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武术可以自学防身(我学习武术的过程)

我小时候很瘦弱,个子比同龄的伙伴们矮一头,力气也小,因此常受那些调皮的男孩欺负辱骂殴打是常事,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因嬉笑玩耍发生矛盾;有时因某次考试比他们考得好;有时因对方心情不好;甚至有的时候就是对方直接看我不顺眼总之一句话,看你是弱鸡,不揍你揍谁?每次挨打后我就痛定思痛:要是我比他们高大强壮,他们敢惹我吗?记得第一次看《少林寺》,对电影里武僧们精湛的武艺满眼的羡慕,好想自己也变成武林高手: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从此,我童稚的心灵有了习武的念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有什么武术可以自学防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什么武术可以自学防身(我学习武术的过程)

有什么武术可以自学防身

我小时候很瘦弱,个子比同龄的伙伴们矮一头,力气也小,因此常受那些调皮的男孩欺负。辱骂殴打是常事,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因嬉笑玩耍发生矛盾;有时因某次考试比他们考得好;有时因对方心情不好;甚至有的时候就是对方直接看我不顺眼。总之一句话,看你是弱鸡,不揍你揍谁?每次挨打后我就痛定思痛:要是我比他们高大强壮,他们敢惹我吗?记得第一次看《少林寺》,对电影里武僧们精湛的武艺满眼的羡慕,好想自己也变成武林高手: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从此,我童稚的心灵有了习武的念头。

一、没有师傅,盲目自学

有一次吃饭闲聊的时候,我跟父亲说我想拜师习武。善良老实的父亲知道我在外面常受别的孩子欺负,他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吃亏,但他又怕我学好武艺恃强凌弱、惹事生非:“不会武艺,有什么事情忍忍就过去了,学了武艺,仗着自己有两下子,跟人发生矛盾就按捺不住想动手。”

父亲不同意,幼小的我就没钱拜师,而且,家里父母不点头,就算有现成的师傅也不敢教。父亲的话并没有浇灭我习武的想法,我的想法很实在:我不想被别人欺负、打骂。于是,我决定自学。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没有师傅,我就用平时存下来的压岁钱去圩镇的旧书摊上买回一些武术类的书籍,如《武林》、《武魂》、《精武》等旧杂志,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偷偷地比划。有时为了一个招式,照着书本上的画图和说明琢磨老半天。因为听大人们说过一些我们那里流传的练功方法,于是,我便自己用一大二小三个面粉袋去河滩上用沙子装满,再用针线缝好袋口。两只小沙袋用来绑在腿上行走纵跳练腿功,那个大沙袋则被我吊了起来每天用拳腿击打、用手臂撞击。本来打沙袋是每天要用活血化淤的药水搽抺击打部位的,只是我不懂,只知道懵懵懂懂盲目瞎练,常常把身上弄得青一块紫一块。

二、邂逅舞狮人

在我十一岁那年,我的伯母在上山砍柴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脚扭伤了,请隔壁村一个沾点亲的伤科医生医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这时候,恰好我村里来了一老一少两位舞狮人,一路上卖艺兼卖药医跌打。父亲和伯父商量:大嫂的脚叫东山表叔治却老是治不好,我看是不是请这两个舞狮人看一下?伯父有顾虑:就是不知道表叔会不会见怪?父亲说没事,到时候我会向他解释。因父亲很好客、我家的房子宽敞,也顺便给我伯母医脚,在我父亲的盛邀下,舞狮人便住到了我家。转眼七八天过去了,伯母的脚伤大有好转。老舞狮人家里有事先回去了。没想到这时候本地的那个伤科医生来看伯母的情况,刚好看到年轻舞狮人在给伯母敷药,当时就变了脸色。父亲赶忙给他们两位互相介绍。本地跌打医医生笑呵呵地伸出手:很高兴相识少师傅。舞狮人也伸出手与本地伤科医生握手:幸会,幸会。就在握手的一瞬间,父亲的那位表叔猛地用大拇指扣住舞狮人的虎口穴,舞狮人深吸一口气,一翻手腕奋力一甩,两人电光石火之间已过了三五招。父亲奋不顾身插在中间把他们隔开:表叔莫生气,是表侄自做主张请这位少师傅。我改天向表叔赔罪。看见父亲很诚恳,本地跌打医生只好悻悻走了。

在舞狮人精湛医术施治下,伯母的脚奇迹般地恢复了原来的模样。这些日子父亲总是好酒好菜招待舞狮人,让舞狮人着实有些感动,他见我只有一兄弟,也知我一家人善良老实,怕我家会吃别人的亏,便在临走前的那个晚上,传授了我一套防身八法:分上中下三拦,加前后左右四关,再加警戒预备式,共八式。

第二天,舞狮人便去了他乡,也许对走江湖的人来说,漂泊便是他的宿命。

三、鼎鼎大名的堂叔公

好久没消息的堂叔公突然回来了,那一年,我正在上高一。

堂叔公是个传奇人物,建国前参加解放军,后随部队抗美援朝,在白山黑水间跟美国鬼子拼过命,复员后分配到基层供销社当主任。我猜想堂叔公历经枪林弹雨,战场上厮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而能安然无恙,应该是他年轻时练就的功夫,以及部队里严格的军事训练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来堂叔公应该有很光明的前程,可他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好色,走到哪嫖到哪。文化大革命一来,革命群众便群起造他的反,把他扭送到大街上批斗(堂叔公工作上没问题,批斗他主要是作风问题)。群众大会上,这个打他一耳光,那个猛地给踹上一脚。群众问他:你可知道错误?这样挨打是啥滋味?堂叔公却依然哈哈大笑:没啥感觉,你们不过是给我搔痒 !众人勃然大怒,被他戴了绿帽子的人更是咬牙切齿,于是众人便用电棒来击打堂叔公(那时正是造反派武斗厉害的时候,公检法瘫痪,连警用器械也被他们抢了去)。因堂叔公死不改过,便被单位开除了。后来,堂叔公索性丢下老婆孩子,带着一个女人私奔了。

堂叔公这次孤零零回来已经很落魄(跟他的女人花光了堂叔公的钱便跑了,回来了老婆孩子也不理他),有时酒瘾发作没钱喝酒很难受。他知道我父亲比较大方,我家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好,便常常跑到我家来找父亲“聊天”蹭酒喝。有时堂叔公喝了酒,高兴头上便会露几手让我们开开眼。他表演棍法的时候,开头便是一个不丁不八的龙心脚,双手握棍用力一抖,只见棍头的棍花像暴风中摇曳的花朵,嗡嗡作响,抖个不停。堂叔公最厉害的是他的铁砂掌,五块以前做祠堂用的青砖平放在地面一字立起,只见他扎紧马步,微微运气,用力一掌劈下去,五块青砖对半全开。

父亲看我长大了,也知道我脾气温和,便想叫堂叔公收我做徒弟。这时堂叔公便表现出他精明的一面,没说不教,也没说教,只是说起他在安远教过几个徒弟,收了三千块钱一个人的师傅钱。那时是九三年,三千块钱等于父亲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我读高中又要用钱,父亲深感压力太大,只好作罢。尽管如此,堂叔公还是经常来我家,父亲也照例请他喝酒。时间久了,堂叔公过意不去,便传授了我一套练习气功的吐纳方法,教了我一套板櫈拳,但没有教我拆招。而堂叔公最擅长的棍法和小擒拿手法就没有教。其实堂叔公的武艺大部分来自我曾祖父的传授,只是我曾祖父和我祖父的相继早逝,加上我曾祖母和我奶奶反对父亲两兄弟习武,导致了我家的武艺到了父亲这一代便失传罢了。

说一句题外话,堂叔公教的气功吐纳法因练的过程中生了一场大病,又晕又呕,打了我五六天的点滴才好。我怀疑是练习的方法不对、或者是堂叔公漏掉了某些细节,我便放弃了这套功法的练习。

1995年初,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中断了高中学业,去了一家市级国有企业工作。

因自己有了工资,又还年轻没压力,我便想拿出三千元正式拜堂叔公为师。等年底回家,我问起堂叔公,父亲说:堂叔公几个月前因喝劣质白酒酒精中毒死了!我一阵唏嘘,没想到一生传奇一身真功夫的堂叔公却因好酒如命而送了命!

四、南下广东,“踢馆”咏春拳馆

2003年,正是散打王擂台赛开展得如火如荼,柳海龙宝力高他们大出风头的时候。也是那一年,我工作的那家市属国有企业倒闭。

于是,我背起希望的行囊,去了广东的深圳。

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因为散打王比赛的影响以及电影《咏春》的播放,深圳的街头有很多散打武馆和咏春拳馆。

工作之余,好武的我便常去那些武馆观摩。在我的眼中:散打非常简单直接,没有丝毫的花架子。它类似于一种体育运动,对抗激烈,对身体的要求非常高。但长期大运动量的练习和比赛,对身体的消耗和伤害也很大,所以绝大多数散打运动员在三十岁之前便退役。而咏春拳传说是女人创拳,则偏重于巧劲,讲究以技巧来对付强敌,有一定的防身功效,杀伤力稍嫌不足;但咏春也有适合强身健体的一面,看过叶准表演的视频,八九十岁的叶准仍身手矫健。

记得有天刚好是周末,公司放假,我沿着深圳的街道闲逛,刚好看见路旁一楼的一家一百多平方的咏春拳馆,只有一个年轻人正在练拳。我感觉有点手痒,便提出想跟他切磋切磋、友好交流,年轻人很爽快地答应了(自小养成锻练习惯的我一直将舞狮人的防身八法和堂叔公的板櫈拳像做体操一样勤加练习)。于是他以二字钳羊马起式,我以警戒式应对。我首先进攻,一阵狂风疾雨似的乱拳打得年轻人步步后退。我主动停止了进攻,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是刚练一年,经验不足,但我师傅很厉害的,他年轻的时候还是黑社会的双花红棍哩。我说:怎么没看见你师傅?年轻人说:他是香港人,回香港去了。要下个星期三才会过来。

为了亲身见识传武真正的实战功夫,星期三我特意请了假赶往那家咏春拳馆。远远只见门口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正在扫地,我猜想他就是馆主。“师父中午好。”,我微笑地同他打招呼,先生是来学咏春的吗?老头和蔼地问我。我不想让老头误会,我便很真诚地道明来意,便再三声明不是来踢馆,只是来体验原汁原味的传武技击风采。等我很恭敬地双手递上一条早已准备好的芙蓉王香烟给老头后,老头很高兴地答应了。一站到拳馆的场地中央,老头便让我随便打,于是我又想像上次一样无招胜有招,便一顿乱拳打过来,可老头的反应却是出奇地快,而且双臂又像铁一样硬,只要一碰到他的手,便把我的手臂磕得生痛。尽管我使出了练了十几年的防身八法,还是刚刚到第六招却被他打倒在地。我不服气,爬起来再打,可结果还是一样。我很纳闷地问老头:怎么没见你使出咏春的招式呢?老头耐心地给我解释:拳法套路只是方便人们练习,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在实战中的协调性,实战之前还要不断地进行拆招练习,增强肌肉的感应能力,然后在不断地实战当中练就身体的本能反应。只有到了出手即成招防守皆本能的境界才算功夫上了身。那时哪里还有套路的影子?我顿时恍然大悟。

最终感悟

作为一个资深武术爱好者,当时学习武术的初心是不想被人欺侮。也许是持之以恒坚持运动的原因,后来我个子也长得比大多数同龄人高了,体格也更魁梧了。自我上中学起至今,除了所谓的比武切磋,一次真正的打架也没打过。就算生活中发生摩擦也大家平和沟通解决。我想,也许是我强壮的体格会让有心想找我茬的人先畏惧三分吧,不过,最重要的是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法律也健全了。

和谐社会,把传武当作一种体操,锻炼身体也挺好。尽管它曾经是一种情怀,曾经寄托着我们少年时的武侠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