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1)

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很火,其中有万茜、王智这样的小姐姐,也有像伊能静这样的老姐姐。

小姐姐们很有综艺感,这位老姐姐很能带话题,不过,关于老姐姐伊能静,各位看官老爷有没有注意到,她到底姓啥?

伊能静,她不姓伊。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2)

说起姓伊,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伊尹。

这位辅佐成汤建商灭夏的商朝名臣,生于公元前1649年,距今已经有近3600多年,这并不是传说,因为伊尹老大人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过,这是无可置疑的信史。

不过,伊尹的名字里有个“伊”,但是他并不姓“伊”,他本是姒姓伊氏,名字为“挚”,“尹”是官职;另外也有陈奇猷先生考证,“伊尹”就是姓,这也是一种说法。

在伊姓当中,有个我们可能都该知道,却偏偏不知道的人——人称“伊汀州”的伊秉绶。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3)

伊秉绶,是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他在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后来在扬州任知府,以“廉吏善政”惠及民生,去世后被扬州人请进“三贤祠”,和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共享香火。

相比官声政绩,伊先生留下最重要的“物质遗产”是——伊面。

因为意大利面叫做“意面”,好多小伙伴对伊面产生误解,认为伊面来自海外,错!伊面是土生土长的国货。

这还是伊秉绶为母亲祝寿的故事,当时贺客盈门,厨师误将已经煮熟的鸡蛋面,又放入油锅炸了一遍,匆忙上桌后,没想到客人们吃了纷纷点赞。

后来经过追查,才知道在误打误撞之下,找到了鸡蛋面的新吃法.

于是,这道“油炸鸡蛋面”就变成了“伊府面”留在餐桌上,在民间流传推广后,就是现在的“伊面”。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4)

感谢伊汀州大能,不过,这位老先生的“伊”和老姐姐的“伊”,不是一回事儿。

实际上,伊能静姓“伊能”,而不是“伊”。

伊能静出身不俗,外公是抗日英雄杨元丁,曾担任过台湾基隆市副议长,母亲杨淑婉是台湾群星会时期的歌星,艺名“蓝茜”。

杨淑婉有过两段婚姻,伊能静是她和第一任丈夫所生,当时取名吴静怡。

后来两个人感情破裂,以离婚告终,四岁的吴静怡被送给别人寄养,杨淑婉一个人去日本发展。

在日本,杨淑婉遇到了第二任丈夫,琉球人伊能祥光。

这场重新开始的婚姻,带来了安稳生活,杨淑婉也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接到身边,于是,吴静怡到了日本后,便随了日本继父的姓,改名为伊能静江。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5)

基于母亲的音乐遗传,伊能静江从小就爱唱歌,也期待自己今后可以朝歌坛发展。

读完高中后,她回到台湾,偶然机会下得到刘文正赏识。

当时刘文正刚刚结束与宝丽金唱片公司合约,组建了自己的飞鹰音乐公司,伊能静江的外形和嗓音,都让他感到满意。

经过一段时间专业训练后,刘文正把伊能静江和裘海正、方文琳,以“刘文正嫡传女弟子”的名义,包装成“飞鹰三姝”正式出道,所以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伊能静是真正混过女团的,每场表现都稳妥得很。

不过,伊能静江这个名字太日式,最后决定去掉“江”字,改成伊能静,这样一来,既符合中文名字规律,又保留了她的日本姓——伊能。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6)

像伊能静江或者伊能静,这种日式名字,我们身边不多见,但是,在台湾省痕迹还很重。

1895年至1945年,日本统治台湾省整整50年。

在这50年里,日本占领军除了掠夺台湾米糖及木材矿产等资源外,还大力推行日本文化。

当时全社会推行日式名,把公司称为会社、股份称为株式、酒楼饭馆称为料理屋、把电影称为映画等等,这些点点滴滴影响,一直流传至今。

台湾省著名的台北西门町,就是典型日式名,像伊能静这样,保留日式名字的也不少,像樱木、木村、本田、佐佐木、本多和中村等等,还有人在姓。

他们的上一代或者两代,大都在日本统治时期,改了日本姓、起了日式名,既成事实后不愿意改,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成为一份特殊的历史记录。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表现(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