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动物世界讲解(赵忠祥动物世界的解说风格来自)

大家熟悉的赵忠祥的《动物世界》解说风格非常的有特点,一种运用轻声的播音表达方式,有别于其它的解说风格让这个节目有了一种全新的,那么这种独特的解说风格是怎么来的呢?

告诉你,这种解说风格最早源于在一个防空洞里搭建的录音棚中。

赵忠祥动物世界讲解(赵忠祥动物世界的解说风格来自)(1)

赵忠祥在八十年代与杨澜主持节目

在北京市幸福大街8号有一个大院,这是原崇文区区委的所在地,大院里面不远有一个操场,操场旁边的有一个建筑物,是一个防空洞的入口。这个防空洞是早些年战备使用的,后来被改建成了录音棚。

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马莹与一个音像商挂靠了一家叫“农村读物出版社”的单位。那是一家新兴的出版社,他们互相合作,做有声读物,内容有广播剧、微型小说等等,但做的最多的是教大家怎样养猪、怎样养羊、怎样栽花之类的录音带,然后发行到广大农村。这个防空洞就是当时作为这些有声读物录音棚使用的。

当时参与录音的都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业务尖子、录音师、播音员都是一流的。据在这些配音演员中当时年龄最小当时还在北京台的董浩在他写的书《不吐不快》中说,当初有方明、铁城、葛兰、雅坤、张筠英、周正、瞿弦和、赵忠祥等,都曾在这里打过工。

赵忠祥动物世界讲解(赵忠祥动物世界的解说风格来自)(2)

后来的董浩成了央视的主持人

虽然是打工赚外快,但是大家怀着对艺术的执着,一丝一毫都没有放松。董浩说,他在这里边获益匪浅,与那么多的著名主持人、艺术大师结识,看人家怎样处理文稿,借鉴学习大家的经验,听各位老师的录音,使他的播音艺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让他为日后的成名打下了基础,这个防空洞变成了他的艺术大学。

由于题材的关系,录的最多的是科技方面的节目,比如怎样养猪、养羊等,而且都是以对话的方式来出现,包括在介绍养羊的时候怎样讲,羊的育种成活率高控制等等。在那个年代,这样一个话题还让很多人有些脸红。

这种科学普及的文章播讲,在那个时候,在那个有太多禁忌的年代,在广播中还属禁忌之点。作为有些名气的播音员,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些抵触的,所以大家一致通过了一项不成文的决议,跟音像商说,不能在出版物上署自己的名字。

赵忠祥动物世界讲解(赵忠祥动物世界的解说风格来自)(3)

董浩在广播电台录广播剧,这可不是在“防空洞”

录音棚里的文稿都是用大稿纸撰写,每人分到厚厚的一大叠,摞起来像小茶几式的。音像商的文稿,让播讲者一晚上不停的讲也讲不完,时间长了恶嗓子真的受不了。一般的情况下,每次录制完成都要到凌晨三点多钟,真的是人困马乏。

刚开始的解说还是声情并茂,等到后半夜,疲惫的大家都念得有气无力了,能把字吐出来清晰就很不错了。可是质量还要保证呀,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老用那种铿锵有力的音调,这一夜七八小时到清晨会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所以董浩和赵忠祥一起找到了一种轻声播音的方法,这种方法果然奏效,播出来既保证了文稿的质量,又不累嗓子。后来,赵忠祥在《动物世界》(后改名《人与自然》)中所展现的解说风格就源于此。

多年后,董浩和赵忠祥聊起这件事,他们不约而同的都笑得眼泪流了出来。这是一段独特的广播历史,也是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段“奇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