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

当B站2017拜年祭以时长将近10分钟的定格动画加CG动画开场,这场“二次元的春晚”就注定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继续拿缺少经费作梗,故意呈现一些制作粗糙的调侃节目。

作为B站每年春节的定番节目,2017年bilibili拜年祭也在今年除夕夜六点档如期登场,而这也是B站自制的第七届拜年祭了,七届拜年祭的变化也直观反映了B站的发展乃至二次元产业和文化的变迁。

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1)

2010年2月,B站发布了自制的《2010春节大拜年》视频,这是B站拜年祭的前身。在这个60分钟左右的视频里,集结了一些B站的元老唱见、画师等,录制出一场更接近自娱自乐性质的拜年节目。到2011年,B站正式启动拜年祭项目,幕后参与的UP主也不过几十人。

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2)

据这次拜年祭导演,也是B站UP主“平安夜的噩梦”介绍,如今已经成为B站站歌的《干杯》诞生于2012年拜年祭。当时为了画齐干杯的全家福,几乎把所有认识的画师朋友都拉来做苦力,但是还是凑不够人,于是只能去四处画师群找画师来帮忙。“在那个时代,B站一没名气二没资金,拜年祭也仅仅是个自娱自乐的小活动,想要找到愿意牺牲自己时间来帮你画图的画师并不容易。”平安的噩梦说。

但到了2017年拜年祭,共有约300名UP主参与了节目制作,比2016年200多人的团队规模还有所增长。其制作周期也越来越长,数娱梦工厂了解到,以近两年的拜年祭为例,准备和前期企划时间大概需要一个季度。而由于实际执行的制作者们大多是业余爱好的up主,只有零散的业余时间可以制作,很多事关前期的美术设计和音乐的制作又需要反复的修改和磨合,执行时间就要两个季度,这意味着每年拜年祭要从上一年4月就开始筹备。

一方面,B站发展至今已经吸引了大批优质UP主驻扎,成为网站内容质量的保障;另一方面,B站作为平台的流量与拜年祭的知名度已经能够反向回馈给UP主,对UP主来说,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在拜年祭上呈现一档精彩的节目不仅是表达爱,也能向更多人展示自己。

与很多视频网站不同,UP主是B站重要的内容来源——其中不乏大量优质的原创内容,和用户共同构建了这个网站的调性。因而即使拜年祭这类节目由于复杂度的提升需要引入更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协力,但UP主们各种奇思妙想和接地气的创意却不是通过简单的外援可以取代的。

B站与UP主的这种共生关系在线下的BML上也有所体现。在BML的演出会场,当知名的UP主——可能是唱见、舞见或是游戏区的解说大神亮相,全场的欢呼声不比应邀前来的日本艺人来的少。而如果说BML主要展示的是很多能歌善舞的前台型up主,拜年祭则给了更多有制作才华的后台型up主展示自己的机会,这种形式也让B站、UP主和粉丝的关系更加紧密。

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3)

而在这种情况下,对B站来说,如今筹办好一届拜年祭最大的最大的困难和挑战,也从2015年以前“在有限的资源内如何把东西做到最好”,变成了20 15年以后的“如何在观众期待值很高和对创意要求水涨船高的前提下维持住作品的品质”。

2012年的《干杯》以现在的眼光看谈不上多精良,整个2012拜年祭的企划也有很多不足,但在当时的产业与文化环境下,以同人视频的标准来看,却能让二次元爱好者们惊艳,此后B站还曾故意制作简陋的动画自我吐槽。但这种有意为之的简陋必然会慢慢沦为“老梗”。

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4)

在2017年的拜年祭中,定格动画、专业特效编曲、日本声优与国内明星的VCR等等环节都需要更大手笔的投入,备受好评的多结局动态漫画《再一次》,仅作画量就有500多P图。这种变化除了专业人士与大量UP主的投入,也离不开素材本身的丰富,这也是说拜年祭可以反映国内二次元文化与产业变化的原因。

举个例子,《2010春节大拜年》视频里,国内Vocaloid圈的producer还在制作初音未来的歌曲,当年以洛天依为代表的Vocaloid China歌姬还未诞生。但如今,从《权御天下》、《九九八十一》到今年的《万神纪》,拜年祭已经成为VC圈传说曲的孵化平台。除了音乐,producer们还能利用VC音源制作更有创意的节目,比如洛天依与言和在2017拜年祭上的对口相声《大策划家》,延续了去年《大宅学家》的思路,为这场二次元春晚增添了一档毫无违和的语言类节目。

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5)

导演平安的噩梦表示:“就像知乎上一位朋友所说,这些年一步步走来,拜年祭逐渐从路边的夜市变成了时代广场,我们也逐渐从‘我们能做什么?’进化为了‘我们要做什么?’。”

在过去一年中,B站的每一次改革都能引发关于“变质”说的讨论。事实上,当原始的二次元核心用户被不断涌入的新用户稀释,新老用户对内容与用户体验的需求必然会产生分歧。拜年祭作为一场面向所有观众的大型节目,尤其考验B站对用户需求的取舍与平衡——核心二次元人群期待更深宅的内容,追求资深粉丝间的心照不宣,新兴用户则需要更大众的“梗”击中他们的萌点、笑点;萌新想获得更多参与感,而老粉又开始怀念以前的感动。

就2017拜年祭来说,还是可以看出B站在情怀、创新和受众口味做出的平衡。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去年在B站掀起了纪录片热潮,在二三次元人群中都有普适性,拜年祭中则有对应的节目《燕京梦华录》,还是利用全年龄向知名的沙盘游戏Minecraft还原了故宫景色。

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6)

又比如古风一直是B站的大区,而在2017年拜年祭上,《来自银河的音律》则对古风歌曲进行了创新,把一系列B站古风圈大触的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演奏与粤语歌、吉他、架子鼓结合。

二次元“老司机”们可以在结合了ACG界的情怀常青树东方project和知名“邪教”《Lovelive!》的mugen相关节目《魔法少女:内战》中找到无数梗。而哪怕是刚来B站的新粉丝也肯定在很多地方看到过《极乐净土》的身影——这首曲子和舞蹈也理所当然地出现在了拜年祭的节目单中。

b站2022年周年庆(B站拜年祭第七年)(7)

而今年拜年祭最受好评的节目无疑是动态漫画《再一次》,通过刷新有机会进入到不同的世界线,从而观测到三种结局,让人联想起近年来的《魔法少女小圆》、《命运石之门》、《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等多部番剧。不同世界线共享弹幕池,又让观众多了参与的乐趣。

正如B站从二次元圈的小众网站发展成至今二次元的代表而影响到主流文化中,2017拜年祭也从当年的自娱自乐进化到4天播放量破千万的二次元年度狂欢。共有66168名观众通过“充电”为拜年祭进行了付费——这笔收入在扣除成本后将按照一定规则给到参与拜年祭的UP主。

能覆盖掉成本后再反馈给UP主,实际上意味着这场拜年祭具备盈利能力,而且还仅仅是粉丝付费模式下,不算品牌的赞助、广告——这其实也是B站拜年祭从夜市进化成时代广场的另一层涵义,这或许是这个行业更乐见其成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