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1)

人类对狼的灭绝史

郭耕《兽殇》——消失的动物阅读笔记

1. 狼与人类的关系

狼是与人类生活区域重叠部分较多的猛兽之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也比较复杂,人类祖先从自然界的狼群中逐渐驯化出狗用来看家护院、协助捕猎,同时饲养的家畜家禽又面临着被狼群侵扰和捕杀的威胁,所以人类对于狼的感觉既爱又恨。

狼的分布区域在历史上非常广泛,目前全世界狼共有40多个亚种,在陆地上,除了南极洲、极高山巅、大部分的海岛之外,都有分布,北半球更为常见。

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多万年以前,当时它们可谓是处于地球生物链顶端的存在,由于其体型中上等、爆发力强、撕咬能力出众、善于奔跑、耐力佳,而且擅长团体作战,这些特点,使得它们在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与其它食肉动物的生存竞争、保护和繁育后代等方面,有着其它大部分食肉动物不具备的优势,在其它很多食肉动物相继灭绝的情况下,狼一直生活到现在,而且在持续进化。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比较低下,活动区域较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强度较低,虽然狼群对人类本身、以及所饲养的牲畜家禽具有一定威胁,但总体看,人类的活动对狼群生存空间的影响不大,在全球工业革命之前,狼一直是人类感到恐怖的存在。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2)

2. 狼曾经是魔鬼的象征

传说中,如“东郭先生和狼”······

民谣中,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 . . . . .

歌声中,如“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各种文学作品中,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狼》. . . . .

都不乏对狼令人毛骨悚然的描述。

如今,狼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几乎没有正面描写,差不多都是凶恶的化身,是梦中幽灵,是坏人的代称,狼心狗肺、狼狈为奸、豺狼当道······

这种动物在人们心理上的反应,早已超过了人们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体验。

早期人类对狼的崇拜,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候狼是与巫术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这是以狼代人,是人的形象的变形。关于狼的民俗,还表现在催眠作用上。大灰狼被说成是吓唬小孩的怪物,甚至是吸血鬼的随从。那魔法般的力度,主要体现在狼身上毛乎乎的恐怖感与冷森森的尖利牙齿上。

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的神话告诫世人,世界末日的到来,正是巨狼吞日的那天。

中世纪的圣书上这样发问:“除了魔鬼,我们能想到的恶魔便是狼,除此以外还能有谁?”从12世纪到现在,尽管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已经发生“急转直上”的变化,但这种观念并未发生多大改变。

虽然真正的大灰狼并没有绝种,但在不到百年的历程中,人类竟然使7个亚

种的狼走向了灭绝,另有4种类似狼的犬科动物也被猎杀殆尽。大灰狼总算苟延

残喘地延续下来,在经历人类扫荡般的屠杀暴行之后,可以说是劫后余生。

在食肉目的各种动物中,狼是一度广泛见于北半球的相当皮实、相当繁盛的

动物。

在北极圈的冰雪世界中,可以见到狼;

在赤日炎炎的戈壁荒滩里,也可以见到狼。

它们能生存于苔原、山地、沼泽、森林、沙漠和草原上。狼以其无所不在的广适性,生于斯,长于斯,特立独行地存在着。这么一个坚忍顽强成功进化的物种,难道就该在人类的手中灭绝吗?难道人是比狼还凶狠的恶魔吗?

人类无论对体型庞大、重达77千克的灰白色的北极狼,还是重约20千克、灰褐色的阿拉伯沙漠狼,都所知甚少,甚至将这些动物都统统看成一类。尽管,它们至少也是不同的亚种。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3)

3、灰狼种群灭绝史

灰狼(Canis lupus),作为一个种,毛色可以从黑到白,从棕到黄,差异很大。同

样,人们普遍认为狼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亚种极其众多,甚至把与狼无关的一些

貌似狼或不貌似狼的动物也称为某某狼,包括南美阿根廷大平原上濒危的鬃狼

(Chrysoscyon brachyurus)、埃塞俄比亚草原上稀有的胡狼(草原胡狼)(Canissimensis)、已灭绝了的塔斯马尼亚有袋类食肉动物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在英格兰,最后一只狼是1500年被杀死的,而在爱尔兰及苏格兰,狼曾残存到1750年。如今,曾经有狼的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德国、丹麦,均无狼迹。硕果仅存的一小群欧洲狼(Lanis lupus lupus)孤零零地生活在伊比里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的山地。令人惊异的是,还有约100只狼幸存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山脉。

狼在亚洲的状况真假虚实,尚难断定,或故弄玄虚,或道听途说,或零星报道,大概还生

存有印度灰狼、阿拉伯半岛狼、亚洲冰原狼、中亚草原狼、中国狼及日本灰狼。日本灰狼曾见于日本,如今只在俄罗斯的库页岛有残存记录。

在灰狼的30多个亚种中,约有20个分布于北美。由于近代人类普通的猎狼史,如今在美洲大陆的狼已经屈指可数。显然,这些狰狞、倔强的生灵陆续地消失了。狼的种群密度从来都是很低的,骇人听闻的是,从1850年到1900年的半个世纪里,竟有约200万只狼惨遭猎枪、陷阱及毒饵的扼杀。现在,狼的数量能达到这一数目的1%就算不错了,大概有7个亚种的北美狼遭到种族灭绝的厄运。

在19世纪初叶,北美大平原曾是世界上野生生物最丰饶的地区之一,然而,1880年以来,狼的数量便开始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锐减。同时失去的动物还有野牛、灰熊、羚羊、美洲鹤及草原榛鸡,大大小小的动物或被枪杀,或遭毒杀。到1945年,除了墨西哥狼及少数孤立的残余种群生活在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等处外,在加拿大边境以南的广大地区,已经没有了狼的足迹。

人们是如何荼毒生灵的?

请看:17世纪的猎狼者,如果在一生中能成功地猎杀二十来只狼(不超过30只),那他就可算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猎手了。而在19世纪,一个猎手背一袋马钱子碱、硫酸盐等毒药,就能在一个季度中猎杀500只狼,可以说是尸横遍野。马钱子碱被认为是对付诡计多端、狡诈多疑的狼的最佳武器,而从前,人类施用的任何毒药都难以欺骗狼。

这种毒药之所以极具欺骗性,部分原因是它能让狼感到恶心和过敏,刺激的作用使狼把胃中的食物呕吐一空,这种慢慢发作的毒药,杀机是隐含的。在19世纪,当一名猎人可以没什么技术、体力甚至武器,徒手出门,在死亡动物身上布上马钱子碱后,回家等一天,再出去,就可以收获猎物了。这种猎狼方式完全没有选择性,这些冷酷无情的狠毒之人,将毒药撒遍北美大陆,荼毒生灵无数,简直触目惊心。不仅狼受其害,很多食肉动物也在劫难逃,丛林狼、狐狸、黄鼬、美洲豹、灰熊、臭鼬、雪貂、松鼠、浣熊、短尾猫、獾子、鹰、乌鸦等等,甚至包括一些印第安土著居民都惨遭荼毒。

水中投毒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家畜、狗甚至儿童都可能中毒,死前

发生剧烈的呕吐、腹泻、痉挛、抽筋等症状。投毒范围蔓延到整个大草原,毒性能持

续一年或更长时间,马匹、野牛、羚羊都深受其害。终于,到1900年,当局认识到马

钱子碱的过分危害,禁止滥用。但捕狼者依然故我,直到完全禁用。取而代之的是捕狼套,尽管这种方式比投毒要缓和些,但平均每诱捕一只狼,几乎都要搭上六只

其他动物的性命。这个比例与捕捉一个黑猩猩要搭上其六个同伴的数字一样。

1900年以后大肆猎杀灰狼的理由很难判断,因为,此时几乎没有什么家畜是死于狼口了,许多绵羊是被流浪的家犬吃掉的。然而,猎狼悬赏还在升高,政府安排的捕狼队到处扫荡,而被扫荡的尽是些从未见过人类或牲畜的个体。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狼数量的减少,一些疾病开始蔓延。被套过的肢体残缺的狼,时有出现。1905年,蒙大拿州的兽医开始向狼注射防疫针剂,但此举往往是徒劳的,当传染病蔓延开来,从狼到牲畜,从牲畜到狼,发生着交叉感染。

1928年,阿肯色州,为了试图把狼从其难以割舍的家园斩尽杀绝,居民们竟然烧毁了几千英亩的国家森林,简直是竭泽而渔。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4)

近代第一个走向灭绝的北美狼是纽芬兰白狼(Canis lupus beothucus)。这是灰

狼中非常独特的大型亚种,平均体长达180厘米,重逾45千克。头大而身长,犬齿

宽大,弯曲有力。浑身的体毛为纯白色,头和四肢略微呈牙黄色。

1842年,纽芬兰政府悬赏重金捕狼。到1875年,狼群的数量还能保持对驯鹿

的轻微猎食。到1900年,狼群不见了,狼的影子已经风毛麟角。到1911年,最后一

只白狼被射杀。这是一只被称为纽芬兰大印第安Beothuk的狼。这个名字看来是

恰如其分的。欧洲人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几乎杀绝了这里的土著居民,然后,也将

白狼推向绝境。

基耐山狼(Canis lupus alces)是所有的狼中体型最大的。它们曾分布在阿拉斯加的基耐半岛,被射杀的记录是在1915年。基耐山狼平均体重在45~63千克,体长超过180厘米,猎取驼鹿之类的大型食草动物肯定不在话下,似乎它们就是大自然专门设计的一对冤家。随着基耐山狼的灭绝,小型的阿拉斯加狼逐渐渗透到曾经是基耐山狼无可争辩的领土。

1920年,两种小型狼相继灭绝,它们是得克萨斯灰狼(Canis lupus monstra-

bilis)和新墨西哥狼(Canis lupus mogollonensis)。两种狼的体色均呈黑暗,重约

27~36千克,体长135~150厘米。得克萨斯灰狼居住在沙漠和得克萨斯西部的

大草原及墨西哥东北部,新墨西哥狼居住在干燥的亚利桑那州中部山区及墨西哥。

也许,最为驰名的北美狼就是西部灰狼(Canis lupus nubilus),它们住在大草

原,从南萨斯柯彻温至马尼托世、得克萨斯都曾分布。被称为赶野牛者、游荡狼或

捞宝者的西部灰狼,曾经是最雄伟的一种狼。它们以大型食草动物为食,羚羊甚至

野牛都不在话下。西部灰狼的体型居中,体长达165厘米,体重34~45千克,毛色

变化很大,但偏于浅白。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5)

南部山地狼(Canis lupus youngi)曾分布于美国内华达州、犹他州和科罗拉多

州,1940年是能见到它们活体的最后年份,以后踪迹全无。这是一种体态适中而偏

大的山地狼,体重36~49千克,体长165厘米,毛色为浅黄色。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6)

后期灭绝的狼,是喀斯喀特山棕狼(Canis lupus fuscus)。这是一种生存于常绿

森林及山地的中型狼,与南部山狼一样,体重36~49千克,体长165厘米,人们常

常直接称其为棕狼,因为,它们的体毛基本上为棕红色至米黄色。在美国华盛顿州

的喀斯喀特山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这种棕狼的最后避难所,它们残

存到1950年,末代棕狼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南最后消失的。

在日本,曾生存过两种狼,现在均已绝灭。一种是被称为“野叟”(YESO)的日本灰狼,这是灰狼的一个亚种,虽然在日本境内灭绝,但在俄罗斯还有少量的个体。另一种就是著名的日本倭狼或叫日本袖珍狼(Canis lupus hodophilax),这是一种被日本人叫做“刹马努”(Shamanu)的狼,1905年灭绝。法国博物学家塔米克在他的《日本动物志》一书中,为这种狼冠以如此的拉丁学名。尽管它被列入灰狼的一个亚种,但是,据一项大英博物馆(这里收藏有唯一一具日本以外的倭狼标本)的研究表明,之所以塔米克及其他发现者都对这种狼的存在惊讶不已,就在于它们与灰狼相比差别很大,外表独具特色。差别的原因是,倭狼在日本已经单独生存很久了。

日本倭狼是世界上最小的狼,体长84厘米,有一条30厘米长、酷似狗尾的狼

尾。灰色的覆盖全身的厚毛,夹杂着白、褐相间的斑迹,有些是黄褐色或灰白色。这种狼的肩高约39厘米,腿相对较短。真正的狼在犬科动物中是大个子,而这种狼,与其说更接近狼,不如说是更接近狗。

尽管它们个子不大,却令日本人极其畏惧。日本土著阿纽瑟(Ainus)把日本狼称为“吼神”,因为这种狼常常在山坡上吼叫,能持续数个小时之久。据一位欧洲旅行者亨利·菲尔兹描述,在日本的民居北侧,就像街名与户名似的挂着驱狼的符咒。人类也像许多动物那样,当他们感到某某有威胁的时候,才处于“谈虎变色”的紧张状态。日本人畏惧这种小狼,是因为他们根本没见过大狼。既然人类对其有这种耿耿于怀的恐怖感,日本倭狼岂能有生存下去的指望?

像所有地方的狼一样,与人抗衡的日本倭狼一直遭到猎杀,它的全身都被定了价。1859年至1860年,一个叫霍季森的欧洲人,记述过日本人买卖倭狼的经过。日本倭狼的主要根据地是本州,但也辐射到北海道和千岛。这些地方曾悬赏猎狼。在北海道,当地政府于1878年至1882年鼓励打狼,打一只狼的奖金是7元,后来升到10元。到1905年,日本倭狼便在本州绝迹了,当地人为欧洲旅行者所能做的展示,只剩一张狼皮了。也许,这是世界上最后一次对“吼神”的目击。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7)

4、中国狼群的分布

从我国来看,主要的狼种类有两个亚种:欧亚狼和青藏狼,它们也分别被称为草原狼和蒙古狼,它们同属于灰狼种。其中,草原狼原本广泛分布于中亚、欧洲、西伯利亚以及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但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看不到它们的身影,只有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西藏等省份有所分布,具体数量不祥,估测不到2万只。

青藏狼的分布没有草原狼那么广泛,主要集中在高原、山地等地势较高的草原地带,体型较小,从目前来看,我国仅有西藏和新疆的部分地区有青藏狼出没,数量仅5000只左右。

之所以在我国栖息的狼数量大幅减少,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上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非常迅速的时期,一方面人口的大量增长,城镇和乡村的数量、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索取程度,这里面即包含了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也包括发展农业所需要的耕地资源以及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刚性需要,在那段时期,人类社会对自然空间的扩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强,大量的林地、草原、湿地被挤占开发,从而对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严重影响,很多物种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8)

二是人类的大量捕杀。在没有出台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之前,由于狼、豺、虎、豹等野生食肉动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备一定的威胁,同时加上一些经济利益因素的驱使,使得人们有意无意地驱除、捕杀这些野生动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狼群的数量逐渐减少,在长江以南省份,原先的狼亚种群出现了区域性的群体灭绝。

三是狼群受到生存压力的挑战。除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外,包括狼在内的自然界所有动物,也会在自然环境的改变、物种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残酷的生存竞争,对狼群来说,为了维持种群的稳定,必须克服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源改变、干暖化的气候变化等问题,同时也要面临其它食肉动物、其它狼群对于栖息领地、食物、水源等诸多方面的争夺,一些适应能力不强的种群受到极大排挤,久而久之,种群数量日益减少,最后惨遭淘汰。

世界上还有哪种狼快要灭绝了(人类对狼的灭绝史)(9)

由于狼群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它们对于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特别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草原因为狼群的减少或者消失,野兔、老鼠等数量逐渐攀升,对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将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在自然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以及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狼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地区野生狼群也在逐步回归和不断壮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