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到清初历史演变地图(位居正史难产榜首)

文|郭晔旻

实际上清朝统治者急于证明自己正统的心态并不比当年明太祖淡定,早在顺治二年(1645),刚迁入北京紫禁城、还由摄政王多尔衮执掌大权的顺治朝廷就下诏设馆纂修《明史》,以此配合政治宣传,表明大明朝已正式成为历史,大清乃天命所归。然而这些当事人们都没想到,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看到这部官修《明史》问世,待到大功告成正式刊刻颁行时,已是近百年后的乾隆年间。作为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史书,官修《明史》可谓历久而成,其原因既有技术问题,又有政治因素。这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始自顺治二年的春夏之交。

顺治二年(1645)五月二日,清廷为在政治上宣告自己的正统合法地位,正式下诏开史馆纂修《明史》,同时任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瓜尔佳·刚林、祁充格为《明史》总裁,同时任命副总裁詹霸、赖衮、伊图、宁完我等,又以郎廷佐、图海、弄宪汶等为《明史》纂修官。先看六位总裁的成分,冯、洪、李三人皆为明朝降臣,范文程是一直为清廷服务的汉人,只有刚林、祁充格为满人,从这个结构来看,清廷的确有拉拢汉族士大夫之用意。

明末到清初历史演变地图(位居正史难产榜首)(1)

不过顺治朝这次《明史》编修工作基本无实际成果。学者李晋华将这次修史失败归为四大原因:一、人才缺乏;二、任非其人;三、大局多事;四、史料不备。第一原因人才缺乏的确是清初面临的问题,毕竟大局未定,人心尚未归附,所选之人如洪承畴、范文程等虽然能力出众,皆忙于军政要事,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修史工作。第二原因任非其人,主要指冯铨。冯铨乃顺天府涿州人士,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的时候只有19岁,这位少年郎不仅满腹才华,还是当时闻名的美男子,他自己也非常注重仪表,据说一天换几套衣服,出门必带镜子。原本是有颜值有才华的绝代佳人,奈何在天启年间做了贼,依附权势熏天的魏忠贤,为阉党铲除异己,谗害忠良。虽然一度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然而不久后因得罪魏忠贤心腹崔呈秀而遭罢官,崇祯即位后魏阉倒台,冯铨也作为阉党一并遭到清算,被贬为民,终崇祯一朝皆以“逆辅”之名被禁锢,未得起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