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

张连春

新谈虎斋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1)

千昌夫 北国之春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2)

老千昌夫

《北国の春》是日本歌手千昌夫演唱的一首歌曲,由井出博正作词远藤实作曲,发行于1977年4月5日,该曲在日本售出超过500万张(截至1979年)。

北国の春

曲:Minoru Endo

词:Haku Ide

唱:千昌夫

白樺 青空 南風こぶし咲くあの丘北国の あヽ北国の春季節が都会ではわからないだろうと届いたおふくろの 小さな包みあの故郷へ 帰ろかな 帰ろかな

雪どけ せせらぎ 丸木橋落葉松(からまつ)の芽がふく北国の あヽ北国の春好きだとおたがいに言いだせないまま別れてもう五年あのこはどうしてるあの故郷へ 帰ろかな 帰ろかな

山吹 朝霧 水車小屋わらべ唄聞こえる北国の あヽ北国の春あにきもおやじ似で無口なふたりがたまには酒でも 飲んでるだろかあの故郷へ 帰ろかな 帰ろかな

这首歌开头一起兴,就有浓浓的马致远的味道:枯藤,老树,昏鸦;南风,青空,白桦;山吹,朝雾,水叉,夕阳西下,帰ろかな天涯(桃子说:看,全篇只用了一个动词)

井出博正说,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去世了,所以比他大12岁的哥哥进城打工,给家里寄钱,作为弟弟的博正才能去上学。成为作词家以后,首先想写的就是家乡,而且写家乡的时候,就想写自己的母亲和哥哥,那就是后来的《北国之春》。

《北国之春》在日本火了以后,歌手千昌夫用这首歌的版税去夏威夷买了很多楼盘,不是买了一两间楼房,是买了若干的大楼。

再后来这首歌流传到了中国,被翻译成普通话版、台湾版、粤语版、闽南语版等等,中文歌词翻译的最好的是吕远先生的这个版本。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3)

吕远

北国之春

中文词:吕远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

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的春天,

啊,北国之春已来临。

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

妈妈犹在寄来包裹,

送来寒衣御严冬。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木桥自横。

嫩芽初上落叶松北国的春天,

啊,北国之春已来临。

虽然我们已内心相爱,

至今尚未吐真情。

分别已经五年整,

我的姑娘可安宁。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棣棠丛丛,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

传来阵阵儿歌声北国的春天,

啊,北国之春已来临。

家兄酷似老父亲,

一对沉默寡言人,

可曾闲来愁沽酒,

偶尔相对饮几盅。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

何时能回你怀中。

吕远,著名音乐家,新中国早期杰出的词曲俱佳的作者,1929年出生于辽宁丹东。代表作品有《克拉玛依之歌》、《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牡丹之歌》、《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1979年受命翻译《北国之春》,他说:

一开头翻译成了“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原本的歌词只是“白桦、蓝天、南风”三个名词。可旋律有18个音,日语比汉语音节复杂,我们说“南风”,他们要说“米那米卡哉”,那句18个音的曲调他们唱起来正合适,我们就得一个字哼哼好几个音,唱起来很别扭。怎么办呢?如果忠于原歌的字数,就得翻译成“白桦之树、蓝色的天、南面吹的风”,这才与原来的音乐吻合,但听起来更别扭了,好像那人在城里打工想家想糊涂了,有点说胡话了。

为了中国人接受,“白桦”就译成了“亭亭白桦”,“蓝天”就说“悠悠碧空”,“南风”当然说“微微南来风”诗意得多。其它诸如“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木桥自横”,“朝雾蒙蒙,棠棣丛丛,水车小屋静”,都是在原词上刻意美化的修辞,并非都是原话。

但也有与原意不同的地方,如第一段的后半部,原词是写日本人的习惯:年底要给亲人寄去纪念性的礼物,也许是装饰品或风情物,不是必需的衣物用品。但那时在中国农村没有这种意识,要寄只能是必需品。我只好根据上文“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的语意,按照中国人最能理解的母亲的心意,改成了“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这种农民意识的词句。结果,把歌曲的国籍给搞混了。

顺便说一句,日本人不像中国的歌词押韵,他们基本上读不出韵和辄。可中国人的诗词没有韵辄,就很难受。所以我就把这首歌曲用了“中东辄”(东韵),例如“碧空”“南风”“严冬”“怀中”“自横”“真情”“几盅”“安宁”等,都是为了让中国人觉得有“韵律美”。“御严冬”显然有“凑韵”的感觉,我后来一直想改,但改了也没人听。文化一旦被社会所接受,个人是无能为力的,根本起不了作用。我就是天天喊:那个词不好,改了吧,改了吧,也没有用。他们还是那么唱。


薛林荣在他的《鲁迅草木谱》中解释说:日本叫“山吹”的植物在中国叫棣棠,而非“棠棣”。日本的传统颜色中有一种“山吹色”就是指的棣棠花深黄的颜色。日本文化里用棣棠比作乡愁,《北国之春》的歌词每段起兴都用植物来做比喻,“棣棠丛丛,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和樱花的粉白相比,棣棠特有的浓黄,有明显的乡野气质,令游子分外惆怅怀乡。

山吹(即棣棠)是蔷薇科棣棠属的落叶灌木,广泛分布在从北海道到九州的区域,因为棣棠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所以自万叶时代起就被人们所喜好至今。由于山吹生长在山里,它柔软的树枝在风中摇曳的样子引人遐想,于是在《万叶集》中,将其称为“山振(YAMABURI)”,然后演变成了“山吹”。又因其在晚春开花,因此成为了春天的季语(在俳句中表示季节的词)。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4)

散文集《北国之春》 王统照著

上海神州国光社1933年3月初版。收入作者1931年春天旅行东北所写的散记20篇。

插一句:五四时期的众星云集的作家里,山东人很少,想起来的只有邹平的李广田和诸城的王统照。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5)

根据《北国之春》歌词做的绘本,唐亚明译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6)

井出博正(左)与任正非(谁有钱谁站C位)唐亚明

任正非说:“我曾数百次听过《北国之春》,每一次都热泪盈眶,都为其朴实无华的歌词所震撼。”

商人哪里会懂文学艺术!吕远先生的这首词不但不“朴实无华”而且非常典雅高贵,“棣棠丛丛,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多牛的意境!堪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了。


吕远的翻译,即忠实于原作又加入了大量自己的创作,既有时代感又有古韵古风。

每段以景物起兴:第一段以木兰花写母亲,第二段用落叶松写姑娘,第三段以棣棠比喻兄长,情意绵绵,思乡无限,哪个游子看了能不动容。

小时候老纳闷“妈妈邮来寄来包裹”,为什么写重复了呢?后来知道歌词太雅“犹在”不是“邮来”。还有独木桥怎么了?被水冲的横过来了?都是来自童年的疑问。

词曲一搭配,还出现了奇怪的断句:“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的春天”和“嫩芽初上落/叶松北国的春天”都感觉很怀疑人生,但是看着蒋大为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在那里唱,咱也不敢说啥。现在再看,觉得瑕不掩瑜,这还是一首顶级中国风的词作。

歌词就像醇厚的老酒,年纪越长越能品出浓浓的底蕴来。“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残雪消融溪流综综独木桥自横”,“棣棠丛丛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光这三幅画就够人向往的了。

最近经常无由的就哼起,搞得孩儿她妈说似乎看到了白发苍苍的我在广场上和老伙伴们边卡拉OK边跳老年迪斯科。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7)

故园雪景

这是2021年初冬第一场雪,我的母亲拍摄于老家院子。也是令我和这首歌一起想念老家和老娘。

坂本冬美北国之春(北国之春)(8)

可曾闲来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盅。

2021.11.16 于甘家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