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

从孩子上学之后,我们就会反复听到教师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孩子,那就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分数上,而是跟孩子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展现的状态相关。

学习能力是一项综合的能力,它可以拆分成3项细分的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记忆力强的孩子可以很快地吸纳知识,从而进入到思考的环节;观察力强的孩子能快速地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避免流水账式的记忆;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能从复杂的信息中快速筛选出重要信息,推测出材料中的隐含意思。

这三项能力的互相作用能帮助孩子很好地整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同时,这些能力也是孩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考察重点,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如何用绘本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样是陪娃读绘本,为什么孩子的逻辑思维却相差这么大

今天我们就以学校考核的常见题型为例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一、常见的题型

01

多角度观察

5到6岁,孩子开始有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到了小学之后,常见的题型之一就是考验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即使到了初高中这类题目都是数学里的难点,所以从小让孩子有意识的进行一些简单的空间想象训练,对未来的学习也是大有益处的。

虽然是难点,但多角度观察的题型种类却不多。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01

实物道具的多角度观察

下面这道题很典型,从前后左右4个角度来观察长颈鹿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

这种题目,A和C(也就是正面和背面)位置上的小朋友的观察结果很容易判断。比较难的是B和D的位置。

这里的小技巧是确定哪个小朋友和你的视线角度方向一致。B和你面对面,方向肯定相反。所以D小朋友就是和你视线一致的人。然后根据你自己的视线角度来判断D的观察结果。最后剩下的就是B啦。

02

立体积木的三视图

相比上一种题型,立体积木的三视图因为参照元素不明显,所以对小朋友来说,更难。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2)

空间的想象能力并不是凭空提升的,对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来说,想象的基础是先有充分的视觉观察。所以,不管老师教了什么样精妙的解题技巧,但最好的方法,还是让他们动手用积木把题目上的图形还原出来,然后再真切的从各个角度观察来获得答案。

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这样做一道题就要搭一次积木,太浪费时间了,效率太低。但我们必须清楚,学习的路很漫长,我们真正要为孩子储备的是学习能力和耐力。急功近利反而会因小失大。

02

火柴棒游戏

火柴棒游戏真的是非常经典的思维练习了,它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即使是大人都未必能找出答案。

01

火柴棒算式

比如下面这种火柴棒算式,在计算上没有超过20以内。但是到底变动哪个数字,或者哪个符号,就需要很好的观察力和推演能力了。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3)

要把火柴算式做得好,家长们平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预备训练。把不同的数字,按照由几根火柴棒组成进行一个分类。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4)

在孩子熟悉了之后,可以进行简单的口算提问。比如,给火柴数字5上增加一根火柴,它会变成几?通过这张表格,很快就能判断出可以变成6和9。

02

火柴棒图形变换

这类型题也是千变万化,光靠刷题堆量是很难有根本性提高的。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5)

最好的方法,仍然是动手。非常建议给小朋友买一盒火柴棒教具,让他们自己动手摆弄,玩得多了,观察得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上手了。

03

认识钟表

时间问题,与其说是数学题,不如说是一个生活常识题。即使不是因为学校考察,小朋友也应该要掌握。

看钟面来写时间和看时间来画指针,都是最基础的。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6)

看似很简单的认钟问题,家长们普遍反应,一般也要教上好几遍,再加上平时反复练习才能真正学会。

想来也确实如此,一小格代表1分钟,一大格代表5分钟,30分钟是半小时,60分钟就进入下一个小时,这么多概念堆在一起要理解和内化,对6、7岁的孩子还真不简单。

04

逆向思考

应用题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难点。应用题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读懂题目。

要帮助小朋友解决“读题难”最好的方法就是画图。下面就是逆向思考应用题几种简单易懂的画图解题方法。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7)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8)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9)

05

排队问题

排队问题的核心在于“几个”和“第几个”的分辨。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0)

在解答排队问题时,可以提示小朋友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有”和“第”圈出来。这样解答起来就事半功倍。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1)

对排队问题最好的训练也是在生活中。参观买票要排队、购物付款要排队、幼儿园要排队做操。这时,家长们就可以做个有心人。问问孩子“我们现在排在第几个呀?”或者“你前面有几个人呀?”如果孩子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那么孩子在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形象上的认知和积累。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虽然每一种题型我们都能找到针对性的解题方式,但题目总是千变万化的,对于家长来说,重要的不是孩子能不能解答某一道题,而是孩子能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想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家长只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加引导就可以了。

什么叫“有意识”呢?比如你知道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于是就会带着孩子到外界多走多看,但回到家里就会发现孩子根本说不清看到的事物。但如果你给孩子一个清晰的目标,比如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所以,在观察开始之前,我们就要给孩子一个“观察的目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火柴棍游戏,我们可以让孩子观察每个数字由几根火柴组成,再继续观察哪几个数字可以通过移动一根火柴进行互相转化;再比如前面的时钟问题,我们可以让孩子观察一分钟时针走了几格,一小时之后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虽然这些都是题目,但是答案其实就隐藏在现实生活之中。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家长和老师可以用的常见的观察方法。

01

比较观察法

所谓比较观察法,是通过对被观察对象进行认真比较而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比较观察法的运用,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特征比较观察法。被观察的客观对象都有许多特征,譬如,外表颜色、体积大小、对象形状、行为表现等。所谓特征比较观察,就是选择客观对象的某一特征并以此为标准对被观察对象在 比较中进行观察。例如,带孩子去动物园玩耍时,可以让孩子对比观察老虎和狮子的不同;比较观察两片落叶的不同等。

第二,差异比较观察法。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 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所以,客观对象之间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所谓差异比较观察,就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从而观察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例如,出示下面两幅 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图片: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2)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这两幅图片进行细致比较,找出它们之间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在看起来就不一样的对象间通过比较而观察 到它们的差异,这不算观察能力强。在看起来极其相同的对象间通过比较而观察到它们的差异,才是比较强的观察能力。

第三,求同比较观察法。所谓求同比较观察,就是通过对两个 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从而观察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相同之处。例如,绘本《上床睡觉》中画了一张吊床,吊床上放了四只颜色和花纹各不相同的枕头,又画了六只不同的动物,身上穿了不同颜色和花纹的衣服。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把不同的动物和不同的枕头进行比较,从而观察到其中有四只动物身上衣服的颜色与花纹和吊床上四只枕头的颜色与花纹一样。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3)

02

顺序观察法

所谓顺序观察法,就是在明确观察目的与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按照某种顺序,譬如从左(右)到右(左)、 从上(下) 到下(上)、 从外(里) 到里(外)、 从整体(部分)到部分(整体),有序地分步骤地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例如, 出示下面这张图片: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4)

这是一幅没有画完整的图片,要求幼儿通过观察说出图片中缺 少的部分。为了避免幼儿无序乱找,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从上到下以 及从左到右的顺序,把没有画出来的部分一个一个地寻找出来,并且补画上。

03

分解观察法

所谓分解观察法,就是为了观察某个作为整体的对象,引导孩子把该整体分解为几个部分,先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去观察,然后 再形成对整体的观察的一种方法。例如,对蜗牛进行探究。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5)

为了观察蜗牛,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把蜗牛大致分为外壳、触角(两对)、软体、嘴、足五大部分,然后分别观察,譬如,蜗牛的外 壳是什么样的?蜗牛的触角是什么样的?蜗牛有脚吗?每一部分都 观察过了,最后就形成了对蜗牛的整体观察。

04

动态观察法

世界上的所有客观对象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谓动态观察法,就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观察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一天中太阳的变化,早上去幼儿园时太阳什么样,中午吃午饭时太阳什么样,傍晚从幼儿园回家时太阳什么样,晚上 要睡觉时太阳什么样,并且把这种跟踪观察的结果用图画记录下来。

05

实验观察法

所谓实验观察法,就是通过对被观察对象施加人为的影响和控 制,在改变被观察对象自然状态的基础上,来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它与自然观察有明显区别。自然观察的最重要特点,就是绝对不能对被观察对象施加人为的影响和控制,而必须保持对象本身的自然状态。

通常,实验观察也简称为实验,是一种广义的观察方法。例如,为了了解蜗牛能不能听到声音,北京曙光幼儿园的小朋友提出了如下实验设想:把蜗牛放在一个玻璃箱里,然后采用大声喊、播放难听的声音等不同的人为刺激办法影响蜗牛观察蜗牛的反应。

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方法(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推理能力)(16)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需要有耐心,依照孩子的性格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计划。

不同孩子的眼睛里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孩子的观察能力。只有观察,才会发现洗手间的回声特别大,才会发现雨天时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才会发现下雪的时候比化雪的时候要暖和……才会更加热爱生活。

而当孩子具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这些考察的题目又算得了什么呢?

部分内容摘自《让孩子聪明的游戏:儿童创新思维培养》

文章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