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车未来发展趋势(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

大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统正被地铁和共享单车夹击,而中小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统正被私有电动自行车冲击。

北京公交车未来发展趋势(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1)

电动自行车出行

电动汽车的一个普及难题是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基础设施的不可能三角;但对于结构简单的电动自行车而言,即使在家里用家用电充电(缺乏快充基础设施),也可以在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之间取得平衡。因此,私人拥有的电动自行车迅速成为了中小城市日常生活中盛行的交通模式,而这又使得原本由公交车负责的城市之间的纯支线市场受到了冲击。这种冲击势必不断城市化,“农民进城”而进一步加强——从农民到市民后,人们的活动半径逐渐从需要公交车的半径减少到了只需要电动自行车就可以解决的半径。

乡镇出行方式受限

北京公交车未来发展趋势(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2)

某城镇

以一个大约3000平方千米的城镇、常驻人口约40万人为例,其管辖范围内分有11个乡镇,208个乡村,以城镇为中心点,公交车系统的约15条公交线路覆盖,发车时间均为早上5点至晚上7点,约每30分钟一台公交车出发。

城镇内的人群出行习惯,上班族和买菜的老人家,大多数出行方式是电动单车,少部分是私家车,极少一部分是公交车或步行,在这里最方便出行的是电动单车,基本上不会塞车,体验感最舒适,便于往返目的地。私家车出行固然也方便,但是会面临停车难和城镇内路程不长但交通灯多,基本上开车每隔1-2分钟车程会停下等交通灯的几率较高。用步行出行方式的一般为老人家,便于早上散步买菜。在城镇内极少一部分人是常用公交车出行的,城镇内票价一般为2元,需要根据防疫要求出示健康码,公交线路固定,不是每台到站的公交车都适合正在等待的乘客,有几率会等待长达30分钟的时间。对于一般人来说,会选择路边的共享单车,出行消费相差不大,城镇内每半小时3元,比起去坐公交车,更多人愿意选择共享单车。

11个乡镇的人群出行习惯,需要到达城镇的上班族会选择公交车,因为路程较远,公交车出行最为方便且实惠,但这类人群不足以养活公交车公司,因为出行时间只有两个早上和晚上。乡镇的老年人群,平时很少会去城镇,一个月最多一两次。乡镇其它人群,多数会选择私家车往返城镇,公交车始终不太方便,因为末班车在晚上7点左右,这个时间点比较尴尬,乡镇来城镇的人群,在城镇办事或与朋友见面,总要提前思考要不要在城镇吃晚饭,因为吃晚饭的成本太高,不是城镇的饭菜贵,是回乡镇的车程贵,因为公交车末班车晚上7点已经出发,吃完晚上最少也要7点半到8点钟,算上走去公交车站的时间会更晚一点。对于乡镇人群来说,这“顿晚饭”实在不划算。

也许你可以不用考驾照,但一定要会骑电动单车

在提倡保护环境的思维之下,电动单车成为了国内一大蓝筹,电动单车的销售量逐月提升,因为刚需,无论是大城市出行,还是小城镇的出行,都离不开电动单车的功劳,相信发明电动单车的人都不会想到,他的发明影响着全球几十亿人的出行。

公交车会消失吗

北京公交车未来发展趋势(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3)

公交车

相信再过几百年都不会消失,只会面临规模减少,最后为极少数的特定人群服务,但是公交车永远是社会文明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零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