店店主托比亚斯·埃克斯纳:“面包店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现在的挑战当然就是能源价格、付能源账单,现在仅凭精打细算已经没用了。”

普罗旺斯西红柿真假分辨(15年来首次这个国家)(3)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此外,面粉和食用油等原材料的价格也都在上涨。目前,德国面粉的采购价已经涨到了俄乌冲突前的大约2.3倍,一升食用油的零售价格也从不到1欧元上涨到了将近3欧元。为了应对成本飙升,埃克斯纳安装了新的节能烤箱,缩短了营业时间,他甚至还在考虑降低烘焙温度来节能。

由于最近成本上涨,德国已经有一些面包店倒闭了。德国面包师联合会常务理事弗里德曼·贝格表示,如果政府的援助不能很快到位,整个行业未来的前景将会十分黯淡。

普罗旺斯西红柿真假分辨(15年来首次这个国家)(4)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德国面包师联合会常务理事弗里德曼·贝格:“可能有很多店家不得不放弃经营或者干脆申请破产,我们已经接到了这类电话通知,有些面包店已经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破产。”

美国正在“吸走”欧洲制造业

据央视新闻28日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高昂的天然气价格迫使欧洲制造商转向美国”“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是美国经济”。报道称,鉴于美国相对稳定的能源价格以及美国近来公布的一系列针对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刺激和支持措施,专门生产化学品、电池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公司将从这些政策中受益。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安赛乐米塔尔称,由于电力成本飙升,公司已关闭位于德国的两座工厂,转向得克萨斯州的工厂继续生产。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化学公司OCI日前也宣布扩建得克萨斯州的厂房。

普罗旺斯西红柿真假分辨(15年来首次这个国家)(5)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华尔街日报》认为:“很少有欧洲企业没有被卷入到这场能源危机。问题是当前的痛苦到底是临时的,还是一个‘去工业化’时代开始的标志?唯一确定的是,欧洲未来在与拥有丰富资源的美国竞争时,将无法再依靠廉价的俄罗斯能源。”

普罗旺斯西红柿真假分辨(15年来首次这个国家)(6)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德国《商报》也指出,美国正在受益于欧洲企业外迁。报道称,由于当前欧洲天然气的使用成本几乎是美国的八倍,同时,由于对天然气的高需求和激烈的全球竞争,位于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制造业目前已经限制或关闭了大部分产能。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在美国扩大业务。

布鲁盖尔研究所副所长玛利亚·迪莫蒂斯:“如果制造业消失,将沉重打击欧洲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央视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