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

三国可谓是一个将星云集的时代,里面的武将个个大放异彩,有一个武将却因为其外形,给人留下了更深的印象,那就是“独眼将军”夏侯惇。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夏侯惇。

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1)

在《三国演义》中,夏侯惇在曹营武将中属上乘。曾在和高顺作战时,被高顺的部将曹性一箭射中眼部,之后夏侯惇怒不可遏,不顾疼痛奋力将箭拔出,没想到用力过猛连眼球也带了出来。可夏侯惇这个时候还没有丧失“被封建思想浸泡过的理智”,大喊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于是一口把自己的眼珠吞了下去,然后骤马挺枪,直取射伤自己的曹性,一枪扎透了对方的脑袋,这一举动令双方军士骇然。从那以后,敌人可以轻而易举的认出这位骁勇无比的“独眼将军”。

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2)

小说中的夏侯惇,虽然比不上五虎上将那么光彩夺目,但是在次要阵营中的戏份也算相当不少了。尤其是夏侯惇的活跃时间很长,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期间就露脸,一直到和曹操在同一年去世。而且他单挑仅仅输给过吕布,曾与关羽、赵云、张辽等猛将单挑,也曾多次速杀敌将,勇猛无比,出阵序列甚至还排在曹仁之前,是当时曹魏将领之首。但是历史上真的如此吗?

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3)

据史料记载,曹操起兵之初,夏侯惇虽说是早期就跟随曹操的将领之一,但是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甚至让人觉得还很窝囊,一度被戏称为“肉票将军”,可以说是“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那么历史上如此这般的将领,为什么在曹魏的地位会这么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夏侯惇的叔叔,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所以说从夏侯家抱养了曹嵩,曹操与夏侯惇也算是堂兄弟的关系。也可以说这是曹操任人唯亲的结果。

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4)

在历史上,夏侯惇基本无一胜绩,一直都在打败仗。据史书记载,夏侯惇曾在征张绣手下的青州军叛乱时,全靠于禁弹压,说明其统帅值不行;伐吕布被几个吕军降卒在营帐里绑架勒索财物,最后还得靠部将韩浩救命,说明武力值不行;后来还被素不知兵的刘备在博望坡火攻,最后幸亏有李典救援才得以脱身,说明智力值也不行。而一般我们所认知的夏侯惇,其实是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硬加了“拔矢啖睛”的戏份,从而抬高成了能和关羽过招的猛将。

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5)

而夏侯惇也是有优点的,那就是清廉不好财,擅长种田,这在曹操的亲戚里比较罕见,属于孔繁森式的好干部。经过多次失败,曹操也看出夏侯惇打仗实在不行,就让他到后方负责屯田去了。后来遭遇大旱和蝗灾,百姓们苦不堪言。于是夏侯惇截断河水,形成一个池塘,亲自担土,率领士兵种稻耕田,避过了缺粮的危险,此后当地百姓都感念夏侯惇的恩德。

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6)

事实证明,曹操这次确实是用对了人,夏侯惇虽然打仗不行,但是屯田、搞后勤工作做得却十分出色,最后逐渐成为了曹操的后方大将,最后还被拜大将军。在夏侯惇去世后,曹丕亲自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为夏侯惇发丧,赐谥号为忠侯,从此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夏侯惇魔鬼细节 别被演义的拔矢啖睛(7)

小编结语

真实的夏侯惇虽然没有演义中那么勇猛,但是为人简朴,虚心求教,一生对曹魏忠心耿耿,深得曹操的信任。他不像曹仁不修行检,也不像曹洪贪财吝啬,这样的人曹操用的放心,士人看得顺眼。夏侯惇告诉了我们,一个人有时候就算没有很出彩的事迹,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他的价值。

如果您对历史趣闻感兴趣,那就关注小编吧,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内容,欢迎您评论转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