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重难点怎么写(有温度的数学)

“比例”的起源:《九章算术》第二章“粟米章”中的“今有术”即是比例问题。“今有术”名称源于本章开始两个字“今有粟米1斗,欲为粝米,得几何?”古人有取文章前几字做标题的习惯。后来改为“比例”。清代吴嘉善(清数学家)解释说:“这类题目总是先给出两个数做例子,然后从第三个数出发求出第四个数,所以取名叫做“比例”。在欧洲也叫“三数法则”、“黄金法则”。

1837年,狄利克雷给出函数的经典定义:“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y都有一个确定的值,那么y叫做x的函数。”早期函数都是用“比例”描述的。

比例描述的是函数的两个点,每个点对应一个x值和y值。等号两边的x与y的商、积或其它结果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法则。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这里“对应法则”是不变的。

在比例教学中要突出什么?

不是定义域和值域,而要突出函数“对应法则”的不变性,即比值不变。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①一些国旗,都是长方形,哪些更相似;②一个正方形,怎样放大或缩小还是正方形。

下面五个长方形,哪些与①号长方形更相似?

平均数教学重难点怎么写(有温度的数学)(1)

生:①、②和④号长方形更相似……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这些长方形的长都是宽的2倍或宽是长的1/2

师:也就是说,长与宽的比都是是2:1.即1:2=2:4=3:6

师:长与宽的比保持不变就可以画出相似的长方形,电脑上也有这样的设置(word图形设置)(如图—1)

平均数教学重难点怎么写(有温度的数学)(2)

(图—1)

师:“锁定纵横比”是什么意思?

生:(讨论)纵横指长宽,就是把长和宽的“比”锁定了,不让它变化,就会画出相似的长方形

师:相似的两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相等,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它们的相似性:2:4=3:6,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于“比例”教学,上面的想法突出“数形结合”思想,并有意渗透图形的“相似性”。虽然本单元的“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从函数的代数式与其图形之间进行渗透。但从函数起源看,早期函数都是用比例描述的。函数的早期意义中也含有几何意义向代数意义的转换。另外,对于“相似”六年级儿童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长方形“相似度”的刻画,学生很容易想到长和宽这两个要素。1:2不只是一个比,还可以表示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总是长的一半,这就是数形结合。

计算机word“图形设置”中有一项“锁定纵横比”,就是一个实际例子,这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似”。相似的长方形还可以用相等的比来表示,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样引出比例的定义,学生不会感到陌生。

生活中的比例有很多:

①身材的黄金比例(上身:下身=5:8;头部:全身=1:10)

②国旗长:宽=3:2

国旗的尺寸规定了5个型号,其中最大的长288厘米、高192厘米,但大小无论怎样变化,国旗长:国旗宽=3:2。

国旗尺寸不同悬挂的位置也不同:

1288cm×192cm(天安门);240cm×160cm;192cm×128cm(政府);144cm×96cm(学校);21cm×14cm(办公桌)(如图—2)。

平均数教学重难点怎么写(有温度的数学)(3)

(图—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