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高境界是独处深度好文(夜读待人友善是修养)

人的最高境界是独处深度好文(夜读待人友善是修养)(1)

人的最高境界是独处深度好文(夜读待人友善是修养)(2)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有一种人,他们待人友善,与人谦和。他们可以妥善的处理每一项人际关系,却热衷于享受独处的时间,习惯独来独往。

待人友善与独来独往并不冲突。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

曾国藩在家训中说“求仁则人悦”。我们常说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最高境界就是“与仁为善”。

待人友善,是内心仁德的彰显。它无法用虚伪的假象伪装,亦不会被外在的表象禁锢,那是一种从骨子里应运而生的魅力。

古人常讲:“惟谦受福。”唯有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才会有福气,做事也才会顺利。

一个人就算有了很大的功劳,但是依然能够对生活常怀一颗敬畏之心,脚踏实地、低调谨慎地做事,怎有不成功之理?

但如果这个人成功之后,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开始骄横傲慢,那慢慢就没人愿意跟他打交道,逐渐变得冷冷清清,这就是衰败的开端。

“一切真正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对人则谦逊有礼,与人为善,不断积累自己的福报,根基越深,日后才能枝繁叶茂,人生路也会越走越宽。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的善就是利于万物而自己不争。

德行的高度,决定了人生的境界,德行的宽度,决定了人生的结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与人为善者,必有后福。

能够走出开阔姿势的人,无不是让自己的品德与言行、事业相得益彰,他们懂得做事先做人,懂得与人为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懂得多说好话,温良恭敬,谦让有礼,善始善终。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与人为善,待人友善,就是对自己友善。给别人留条路,也是为自己铺路。

人的最高境界是独处深度好文(夜读待人友善是修养)(3)

曾国藩说,“识人之术大致有三,独立之志、胆识、恒心”。独立之志是立身成人的首要前提。

一个人经济上不独立,就无法在社会中自立。一个人思想上不独立,被压迫是必然的,习惯性的依赖,会让你成为他人的附庸,一旦对方离开,精神的支柱倒塌,自身也会崩溃。

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丧失独立之志的人终究会被践踏入尘埃里。

所谓独立之志,就是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断力,能否独挡一面。并且不仅要独当一面,还要能够聚集众人的力量,做事心中有数,有足够的判断力,能够清楚把握其中的界限。

人生在世,明确自身的方向时,要先学会自己扬帆破浪。唯有立公心的志向,才能在成全别人同时,也成全自己。

豺狼成群,虎豹独行。真正优秀的人,向来是独来独往的。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有些思想恰似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在浑浊世间鹤立独行,他们就不屑于和其它人并行。

《摆渡人》中写道: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大智不群,大善无帮。独来独往,是一种习惯。

当习惯了一个人走路,路便会越走越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人的最高境界是独处深度好文(夜读待人友善是修养)(4)

主播:张嘉轩

河南省朗诵协会会员

用声音传播温暖与正能量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南师国学堂(ID: NHJGXZH)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人的最高境界是独处深度好文(夜读待人友善是修养)(5)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的最高境界是独处深度好文(夜读待人友善是修养)(6)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