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

三角检、黑商检、红商检...单说这些名词,有的茶友可能会一头雾水,但熟悉下关老沱茶的茶友们,都知道这次晓松要讲的主题了。

没错,今天这篇文章,晓松就来带茶友们了解一下,在上个世纪,下关沱茶生产的三个不同年代沱茶:70年代三角检,80年代黑商检,90年代红商检。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1)

下关茶厂大事记

在下关沱茶版面的数次变更中,有一条重要线索贯穿全程,那就是下关茶厂的更名史,和标志性图案的应用时间,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把握鉴定年份的基本脉络。

因此说明下关沱茶之前,晓松要从建国前的下关茶厂前身建厂开始,为茶友们梳理上个世纪下关茶厂的大事记。

1941年, 中茶司与蒙藏委员会的格桑家族合作,由格桑泽仁为主事人,共同出资成立了康藏茶厂(下关茶厂前身),开始试产专供藏区的蘑菇沱紧茶。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2)

1942年,康藏茶厂加工的紧茶正式销往西藏和四川地区,和云南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注册商标为『宝焰牌』。1949年因政治原因停止生产。

1950年,康藏茶厂被新成立的中国茶业公司收编,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统一使用由中国茶业总公司注册的“中茶牌”商标。

1953年11月,厂名更改为“云南省茶叶公司下关茶厂”。1956年1月,再次更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3)

1957年6月,茶厂改名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下关茶厂,1958年12月,曾短暂改名为“ 大理茶厂”,同月又恢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

196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下,云南省下关茶厂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厂内原有的领导班子大多被下放,正常的生产秩序也被打破。

1978年7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茶厂取消革命委员会制度,重新恢复了“云南省下关茶厂“的命名。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4)

1990年,下关茶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同属这一梯次的其他国企,是中国人寿、中国建筑、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金等以“中”字打头的企业。

1992年,松鹤牌沱茶注册商标被正式启用,一并被重新启用的,还有建国前就已存在的老字号商标“宝焰牌”(紧茶、饼茶、方茶)。

1994年8月,在国营企业改革的浪潮下,下关茶厂、省茶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等共同成立了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过直到2002年才在包装上注明这一名称,以及“下关茶、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字样。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5)

70年代三角检

下关茶厂于70年代生产的“三角检绿盒”包装独特,很有那个年代的特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盒子侧面贴的红色三角形标签。

这个三角检的整体造型为金边红底,其中图案上方为“中国商检”四个大字,下面左右两边合为“云南”二字,中间则是最具标志性的“CIB”圆形标志。

而之所以要在包装上贴上这种三角检,是因为从20世纪70年代起,下关沱茶需要出口到国外,为国家换取外汇,如之后风靡国外的销法沱就是出口茶的典范。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6)

而为了应对海外国家的进口产品质检,云南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和国家商检局会对茶品进行双重检验,为做区分,就在检验合格的沱茶包装上附上了商检标签。

除了三角检外,70年代下关沱茶的金色版面也独具气质,如环绕盒子一圈的金边茶芽,同时上方“云南沱茶”四字也是金包黑字体,因此又称为“金绿盒”。

打开盒盖包装观察,会发现除了100克规格的沱茶本体外,还另附了一张由商检部门出具的品质鉴定书,说明书的开头也同样有红三角商检标志。

沱茶的绵纸属于带条纹的油光纸,纸张质量不错,印刷清晰、印墨均匀,在灯光下的反光属性明显,而版面上则采用了“八中茶”的经典标志。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7)

70年代三角检

80年代黑商检

先行使用的“红三角”商检,在1984年左右因商检部门的原因而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则是很多茶友都熟悉的黑色“中国商检”圆形标签。

从“三角检“停用的八十年代中期,到试用”红商检“的九十年代初期之间,下关下关茶厂生产的出口装100克绿盒甲沱,使用的都是黑商检。

与使用“红三角”商检的金绿盒相比,黑商检虽同样有金边,但由于印刷油墨不同,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由金色褪为稍显暗淡的土黄色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8)

包装虽略显土气,但黑商检的品质可绝对不差,“云南沱茶”字样下方新增的奖牌徽章图案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1981年下关沱茶荣获“国家质量奖”的殊荣。

不过除了徽章型的版面外,也有一些批次的黑商检,仍沿用了之前的八中茶商标,除了图案上的细微差别外,两种黑商检的品质并无过多差异。

可能是考虑到了香港市场的需求,黑商检的“中国商检”字样为繁体字,下方则是CIB的中英双文字样,标签整体为黑白两色,简洁明了。

黑商检的外盒还有一个隐晦的优势,那就是尺寸设计非常精准,用手拿住外盒边缘,下盒会由于阻力卡着无法下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下关沱茶的造工精细。

在其他方面,黑商检大多延续了三角检的设计理念,内绵纸同样为条纹油光纸,八中茶的“茶”字则为青绿色油墨,品质鉴定书的标志也更换为圆形商检标志。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9)

80年代黑商检

90年代红商检

到了20世纪90年代,黑商检则更换为了红商检,和早期的两种商检相比,红商检的图案设计更加精简,只有“CIB”符号,白底红色调也更加醒目。

除了商检的变更外,红商检的外盒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稍显褪色的黯淡金边,品质优异的奖章图案,都能找到上代红商检的影子。

不过红商检的内包装纸较大,格纹绵纸不带不带油光,其次包装纸上的字样色泽更深,八中“茶”字为深绿色,底部“云南下关茶厂出品”字样则为深红色。

此外,红商检的品质鉴定说明书上也不再带有商检标志。

2003年六大茶山珍珠熟茶(老茶档案百年下关)(10)

90年代红商检

三角检、黑商检、红商检……这些标识不仅是辅助鉴定的特征点,更是下关沱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成为了上个世纪普洱茶历史的见证者。

晓松长期钻研普洱茶和老茶文化与历史,日常随笔写一些心得和观点文章,以茶会友,如果茶友有鉴定老茶真假需求,也欢迎评论区切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