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

河北方言真的又多又杂 说河北方言复杂,估计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一大片南方省份都要表示不服。 就连上流君自己也写过《普普通通的河北人的普通话最普通》,夸赞了一番河北人普通话好,现在又说河北方言多,这难道不是啪啪打脸?

慢着!当然不是! 在《普普通通的河北人的普通话最普通》里,上流君可是也划重点强调过: 虽然河北人很习惯说普通话,但河北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方言。 不过,河北方言的“多”和“杂”十分独特,跟其他省份相当不同——

其他省份虽然“十里不同音”,但发音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地人听到后,尽管不可能说得特别细,大体上是哪个省份还是能简单判断出来。可是河北省,你根本没法判断。 以下图我国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分布为例, 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方言主题色”。也就是说,能用某种方言来概括出这个地方,比如广东的粤语、福建的闽南话、江浙地区的吴语:

▲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

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1)

再来看看河北方言分布图,花花绿绿,难以寻找到一个主题色,有的地方讲“北京官话”、有的讲“晋语”、还有的讲“东北官话”……明明是一个省的人,从方言来看,倒有十多种“味儿”,像是来自不同省份。

▲河北方言分布图

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2)

河北方言,冒充周边省份土著不是梦

河北口音“大杂烩”,东南西北各不同。由于河北其他地方的方言或多或少受到临近省市的影响,一个说着方言的河北人往往可以轻松地骗过外乡人,冒充当地的土著。

张家口一口“老西儿”味儿

从马甸上京张高速,经八达岭、官厅水库、沙城、宣化等地,就是位于河北省西北方向的张家口,他们说话都是一口“老西儿”味儿(山西话)。

历史上张家口是著名的通商集贸之地,沟通山西、河北和蒙古,山西商人带来了浓厚的山西风格,影响了张家口地区的方言,现在它们属于晋语区,是北方为数不多保留了入声的地方。 不清楚——不机密 不怎么地——二五眼 相当差劲——添球 裤兜——央蜜 脚后跟——节懒更 关键——几古将 看看——猫猫 干什么——抓呀

▲晋语分布区

以前还有察哈尔省的时候,张家口是省会,1952年撤掉时,原本管辖的大同市划到山西,张家口、承德划到河北,剩下的划到内蒙。

▲热河、察哈尔省

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3)

张家口和山西,不仅方言相似,在“吃”上面,也有很多共同之处:

▲张家口和山西都很喜欢吃“猫耳朵”

大碴子味的秦皇岛方言也是河北话

顺时针方向到了秦皇岛,因处于河北和辽宁的交界,跨过去就是关内关外两重天,所以,口音里带着明显的东北味儿。

▲位于秦皇岛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关内关外分界线

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4)

比如说秦皇岛人经常说的“埋汰”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你这不是埋汰人呢么!”,搁东北话里就是“埋汰银”。 除此之外,形容人特别富的时候,秦皇岛和东北一样,都是“有老鼻子钱了”,“晕”叫“迷糊”,“不舒服”叫“不得劲儿”,“胡说”叫“咧咧”……

虽然相似程度能高达80%,但在某些地方,两者也略有不同——秦皇岛方言儿化音的现象更严重,例如,秦皇岛方言中的“钵愣盖儿”与东北话的“钵愣盖子”、“脑袋瓜儿”与“脑袋瓜子”。

唐山话,天津话和东北话的大结合

冀北重工业城市唐山,这儿的口音在河北各地方言里面算是最独特的了,音调拐来拐去,是天津话和东北话的大结合。 大部分人对唐山话的初印象,应该都来自春晚舞台上赵丽蓉老师的表演——“唐戈儿奏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 唐山方言音调高低起伏明显、语速不快但乐感强,且声韵搭配变化较大,容易给人一种诙谐之感,这一点真的十分和天津话有共通之处了。大概也是这个原因,让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能在东北话之前,成为春晚“扛把子”。 唐山方言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词汇,“二叔”读“二收”、"来客人"叫"来且"。 唐山人的时间是“列个儿”、“今儿”、“明儿”、“后儿上”,虫子是“老介”、“洋la子”、“蚂蚱”、“臭大姐”:

沧州也被“哏都”方言影响

作为传染力极强的天津话,影响的自然不只是唐山,和天津相接的沧州中毒更深。 听办公室里的沧州妹子用方言打电话,和听马三立老先生说相声似的,一口一个“嘛嘛”的,那是相当逗乐。 在一些日常用词上,沧州说“糟践人”叫“嚯嚯人”,“恶心”叫“腻味”,天津也有类似的用法;天津和沧州都喜欢用“倍儿”来表示强调;口语中都喜欢加入“嘛嘛”之类的语气词,都喜欢统一称呼女性为“姐姐”。 不过可能因为沧州是“武术之乡”,因此方言讲得也比“卫嘴子”更硬气,所以会给人沧州方言方言味儿更浓的错觉。 比如,沧州话问什么时候会说“嘛四猴”,而天津方言是“嘛时候”。 沧州话还有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管“夫妻俩”叫“公母俩”,不过一定要注意发音,正确的发音为“巩木lia”。 友情劝告,要是发不准音千万别乱用,否则小心因为乱抖包袱耍贫嘴,被拥有十八般武艺的沧州人民追着打。

“睡城”廊坊说着一口京片子

紧靠着北京、被戏称为北京“睡城”的廊坊,要说方言不受北京影响是不可能的。无论是语序、儿化音,还是特殊用词,廊坊方言都带着一股抹不掉的京腔。 北京人说话爱说“您”,已经成为了一个梗: 北京大爷哄孙子别哭:没必要,您这样真的没必要。 孙子:嗨您甭管我,该下棋下棋歇着去吧您。 廊坊方言也很喜欢用“您”来称呼对方,我们班廊坊市里的同学,张口就是很纯正的“京片子”:“呦,二大爷,您又遛弯儿呢!” 两个地方人们都会用“听”来表示“闻”,比如:“我这大老远就听着味儿了”。 廊坊北三县——被称为“飞地”的香河,三河,大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是和北京的口音、风俗基本完全一样。 但“南八乡”,也就是廊坊安次县的永定河以南地区,口音则比较特殊,没有那么像北京话,外人也不容易听懂。

▲被北京包围的香河、大厂、三河

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5)

除了上面这些,像是衡水的故城、景县、阜城、枣强、武邑等几个县,与山东临近,又是在大运河岸边,日常方言里留有不少山东话痕迹,再往南边的邢台则是山东话与河南话的结合。 河北方言这种又多又杂、仿佛“其他邻省方言”的情况,在语言学上被称为河北方言的“涉外”现象。 其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离得近,有交流自然有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省格破碎”,这一点我们在之前有关河北的文章里也提到过,频繁的建置更改,河北本来就是拼凑起来的省份。 不过,作为一个推普效果卓越的省份,可能很多人不注意的话,根本发现不了河北不同地方方言不同,它们的差别也会在时间里慢慢磨灭。但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保留下来,毕竟,大学里看着其他同学都会方言,自己只能说普通话的感低。

身为唐山人,感觉唐山话和天津话的相似之处很少[捂脸]

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6)

东北为什么没有河北话(有北京话东北话为什么没有河北话)(7)

河北,一直被折腾,从未被超越

作为一个省份与这个省份成员的省籍感,它的存在感是对省份作为共同体的认同,这个学术说法简单说来,一提河北省河北人有没有统一鲜明的形象?事实上,如果有一个百岁的河北人,浪迹天涯午夜梦回时,他想到的故乡河北几乎是一个难以聚焦的“流动的故土”,因为故乡的焦点一直在玩走马灯。

清代,直隶总督衙门在保定府,省会也在保定;北洋政府时期,直隶总督府在天津;1928年改名为河北省时,省会仍在天津,但10月又迁到北平;1930年10月,省会再迁天津;1935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河北省会又迁到保定;抗日战争时期,省政府曾经在邢台,抗战胜利后又回迁北平。

你以为建国了,和平安定了,河北就可以不折腾了?看看建国后。1949年,保定成为河北省省会;1958年4月大跃进时期,为了工农互促,全面跃进,省会由保定迁往工商业更发达的天津;1966年,美国扩大了侵略越南的战争,中苏关系恶化。为响应“备战、备荒”指示,河北省委决定将省会撤出濒临海岸易受攻击的天津,迁回内陆保定;省会回保定没几天,“文化大革命”爆发,北京军区有关领导认为,石家庄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从此,石家庄坐上了省会的宝座,至今稳如泰山。1949年之后,变动了省会的,除了河北之外,只有河南省会由开封变成郑州(交通便利决定一切),安徽省会由安庆变成合肥。但省会在三座城市之间周转的,唯有河北。但要一个河北省人瞄准一个想象的中心形成一个省份的共同记忆,最终只能换来一句no zuo no die。

没有河北话,也没有河北菜

除了谜之省会之外,河北的谜之形象还有很多。有一种叫做河北话的河北方言吗?貌似,是木有。在河北,离北京近的那一圈河北人说的差不多就是北京话(包在京津之间的三河、大厂、香河,贴着北京的廊坊固安等)、靠山东那一片口音像山东话、靠东北的自然是俺们那旮旯的刘老根味、靠西边的则更像山西话。

而一提河南有曾经作为国宴菜系的豫菜,山西则有几百种花样面食,但提到河北,吃货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只有驴肉火烧。但火烧毕竟只是一个小吃而已,要整上一大桌特色河北菜,几乎也是谜之菜单了。

河北省没有河北话,没有河北菜。河北人几乎是全国省感最弱的一群人。一个沧州人到张家口和秦皇岛,需要到北京倒车,而到了张家口当地口音是山西话,秦皇岛人则是一口东北话,这几乎都是出省的感觉,但居然都算是河北。这个共同体认同的虚无主义,来自河北省版图的剧烈变迁。

其实几十年前,好些地方都不算是河北。貌似同样没啥存在感的张家口,1928年时是察哈尔省省会,1952年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察南、察北两专区合并后称张家口专区,才归了河北省。这块土地,在地貌、风俗上其实更接近内蒙,而不是老直隶范儿,顺便提一下,1949到1952年,张家口还做过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除了大版图上的形象不明、身份可疑之外,河北内部的中心区域也不断被洞开。房山、良乡、昌平、通县、顺义、大兴、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这些今天著名的京郊在1952年之前都属于河北。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如果你家院中原本有一个池塘,年年夏天你还在池里游泳,但有一年池塘突然归了隔壁老王家,那么你对自己家的记忆和认同一定会有严重的损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