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同乐是孟子的思想吗(孟子之与民同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摘自:《孟子》 作者:孟轲

逐句释义:

齐国的臣子来请教孟子说齐王喜欢音乐,我不知道怎么评价,特意来询问夫子。说明齐国重臣境界不如孟子高深。他就君王喜欢音乐这事展开讨论。

孟子的回答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孟子说君王喜欢音乐,那么这个国家也快治理好了。庄暴似懂非懂的走了,这个举措其实并不提倡,追寻问题应该孜孜不倦,没弄懂便放弃,那等于没问问题了。

过了几天,孟子见齐王,直言问齐王:你和庄暴说喜欢音乐,有这回事吗?齐王脸色一变。说我不是喜欢古典音乐,我喜欢的时流行歌曲。

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应该有所启发。

1. 庄暴自己境界不够,无法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由此当觉自身实力是成事与否的关键所在。故塑造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必要的知识是关键所在。

2. 齐王作为一个君主,自然有千万双眼睛盯着他看,他的一举一动,兴趣爱好都在被人发掘当中,而他将自己的一点嗜好主动说给下属听,若下属由不臣之心就会祸殃自身。而且庄暴的境界不足以为自己分忧,是齐王没有识人之明。

3.庄暴侥幸得到了齐王的信任,公事私办,公话私说了,境界低无法分忧也就算了,还去找人商量谈论这个事,这是对别人私事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信用的不负责任。

4.当他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找人商议寻找答案无口厚非,所问之人的见识要比自己广博倒是其次,主要的是所问之人是否值得信任,和他的人品如何。是不是和自己一条心,这一点很关键。所以庄暴问了孟子,境界比他高太多了,想的也比他远多了。

庄暴来问孟子的目的是齐王喜欢音乐,我该怎么做。可是孟子所答是齐王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治理好了。答非所问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是一路人,境界相差太远了。

5.庄暴带着问题来,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完全没有达到目的。还把齐王所言之私事传了出去,是自己失去了成为领导心腹的可能,甚至反受其害。

6. 孟子见到齐王,直接把向自己求问的庄暴给卖了。毫不犹豫的背后,固然有将国家之事凌驾于私人之事的大格局所在,但是也不能通过背叛别人而达到目的呀。

7.在公共场合跟通过卖一个领导心腹而谈论领导私人爱好,这直接脱离了体制内的规则。一个不按规则办事的人,是很难实现心中抱负的。

8.齐王听了这句话,直接脸色都变了,变色的原因或许是没有自己前几天刚和别人说的事,这么快就传到了孟子,又传回来的觉悟。或许是没有突然被不是很信任的人说出自己私事的窘迫和疑惑。或许是反感下属操心自己的私事。

9.一个上位者,让下属言中心思后,变脸色是为不够深沉,然后以好今乐不好古乐来狡辩,是慌乱之后的言辞。而一个想要征服天下的霸主,面对突发情况如此不知所措,又何谈宏图伟业呢?

孟子接着说喜欢音乐就可以安国,今之乐也好,古之乐也罢,意义是一样的,都可以安国。

齐王懵逼持续中,但是脑袋已经反应过来了,问孟子,你这么说是根据什么。

孟子继续下眼药,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一步一步把齐王带入他的境界。可见其口辫之才高深,但是这样真的能够实现目的吗?人家齐王现在的状态感觉是被你孟子套路了诶,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谈论这个与民同乐之事的。

孟子用两个完全相反的案例来证明他的主张,两个极端:你大王不行仁政,而又喜欢音乐,百姓一听到音乐就扯着嗓子骂,你这大王光顾着自己爽,搞得我家破人亡,父子兄弟离散。不行仁政,有喜欢打猎,百姓在这里骂,你光顾着自己潇洒,搞得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是不行仁政,不与民同乐也。

另一方面,君主行仁政,与民同乐,喜欢音乐,百姓听见就说君主没有生病,所以还可以听听歌。喜欢打猎,百姓看到就说君主没有生病,还能打猎。这就是行仁政,与民同乐的效果。

所以孟子总结到,只有齐王能够行仁政,与民同乐,才可以治国安邦,统一天下。

所以我总结到:以这样的方式去劝谏上级,上级能听的进去并执行吗?上级在背叛中,套路中听一些不切实际的谬论,真的会当一回事吗?一个领导,因为喜欢听点音乐,被臣下环环相扣,引入大道

理中,心里或许有些相当无语,还好素质高,不然早就打断孟子的辩论赛了。不过孟子的与民同乐的主张确实是很注重民生的。统一天下之后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归心。

与民同乐是孟子的思想吗(孟子之与民同乐)(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