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话方言大全(嵩县方言咋长来镇博大精深)

玉田话方言大全(嵩县方言咋长来镇博大精深)(1)

嵩县方言里有太多土的掉渣,但捡拾起来拍拍吹吹发现其内核竟是闪闪发亮的金子的东西——它们都是一些表意准确,地地道道的文言词汇。我在《大话嵩县方言》一文里已举例不少。为满足读者的需求,也为了留存住嵩县魅力无限的方言文化,就又抽空整理了一些。欢迎大家通过评论给我寻找发掘更多有趣的嵩县方言词汇出来,俺尽量把大家提到的方言,全部编入俺的《嵩县方言辞典》系列里去,如有认为解读不够精确的地方,也欢迎探讨指正。

1.绮素(qǐ sù)

注解:绮: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素:素洁

嵩县方言含义:(1)爱干净。例句:“他这人老是——,坐坐他床,他就把床单换了。”(2)形容人衣冠楚楚,衣着整洁、新好。例句:“看人家穿来多绮素!”

 2.盛诞(shèng dàn)

注解:盛:盛气凌人 。诞:放荡,放诞。

嵩县方言含义:盛气凌人,烧包。例句:“这人老是盛诞!”

3.嬝(niǎo)

注解:嬝同“袅”。 袅形容细长柔美;随风摆动的样子。

嵩县方言含义:(1)形容女子、儿童或动植物漂亮。例句:“这女的(娃子、花、狗狗)长来怪嬝!”(2)引申意为事情妙,或办得漂亮。例句:“这事儿办得透嬝!”

 4.厮跟(sī gēn)

注解:厮:相互。宋?欧阳修《渔家傲》:“莲子与人长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又如:厮共(共同);厮勾(互相接近;相亲相爱);厮称(相称);厮闹(吵闹;相互戏弄、胡闹);厮说(彼此说长道短);厮替(相互更替);厮抬厮敬(互相抬举,互相尊敬);厮朴行(专门从事相扑的团体);厮丢厮打(互相打斗);厮遮拦(相拦阻,阻挡);厮合燥(厮合造。混闹,胡闹);厮棵(拉扯,拽);厮揾(依偎,挨靠) 跟:追随于后。

嵩县方言含义:相伴,追随,一块儿。例句:“去学不,咱俩厮跟着吧。”

5.股兜(gǔ dōu)

注解:股: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股骨。兜:包裹;围绕;环绕。

嵩县方言含义:蹲,蹲下。例句:“没有墩儿坐,咱股兜这儿吃饭吧。”

 6.囟球(xìn qiú )

注解:囟:指囟门,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亦称“活血门”。

如果有脑膜炎或者脑积水,囟门就会鼓起。过去医疗不发达,囟门鼓起呈球的症状出现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大脑受到损害,常伴随孩子变呆、变傻。

嵩县方言含义:傻瓜。例句:“这人老囟球。”

7.红头牛(“牛”在嵩县方言中音ou)

注解:(1)牛见到红色就不顾一切的冲撞,故斗牛士常持红布招惹牛斗牛。(2)红头形容急燥易怒爱发火。

嵩县方言含义:形容人鲁莽冒失,不顾一切。例句:“他这人是个‘红头牛’,耍着耍着就拿石头往人身上砸。

 8.二戆 (gàng,嵩县方言念gān)子

注解∶二,傻。戆,鲁莽,冒失。

嵩县方言含义:形容人鲁莽冒失,不顾一切。意同“红头牛”。例句:“他这人是个‘二戆子’,耍着耍着就拿石头往人身上砸。”

 9.瓷猫(cí māo)

注解:瓷,眼珠不动 。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弯下腰,瓷着眼珠盯着地上老半天。” 猫是一种十分安静的动物,能保持一姿势老半天。

嵩县方言含义:呆,反应慢。例句:“这人是个瓷猫。”

10.翳增(yì zēng)

注解:翳,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增,增加,增添。翳增添则视线更加模糊。

嵩县方言含义:1.初睡醒时的浑沌呆滞状态。例句: “醒了老半天了,还没翳增过来?” “你还是翳增翳增再吃饭吧。”2.形容人呆。“你咋恁翳增呢?”

玉田话方言大全(嵩县方言咋长来镇博大精深)(2)

11.耐烦/难烦

注解:耐烦:字面意为耐得住烦。

嵩县人说喜欢一个人,很少说喜欢,说爱,说LOVE,而说“耐烦”(有人说“难烦,意思差不多)。说“我老耐烦你”,就是“我很喜欢你”的意思。喜欢一个人是正常的,难得是持续喜欢一个人而不会生厌,“耐烦”这个词里不仅有爱和喜欢,还有一种可贵的包容。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感情够真挚吧,可是曹雪芹还是写道两个人因为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常生矛盾。宝黛尚如此,何况我们红尘俗子。喜欢与爱是一个放电的过程,情侣之间,爱人之间,最初可能柔情密意,如胶似漆,一但电放完了,彼此的缺点暴露出来,就该生出厌烦心理,因不耐烦而闹分手,闹离婚也是常有的事。能够耐得住对方烦的爱,才是一种大爱。——(见本人所写的《大话嵩县方言》)

嵩县方言含义:(1)情爱之爱、喜欢。例句:我老耐烦一个女的,不着她耐烦不耐烦我。表达不喜欢、不爱,则说“不耐烦”。(2)普通的喜欢。可以是对人,对事,对物。例句:几个老师中,我最耐烦数学老师。我耐烦下棋(吃饺子)。

12.萦(yíng)记

注解:萦,《广韵》 :萦,绕也。意为萦回,萦绕,萦纡,萦怀。

嵩县方言表达惦记、惦念、思念、牵挂的意思时,常用的词为“萦记”。如:“出来好几天了,老萦记家里头”,“这事让你萦记了”;为强化萦记的程度,会说“萦萦萦记”,如“放心,你那事我萦萦萦记着”。

用“萦”字表思念、牵挂,古人用的颇多,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青凤》:“生失望,乃辞叟出,而心萦萦不能忘情于青凤也。”宋赵长卿《临江仙》词:“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疎柳断桥烟。” 宋柳永《戚氏》词:“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但在普通话的口语里,已见不到萦的影子,只有嵩县人还顽固而又频繁地使用着这个文言词汇。

我们拿“萦记”和惦念、牵挂之类现代汉语里的常用词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萦记”这个词的表意有多准确、多贴切、多优美。从字面上看词义:惦念只是心里有;牵挂只是心里有牵有挂;而萦记,萦者,缠绕也,其表达的是思念或牵挂是在心内牵牵绊绊、缠缠绕绕、回回环环的那种,这是怎样的一份惦念、一份牵挂啊!——(见本人所写的《大话嵩县方言二》)

13.軭(kuāng )外/辋 (wǎng )外

注解:軭,车轮扭曲。辋,旧式车轮周围的框子。帮了一点小忙,对方驾着车,专程登门表示感谢,让主人觉得客气、外气又喜在其中。

嵩县方言含义:外气、客气。例句:“来都来了,还掂东西干啥,恁軭外哩。”“都是自家人,掏啥钱哩,嫑枉外。”

14.模蹌(mú qiāng)

注解:模,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描摹。 蹌本义:行走有节奏的样子。《礼记·曲礼》:“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模蹌字面上看为勉力做出礼仪、规矩的样子。

  嵩县方言含义:(1)客套、外气。同軭外、辋外。例句:“来都来了,还掂东西干啥,恁模蹌哩。”“都是自家人,掏啥钱哩,嫑模蹌。”(2)引申为没必要的争吵、争执。例:“你俩不模蹌吧,有啥好吵的。”

15.嫑(biáo,嵩县方言念báo)

注解:嫑,不要。从buyao进化为bao,实是一种音韵的连读与省读。

嵩县方言含义:不要。例句:“嫑这样儿,让人看见多不好。”

 16.嘦(jiào)

注解:嘦,只要。从Zhiyiao进化为jiao,也是一种音韵的连读与省读。

嵩县方言含义:只要。例句:“嘦你努力,没有干不成的事。”“嘦你学这样儿,以后不跟你耍了。”

 17.独孤员儿

注解:独,老而无子曰独;孤,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独孤,形容孤独之深。嵩县方言中多象这样内藏极深,而又好像轻描淡写表义的词汇。

嵩县方言含义:(1)单身。“离婚后,他到现在还是独孤员。”(2)一个人。“我独孤员来了。”

玉田话方言大全(嵩县方言咋长来镇博大精深)(3)

 18.卜就/ 妞

注解:在嵩县农村,或者仅在德亭乡的农村,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部分男娃子生下来小名都叫或被人唤过“卜就”,几乎所有的女孩子小名或被人唤过“妞”。“卜就”和“妞”在这里几乎成了男孩女孩的代名词。有的人一生、有的一家几代都在使用“卜就”或“妞”这样的小名。你在哪个村头呼喊一嗓子“卜就”或“妞”,可能会有好几个人答应。中国传统重男轻女,男孩子比较娇贵,得到一个儿子就认为是天赐之福,占卜得来,呼为“卜就”,有感念天赐的意思。“妞”字呢,一边一个女,一边一个“丑”,从这个小名就可看出,最先将这个字用于小名的,似乎有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沮丧,“且将这丑女,癞好先养着吧”。(见本人所写的《大话嵩县方言》)

嵩县方言含义:过去农村通用的男孩、女孩小名。例:“卜就(可能不知道小男孩名字),你爹在家吗?”

 19.镝(dí)脑

注解:镝,本义为箭的尖头。脑,本义脑髓。这是对头一种戏谑的称谓。

嵩县方言含义:头,脑袋。例句:看医生时医生问哪疼,“我镝脑疼。”

20.脑衣窝/布烂盖儿/胳劳窝

注解:(1)脑衣窝因在脑与衣领交界处,故名。(2)因为过去人经常下跪,加上体力劳作使膝盖(膑骨盖)处衣服容易破损,故称膝盖布烂盖儿。(3)胳劳窝所在为整个胳膊最受立劳累之处,故称胳劳窝。

嵩县方言含义:1.脑衣窝指后脖颈上的后脑窝。2. 布烂盖儿指膝盖。3. 胳劳窝为胳肢窝、腋窝。

 21.囸叧(rì guǎ )

注解:囸,古同“日”。 叧,古同“剐”,意为被尖锐的东西划破,细割。

嵩县方言含义:严声厉语的教训,批评,责备。例句:“他还小,你咋整天囸叧他。”

22.嘚叧(dēi guǎ)

注解:嘚,赶驴、骡前进的吆喝声。叧,古同“剐”,意为被尖锐的东西划破,细割。

嵩县方言含义:(1)严声厉语,或带讥讽、挖苦味道的反驳。(2)出言不逊的训人。例句:“嫑嘚叧人。”

 23.说道筐儿

注解:说道的东西像个筐儿一样倾倒不完。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形象,就是个典型的说道筐儿形象。

嵩县方言含义:形容人话多,好重复,好啰嗦。例句:“那人是个说道筐儿。”

24.疙齉(gē nàng)

注解:疙,不通畅或不爽利;麻烦,别扭。齉,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齉鼻子。

嵩县方言含义:(1)形容人思想行事不爽利、多弯绕,异乎常人。例句:“这人咋恁疙齉呢?!”(2)形容事情蹊跷、曲折、不合常理。例句:“这事咋恁疙齉哩?”

 25.攮子(nǎngzi)

注解:一种短而尖的刀,称“攮子”。

嵩县方言含义:小尖刀、匕首。例句:“他用攮子捅了她一下,鲜血直流。”

26.烜(xuǎn )

注解:烜,意为盛大,显著。《尔雅》:赫兮烜兮,威仪也。

嵩县方言含义:(1)形容草木长得旺盛。例句:这块地今年长得真烜哦!(2)好,美满。“儿女双全,真烜!”

 27.掰活( bāi huó)

注解:掰,指分析、辨别道理:我把这些问题都跟他——通了。——扯。掰为手分手,一个指头一个指头的掰着指头分析、讲道理,可谓语重心长。活,救活,使人活,这里指使人醒悟。

嵩县方言含义:(1)用温言良语劝说使醒悟。例句:她老是想不开,你得掰活掰活她。(2)贬义,调唆、唆使。例句:他干那些坏事,都是他二叔掰活哩。

 28.硌(gè )气

注解:硌,凸起的硬东西跟身体接触,使身体感到难受或受到损伤。如:硌脚,硌牙,硌得难受。 硌气字面上看意为身体又难受,又受气,很形象地道出了针尖对麦芒式的吵架给人带来的痛苦感受。所以,人生在世不容易,还是轻易嫑硌气。

嵩县方言含义:吵嘴,打架。

29.胯(kuà )器

注解:《说文》:胯,股也。段注:“合两股言曰胯。”胯下之器,人之羞也。

嵩县方言含义:(1)事情办得不出展、让人羞。例句:“这事办得真够胯器的。”(2)人做事不利落、小气,或太过客气使人羞。例句:“你这人咋恁胯器哩。”

30.搁噎(gē yē)

搁,放置。《说文》:噎,饭窒也。《通俗文》:塞喉曰噎。搁噎字面意为放置东西,使喉塞不通。伤人害人类此,结下仇恨自难免。

嵩县方言含义:结仇。例句:“人家好好住着的房子你给人家扒了,这不是搁噎的嘛。

31.袼夹(gējiā )

注解:袼,衣袖靠腋下的部分,俗谓挂肩。夹,从两旁钳住:使劲儿夹住。从字面上看,这两个字刻画出的是一个两手臂紧紧夹着腋窝下的衣服,萎缩的人物形象。

嵩县方言含义:(1)样貌萎缩。例句:“他这人看着老是袼夹。”(2)办事不利落。例句:“你弄点啥事咋袼袼夹夹,老让不舒服。”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